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不愛讀書該打該罵?告訴孩子,有些事情你要堅持去面對!

孩子不愛讀書該打該罵?告訴孩子,有些事情你要堅持去面對!

近期很多家長在後台留言給大樹,說自己的孩子不愛讀書,怎麼打怎麼罵甚至苦口婆心都沒有任何效果,看著自己孩子的成績一落千丈,很是揪心。

在今天的文章里我想告訴家長們一個道理:

三等父母用拳頭管孩子,二等父母用嘴巴管孩子,一等父母用行動管孩子。

好的孩子出自會用好方法的父母,我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家長們帶來一些啟示。

1

今日,一則泰國媽媽Nuttanitcha Chotsirimeteeku分享育兒經歷的新聞在微博上引來數萬網友的點贊。

Nuttanitcha的孩子,時常嚷著不喜歡上學,並在一天早上拒絕去上學,頭疼的她和丈夫怎麼勸都沒用。

如果是你家的孩子不肯去幼兒園你會怎麼做?無非是發一頓脾氣,甚至賞熊孩子兩巴掌,最後還不是乖乖去學校。

但是,Nuttanitcha並沒有這樣做,她非常心平氣和的和5歲的孩子說:「你可以選擇不上學,並且以後都不用去上學,但是你必須去工作賺錢,不能做一個無所事事的人。」

5歲的兒子選擇了工作。於是Nuttanitcha將兒子帶到了街上,要求他沿街收集垃圾。兒子可以把撿來的瓶子和垃圾賣給爸爸媽媽來換取金錢。

炎炎夏日當頭,母子倆一邊走一邊撿垃圾,沒過多久,兒子就喊累了。

但堅定的Nuttanitcha告訴孩子,工作就是如此的辛苦並且繼續帶著兒子走了2.2公里,撿了滿滿一麻袋的空瓶子(約2公斤),並在最後換取了2泰銖(摺合人民幣0.4元)

雖然只賣了2泰銖,但小傢伙想到能馬上回家休息高興極了。小傢伙坐在路邊問媽媽:「我們能坐公交車回家嗎?」Nuttanitcha反問兒子:「一張車票10泰銖,你有足夠的錢回家嗎?」

男孩說:「那算了媽媽,我走路回家吧。」此時小傢伙心裡應該後悔極了。

這時母子兩人路過冰淇淋店,又熱又渴的他想吃冰淇淋,「媽媽,我好熱我想吃冰淇淋。」

「冰淇淋要5泰銖,你有錢嗎?」

「媽媽,我想吃燕麥。」

Nuttanitcha依然拒絕了他的要求。

實在熬不下去的兒子癱坐在馬路上,此時的他才發現,原來上學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並喊著跟媽媽說:「媽媽,賺錢太辛苦了,我要回家,我想上學!」

2

在中國,幾乎每個父母都遇到過孩子不想上學的情況,這位泰國媽媽發現說教對孩子不管用後,立馬採取了行動的方式,不用口乾舌燥,不用上火發表,也能讓孩子乖乖聽話,自己懂得道理。

此新聞一出,很多網友也分享了類似的教子經歷:

其實大樹想說的是,雖然語言本身能夠教導孩子,但當孩子對父母的話充耳不聞時,你的無休止說教,就會變得毫無意義。

語言不是唯一的溝通方式,但經常是最無效的一種。

魯道夫·德雷克斯有句話說得好:「如果真的想改變孩子的行為,家長需要用行動,而不是語言。」

3

曾經看到過這樣的一個帖子:

有一位非常愛乾淨的處女座媽媽,家裡卻有著兩個只知道亂攤亂丟的熊女兒,丟的玩具或是衣服,從來都不知道自己收拾好,把房間弄的亂七八糟那是經常的事。

媽媽經常對女兒勸說,要物歸原位,但是根本不見效。氣急敗壞的媽媽不得已切換成了「嘮叨」模式,但是仍不見效,最後就演變了歇斯底里的「恐嚇」「怒吼」

「再不把東西放好,我就把它們全丟了!」

在這位媽媽看來,用好的東西,放到原處是多麼簡單的一件事,可為什麼女兒執行起來會這麼難?

前一天揚言要將她們的東西扔掉,可第二天還是在她們上學的時候,默默的幫女兒們收拾好了房間。

這位媽媽就這樣一邊打掃一邊嘮叨著,起初女兒對媽媽的嘮叨還會有所行動,久而久之聽得多了,索性女兒就不理睬了,心裡想著,反正媽媽再怎麼嘮叨還是會幫我打掃的。

一次,媽媽打掃時扔掉自以為是廢紙的彩頁,大女兒卻說這是重要的宣傳資料,和媽媽大吵一架。

這讓筋疲力盡、忍無可忍的媽媽終於爆發了, 她想出了一手「狠招」。

媽媽找來垃圾袋,將女兒房間所有亂放亂攤著的物品,一律不分類不整理的全部塞進了垃圾袋。

當女兒想找回自己物品時,必須拿錢問媽媽買,並且明碼標價25美元一袋。

上學的女兒,哪裡有錢?

善良的媽媽早就替她們想過了,可以通過做家務來掙取。

當女兒聽到媽媽這個「殺手鐧」時整個人都震驚了,悔不當初,卻智能硬著頭皮做了很多家務,把自己的「垃圾」一件一件的買回去,從此之後再也不敢亂丟亂攤。

再回過頭來看大樹老師說的這句:三等父母用拳頭管孩子,二等父母用嘴巴管孩子,一等父母用行動管孩子,是不是感覺有點道理了?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放狠話是很多中國父母經常用的套路,但是次數多了,會對孩子身心造成傷害,並且慢慢的等孩子不再懼怕了,這種管教方法的效果就會越來越差。

孩子不聽話時,放狠話是很多父母經常用的套路,可用的多了,孩子就不再懼怕了,管教的效果就會越來越差。

4

心理學研究證明:反反覆復說同樣的話,會讓人產生一種習慣性的模糊聽覺,也就是明明在聽,卻根本不入心裡去。

這是長期重複聽同樣的聲音而產生的一種心理上的不在乎。

孩子在成長之路上出現「做不好」、「犯錯」、「不想做」等事情不足為奇,做父母的一味地採用言語來教導孩子,當孩子對你的話無動於衷,你的「講道理」,其實是白費力氣。

如果我們一直無法用語言去改變孩子,那麼,應該像開頭那位泰國媽媽學習,採取行動,用行動告訴孩子事情的對錯以及好壞。

告訴你的孩子,我愛你,但你的壞習慣,我不會慣著你;我愛你,但有些事情,你必須堅持去面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2歲女童終身癱瘓,跟爸爸一個動作相關,很多人都在學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