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著名景點大觀公園,大觀樓,景色非常優美被譽為海內第一聯,您來過這裡嗎?

著名景點大觀公園,大觀樓,景色非常優美被譽為海內第一聯,您來過這裡嗎?

大觀公園位於昆明市以西約2公里的滇池湖畔,面積達700餘畝,為市區最大的公園。乾隆年間,名士孫髯翁登大觀樓有感而發,傲然撰書一百八十字長聯,把滇池風光和雲南數千年歷史生動地展示在世人面前。長聯一出即驚動四方,人們爭相傳頌,名揚天下,被譽為「海內第一聯」。

大觀公園位於昆明市以西約2公里的滇池湖畔,始建於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建大觀樓,公園也因此而得名,面積達700餘畝,為市區最大的公園。乾隆年間,名士孫髯翁登大觀樓有感而發,傲然撰書一百八十字長聯,把滇池風光和雲南數千年歷史生動地展示在世人面前。長聯一出即驚動四方,人們爭相傳頌,名揚天下,被譽為「海內第一聯」。大觀樓因長聯馳名中外,成為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齊名的四大名樓。毛澤東、董必武、郭沫若等給予了高度評價。在造園手法上,園林職工緊緊圍繞孫翁長聯意境布局,不斷提高園林水平,充分展示了「九夏芙蓉,三春楊柳」和「洋洋大觀」的風貌特色。園內花木繁茂,假山、亭閣、小橋、流水營造出雅緻、雋永的氣氛。

大觀樓地處昆明城西南,瀕臨滇池草海北濱,與蒼秀端岩的太華山隔水相望,又稱「近華浦」。明初,黔寧王沐英在這裡建「西園」。清康熙初年,吳三桂統治雲南,疏挖了小西門篆塘至草海的運糧河,即今之大觀河。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乾印和尚在近華浦始創觀音寺。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雲南巡撫王繼文大興土木,相繼在近華浦建華嚴閣、催耕館、觀稼堂、牧夢亭、涌月亭、澄碧堂和大觀樓,沿堤岸先後開闢浴蘭渚、喚渡磯、滌慮灣、問津港、送客島、適意川、憶別溪、合舟亭、聚漁村等景點,近華浦成為「遠浦遙岑,風帆煙樹,擅湖山之勝」的遊覽勝地。

大觀樓位於中國雲南昆明市區西南部,南臨滇池。清康熙年間所建,因園內建有一座附長聯的三層樓和樓前的三潭印月而得名。乾隆年間,孫髯翁為其撰寫長聯,由名士陸樹堂書寫刊刻,大觀樓因長聯而成中國名樓。道光八年(1828年)修葺大觀樓,增建為三層。咸豐三年(1853年)咸豐帝題「拔浪千層」匾,咸豐七年(1857年)長聯與樓毀於兵燹。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復遭大水,光緒九年(1883年)再修。光緒十四年(1888年)趙藩重以楷書刊刻長聯。大觀樓1983年被公布為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舒藻《創建重建大觀樓碑記》載:「國朝,以吳三桂為平西王鎮滇,乃由近華浦東向會城,開挖一河,計長十里有奇,曰運糧河,復於會城小西門外里許,開一塘,曰篆塘。塘之前建蓋倉廒,糧船由滇海進運河,直抵篆塘,糧米入倉甚為便捷也。由是迤西州縣沿海一帶,官商客旅楫楫而來,帆帆而去,薈萃於篆塘,稱巨津焉。」其實,清初吳三桂疏浚運糧河之前,這條河可以通船卻是事實,明崇禎年間徐霞客《游太華寺山記》載:「出省城,西南二里下舟,兩岸平疇夾水。十里田盡,萑葦滿澤,舟行深綠間,不復知為滇池巨流,是為草海。」

有兩種說法:一是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舒藻《碑記》稱:「前明有楚僧卓錫於此,結茅講經……」說的是明代。一是清雍正《雲南通志》載:「觀音寺在城西近華浦,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楚僧乾印始創庵一區,講妙法蓮華經,聽者常千人……」這裡明確說是「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道光戴絅孫《昆明縣誌》載:「近華浦為觀音寺,先是康熙二十一年楚僧乾印始建茅庵一椽……」。清同治五年(1866年)馬如龍的《重建大觀樓記》載:「其地在清康熙時,為楚僧乾印結茅講經處,未嘗有樓也」。以上資料都一致說乾印結茅講經是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華歲月 的精彩文章:

溫州這兩個景點你去過嗎 特別是第一個

TAG:風華歲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