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

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

作者:葉子飄飄(爸媽精讀主筆)


01

兒子放學回家,第一句就是:媽媽,浩浩今天闖禍啦!

浩浩和他一個班,平時關係不錯,因為幾次春遊活動,我和浩浩媽也認識了。

兒子說:

浩浩上課講話,被老師點名記叉。同桌都認錯了,可浩浩非說他沒講話。理由居然是:你點名前一秒我沒講,後一秒也沒講,怎麼說我講話呢?老師很生氣,說上周你違反紀律被記叉,怎麼忘了?

浩浩居然說:老師,你別扯從前的事了,今天就說今天嘛。

他這樣說我們老師的時候,我們全班都驚呆了。

現在的熊孩子,怎麼得了?說實話我也驚呆了。我們讀書那會,誰敢這樣跟老師說話?

很巧的是,當晚,我就接到浩浩媽微信。本來是問家庭作業,說著說著就聊起今天這事。

浩浩媽說道:

老師批評他從前犯錯,他還勸老師別扯舊事,要就事論事。這麼敢挑戰權威,真讓我想不到。現在的孩子腦袋真靈光。

言語中滿是沾沾自喜。

我匆匆找個理由下了線。因為再聊下去,真會把天聊死的。

一件在全班眼中都認為不對的事,在美媽眼中卻好值得誇耀。真是道不同,不相謀。三觀不同,實在難融。

她難道不明白,整件事中她兒子最缺失的是兩個字:尊重。

明明是他違反紀律在先,非但不承認,還找歪理推脫。甚至出言不遜,叫老師別「扯」舊賬。這個字,可看出他對老師應有的尊重?

韓愈《師說》里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古人中堂還專門供奉一塊牌位,上書:天地君親師。敬天、敬地、敬君王、敬父母,最後敬老師。

當然現在不提「天地君親師」了,但對老師的尊重,不是做學生的起碼修養么?

何況社會、專家們鼓勵的創新思維、挑戰權威,也是以基本的尊重為前提。


02

尊重,不僅體現在對老師、親戚朋友的態度上,更體現在面對素不相識的人時。

因為社會,才是檢驗孩子教育的真實課堂。

如果他對陌生人都彬彬有禮,尊重以待,那必定是個有教養的孩子。

五一小長假,我們一家坐動車出遊,車窗邊坐著一個七八歲小男孩。午飯後,太陽熾熱,他後排一對夫妻拉下遮陽窗帘,開始閉目睡覺。

小男孩起初安靜,後來就劃拉窗帘,拉上拉下玩,嘴裡還叫個不停。

后座的阿姨忍不住站起來,對他媽媽說:「大姐,麻煩您提醒下孩子別玩窗帘了,好嗎?我們才下飛機,困得不行。」

男孩一下就叫起來:「可我想看看窗外風景。再說,這窗帘又不是你們的。」

男孩媽點點頭,很同意:「對,兒子你也買了票,這窗帘你也有一半。」

扭頭對女子說:「他一個小孩子坐車不好玩,想看看風景沒啥錯,你們將就下嘛。誰家還沒個孩子?」

那對夫妻無話可說,一旁的我也覺得汗顏。

難怪社會近來流行一句話:你縱容熊孩子,將來社會不會縱容他。你捨不得教育熊孩子,將來社會會有人替你教育。

你對孩子的毛病不以為然,將來會有人對他的毛病深以為然,讓他付出更昂貴的學費來改錯。

反思,每一個熊孩子背後,難道不因為有一個「熊」家長么?

且不說午休時間,理應維護公眾場合的安靜,何況阿姨說明緣由,請求幫助,熊孩子卻毫不體諒。

更難過的是,他媽媽居然認為他言之有理。

她可能沒想過,男孩享受了看風景的快樂,卻失去了人生修養中更重要的兩個字:尊重。

對他人的尊重,有時需要委屈自己。對素不相識人的尊重,尤其不易。

尊重他人,是一种放低了自己的謙遜,是替人著想的善良,更是將心比心的情商。

可以說,尊重他人,是人際交往最基礎的禮儀修養,是孩子品德大樹最基礎的根。

《論語.學而篇》早就說: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

意思是回家要孝順父母,走出家門進入社會,要尊重比自己年長的,兄弟般互相友愛。這是春秋時代的育子金句,源遠流長。


03

網上流傳一張老照片,稱為《穿越百年的鞠躬》,曾感動了無數人。

百年前,廣濟醫院(現為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時任院長的英國人梅滕更查房時,一位四五歲小患者對他鞠躬致謝,梅醫生也深深鞠躬回禮。

於是,就有了這張黑白照片。

人們之所以感動,是感動一個幼童,尚知對治病醫生的感謝。孩子無以為表,鞠躬致敬。

更感動這位德高望重老院長,對一個孩子發自內心的尊重。老院長無以為表,鞠躬還禮。

他們鞠的是躬,低的是頭,後人看到的卻是高昂的人性,暖人肺腑的友善純真。

你對他人的真誠尊重,必會換來他人的感動。

人民日報曾報道過一則新聞:

一個七十多歲老人過馬路。因為行動遲緩,綠燈快熄滅還沒走過斑馬線,但車輛齊刷刷自發停下,靜靜等老人過馬路,無一人按喇叭。

老人終於走完,卻站定,轉身對司機們敬了個軍禮。

司機們分外感動。

一位司機說:「看到老人敬軍禮,我心裡一暖,好久沒這種感動了。」

記者採訪,原來老人年輕時當過兵,退伍多年,在心中軍禮就是最莊重的禮節。為了感謝素不相識的司機,他想不到更好方式,就下意識敬了個軍禮。

無以為表,耄耋老人敬禮為重。

畢業季,我住的城市曾因一則新聞引發全民大討論:

一所重點小學的畢業典禮,校長親自發放學生畢業證書。那天,校長正式著裝,領帶、白襯衫、黑西裝一絲不苟,盛夏七月,他站在高台上向學生遞證書,然後一鞠躬,送上祝福:加油,向你的夢想努力吧!

三百多個畢業生,老校長一一雙手遞過畢業證,然後鞠躬,贈言。

記者觀察,多數學生都是一伸手接過證書,匆匆跑下台。只有少數人畢恭畢敬雙手接證書,然後鞠躬還禮,感謝校長。

新聞一出,社會嘩然。

這所名牌小學培養的學生很多升入重點中學,教學質量很受讚譽。

但大家質疑:如果小學畢業,尚不會感應校長的鞠躬,這種教育還能叫成功么即使能考高分,但缺失對校長、對畢業典禮的尊重,這種素質還能打高分么?

可見一鞠躬、一敬禮,看到的都是素質,彰顯的才是修養。

尊重他人,就是一個人美德最樸素的光。

這光芒幽微、安靜、純凈,卻能照亮一個孩子前行的路,不急不緩,徐徐向前。一路走來花香滿徑,輕風拂面,對他自有一份愛意在。

希望我們每位父母培養孩子成才時,別忘了還要培養他:成人。

對人對己,勿忘一顆尊重之心。

作者簡介:葉子飄飄,富書籤約作者,喜歡育子路上的層巒疊翠,世事人情的天光雲影,願以文字為羽,詩意棲息這個地球上,簡書@葉子飄飄吧。本文首發爸媽精讀(ID:shenduwenhu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爸媽精讀 的精彩文章:

爸爸太久沒回家:孩子的一句話竟讓父母心酸不已
世界正在狠狠懲罰不能好好說話的父母

TAG:爸媽精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