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尊重孩子,就是尊重我們的未來

尊重孩子,就是尊重我們的未來


小時候,每當一提及去外婆家,我們三姐弟都會歡呼雀躍,充滿期待。
因為我們生長在相對嚴厲家教的家庭里,平時就像關在籠子里的鳥兒,大氣不敢出。而老天對每個人始終是公平的,此處不足,必然在彼處給與彌補。所以它賜予了我們一個積極陽光、溫暖慈愛的外婆。所以去外婆家這種事,就如同鳥兒衝出了籠子,去一片自由陽光的天地里快樂的玩耍。
外婆樂觀開朗熱愛生活,勤勞勇敢正直善良,但是她最大的特點是熱愛孩子並尊重孩子,不光是愛和尊重自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也一樣愛和尊重。


別人家養的雞鴨生的蛋,第一時間是存著拿去集市賣錢。而外婆養的雞鴨生的蛋,第一時間煮是給我們吃,所以在外婆家吃個雞蛋鴨蛋皮蛋什麼的,那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不像別家的小朋友過生日才能吃個蛋。這對我們來說,一點也不稀奇。
每逢五一、十一,或者寒暑假去外婆家,外婆一見到我們來了,就立即停下手裡的農活,和外公張羅著殺雞弄飯給我們吃。飯桌上,外婆也是一個勁地往我們碗里夾菜。
農村裡的孩子,除了果樹上接的果子,平時幾乎沒有水果吃。別人家的菜地為了種好菜或糧食,一棵果樹也不種。可外婆家的房子周圍和菜地里,種了各種果樹,李樹,蘋果樹,梨樹,桔子樹,柚子樹,核桃樹,還有甘蔗地,這些都是為我們這幫孩子種的。
所以我們春末夏初有李子吃,盛夏有梨子吃,初秋有蘋果吃,秋末冬初有桔子吃,冬天有核桃和柚子吃。等到初春時,家家戶戶張羅著過春節了,外婆的堂屋和地窖了已經備好一捆捆的甘蔗等著我們來啃。

外公的生日剛好在夏天,而外婆的生日在冬天。每逢兩位老人過生日,親戚朋友都大老遠地帶著鞭炮煙火糕點前來祝壽,也這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節日。
大人們會準備兩大席過年時才有的可口飯菜,外婆的正屋裡還堆著別人送來的各種糖果糕點鞭炮煙火,吃過的,沒吃過的,見過的,沒見過的,看得眼花繚亂,名義上是送給外婆家的,實際上這些美食最後都會進入我們這幫孩子的肚裡。吃過晚飯,還有熱鬧的鞭炮聲和美麗的煙花燃放。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還有喜氣洋洋歡樂的人們,外公外婆生日這一天聚集了所有美好的事物,真的是無比美好快樂。


外婆就像個神奇的魔法師,又是一個超級有耐心和愛心的人,不論誰家的孩子去了她那裡,她都會不辭辛勞地一大早大老遠地跑到幾公里外的集市上去買回新鮮的食材,變出一桌子可口的飯菜食物。任何一個孩子,在家得不到的吃的玩的待遇,到了外婆家,都會成為最尊貴的小客人和座上賓,碗里堆滿了好吃的平時吃不到的食物,口袋裡裝滿了平時父母捨不得買的糖果零食,臨走時外婆還要給幾塊零花錢囑咐孩子好好學習。
所以,不論是我們自家的,親戚家的,村裡的,任何一個去外婆家做過客的孩子,都會記得外婆所給與他的溫暖和尊重。有時候打電話回家,外婆說村裡誰家的已經長大成人孩子大老遠問到南充舅舅家去看望她了。家裡的親戚的小孩都長大成人了,可他們仍然會記得去看望外婆給她祝壽,因為她發自內心地喜愛和尊重每個孩子,所以贏得了每個孩子真誠地回報。


也正因為如此,我也從小養成了尊重他人的習慣。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或者別人不喜歡的事情,從來不願強加於人。與人交往時,我會第一時間耐心去傾聽別人的心聲和需要,盡量去尊重並滿足他的需要。即便是意見不合時,我也會選擇讓他自己按自己的方式去行事,求同存異。
在養孩子的過程中,我會認真地詢問孩子的需要,慎重地回答她的提問,守信地履行答應她的事情,尊重她的情感,並認可她的任何不良情緒,只是在她發泄完畢之後,我會給與她正面的積極的引導,讓她向上向善地成長。


比如:每天上學時,問她今天想吃什麼菜,她告訴了我會去買回來,等到晚上吃飯時,就會有孩子說的那個菜出現,孩子一臉驚喜與滿足。
頭一天約好第二天要帶她去哪裡玩,要做哪些事,第二天都會帶她去玩去做那些事情。比如爬山啦,走路去華豐買玉米餃子啦,一起烤麵包蒸饅頭啦,一起種花啦,或者一起做個手工什麼的。都是極小的事情,但是答應孩子的,都要儘力去做到。
孩子從小畫的每一幅畫,我都幫她寫上日期小心地保存。在學校拿回來的手工,也會盡量幫她放置一段時間,直到她自己都看厭倦了才丟掉。
孩子在外面玩時和別的孩子發生了衝突,回到家發脾氣抱怨。我會讓她一個人呆一個房間里,有任何不舒服和牢騷都可以發泄出來,但是前提是不可以傷害自己和身邊的人。久而久之,她學會了正確釋放自己情緒的方法。
關於吃零食,孩子有自己的零食櫃,自己保管,自己可以決定每天吃多少零食。在那之前,我和她一起畫了一幅畫,是關於《小衛士和細菌蟲蟲》的畫。大意是:每個人身體里都住著小衛士和細菌蟲蟲,小衛士喜歡吃飯菜,保護人們的健康。而細菌蟲蟲專門喜歡吃零食喝飲料,讓人生病。如果你喂細菌蟲蟲太多的零食,他們就會長得多過小衛士,他們把小衛士打敗了,你就會生病。孩子明白了這個道理後,知道吃零食要有節制,自己把零食櫃保管得很好,不會毫無節制拚命地吃零食。
關於玩遊戲,過年時孩子迷上了「跳一跳」小遊戲,每天都要玩,不知節制。我和她一起探討了玩遊戲不節制的後果和情形,並商量好每天在做完學習的正事後,只玩三次的約定。說好每天玩三次,不論每次跳多少步,三次後主動把手機還給我。並囑咐要誠實守信,如果遵守承諾,每天都可以玩三次;如果不遵守承諾,一旦發現,以後都沒得玩了。孩子一直信守承諾,每天玩三次後,愉快地把手機還回來,也沒有上癮。
對待鄰居家的孩子或者朋友的孩子,我也習慣去傾聽他們的心聲和尊重他們的想法。鄰居家的孩子爸媽幾天不在家,哭著對我說想爸爸。我十分同情地重複他的心聲,只是說「噢,你想爸爸了呀」,不加任何干涉和勸解,在他流著淚釋放完他的情緒之後,總共大約十來分鐘,又愉快地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了。

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都願意蹲下來和孩子平視,詢問他的想法並儘可能地合理地滿足他的需要,我們是平等的,我只是一個能提供短暫幫助的引路人,但孩子路是他自己在走,我不負責背也不負責扛,但我會引領他心情愉悅地、靠自己雙腳勇敢地往前走。


因為在我的童年,經歷過被尊重的愛,知道它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有多麼重要:
尊重他的想法,滿足他的需要,認同他的情感,愛護他的勞動,接納他的創造,就是認可他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富有獨特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個體,世界就是因為千千萬萬個與眾不同的個體而豐富多彩,充滿生機的,沒有好壞之分,只是不同。
尊重一個全新的個體,認可他的不同,就是接納和鼓勵他的創造性和想像力,從而激發他的自信,勇敢地向全新的更好的方向發展。
從而讓孩子建立對自己基本的肯定和自信——我是獨一無二的,我是最棒的,大家那麼喜歡我,我這麼受到重視和尊重,我因為有這些特點而感到自豪。進而讓他順著自己的特長發展,往內挖掘自己的潛力和創造力,讓他發現自己的更多優良品質,形成高自尊的人格。


一個一心看著自己內在的人,反而沒有閑暇和功夫去理會外界的評價,別人的喜好不會動搖他內在所樹立的自信和信念,左右他的決定和意念,因為他有強大的內在自我和定力,知道自己是誰想要什麼在幹什麼。而一個從小生活在他人否定和批判的評價中的人,卻會及其重視他人的看法和評價,這是一種低自尊的人格,外界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動搖他的信念和價值觀,從而變得隨波逐流趨炎附勢沒有自我,他們不知道自己是誰,在幹什麼,想要什麼。他們只知道別人在幹什麼那我也幹什麼吧,一味從眾。


孩子來源於我們,他們是我們生命的延續,但他們不完全等同於我們,他們將會比我們更好更優秀,因為他們是新生的,陽光而富有活力的。我們只應將自己優秀的好的一面贈與他們繼承下去,我們沒有必要把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強加於他們。他們應該發揚我們的優點,並開拓他們自己的個性和特長,這才是生命的傳承!
傳承——傳的是優點,承是改良缺點並發揚自身的個性和特點,任何物種與生命的進化都是在傳承,而不是遺傳。也只有如此,人類才會變得更聰明,社會才會因此而進步。
所以我們尊重孩子,就是尊重我們的未來!我們尊重孩子,就是心安在當下、平靜從容地接納每一個未知的明天。它們雖然是未知的,卻會因我們的尊重和接納,平和而美好地充滿期待地到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幸福的綠光 的精彩文章:

一生之計在於勤

TAG:幸福的綠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