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養蠶,蠶作繭,繭抽絲,絲織錦繡」,9歲黃庭堅對出2副下聯
宋仁宗慶曆五年(945),黃庭堅在分寧縣雙井村中的一個官宦人家呱呱墜地。父黃庶,母李氏。父親做幕僚,嗜詩,編有《伐檀集》。母舅李常,熙豐年間是蘇東坡的至交。黃庭堅後來的岳父孫覺,也是蘇軾一輩子的好朋友。
黃庭堅五歲誦五經。他問老師:不是說有六經嗎?老師摸著鬍子、莫測高深地回答他:《春秋》不算經。這個好讀書的小孩兒拗勁上來了,偏找《春秋》讀,一年,倒背如流,四鄰驚訝。
黃庶屢做幕僚小官,希望長子次子有出息,於是苦心營造家裡的書香氛圍。黃庭堅周歲「晬盤抓周」,小手不抓金和銀,單抓筆硯墨,做父親的,不禁兩眼放光。黃庶宦遊在外時,知書的妻子李氏、博學的妻弟李常,輪番輔導黃庭堅的詩書功課。
兒童被書卷所包圍。騎在牛背上也讀書,腦子裡生出大人們的思緒。8歲作《牧童》云: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壠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牧童》詩轟動了雙井村,稍有學問的人家爭相傳誦,秀才處士閑坐修水邊,喝著雙井茶,談論著神童般的黃庭堅。
村裡村外人人誇,小孩兒心裡樂開花。就在他8歲這一年秋,又有驚人之作《送人赴舉》:
「青衫烏帽蘆花鞭,送君直至明主前。若問舊時黃庭堅,謫在人間有八年。」他自視為貶在人間的文曲星。
次年春天,舅舅李常拿庭院外的桑樹考他,出對聯曰:「桑養蠶,蠶作繭,繭抽絲,絲織錦繡。」
黃庭堅撓頭皮,轉轉眼珠子,寫出了下聯:「草藏兔,兔生毫,毫扎筆,筆寫文章。」李常大喜,送他一支名貴的張武筆。他得了好筆復求名硯,再做下聯曰:「土包石,石鑿硯,硯研墨,墨舞龍蛇。」
李常點頭稱是,又送他端硯。卻笑問外甥:九郎才盡否?若有第三個對仗工穩的下聯,舅舅送你半丸李承晏墨。
李承晏墨丸,是皇宮裡用的墨,一丸難求,百金不售。黃庭堅猛撓頭,終於想不出第三句。卻說出了豪言壯語:我有了好筆名硯,縱然無佳墨,也能寫傳世書法!
李常露出懷疑的神情,故意折他銳氣,冷冷地說:傳世書法,談何容易!
九歲小孩兒漲紅了臉……
舅舅的這一激果然管用。黃庭堅練書法,勤奮不在書聖王羲之之下。每天書幾紙,興來百紙盡,寒暑不廢用功。他寫字的時候有個甩毛筆的習慣動作,墨水甩到窗外,幾叢幽竹俱黑。若干年以後,新長出的竹子也是黑色的,雙井村,修水旁,到處都有黑油油的竹竿,分寧人呼為「山谷竹」。又傳說他寫一個斗大的「山」字,筆力遒勁,鎮住了村子裡多年遊盪搗亂的野鬼。
蘇東坡的洗硯池「蛙口俱黑」。黃庭堅的書窗外竹子盡黑。
今日江西修水一帶,仍然流傳著黃庭堅的許多故事。民間口碑,一傳九百餘年,而宋徽宗、蔡京於紹聖二年大搞「元佑奸黨碑」,並嚴禁蘇黃詩文流傳。皇權不可一世,卻迅速灰飛煙滅。猶如楚懷王放逐屈原,漢武帝殘害司馬遷,司馬昭殺死嵇中散……君王的所謂「雷霆之怒」,反而成就了漢民族的精英文化。
2010年夏,黃庭堅的書法代表作之一《砥柱銘》,在北京拍賣出四億三千多萬的天價,創中國藝術品售價之最。歷代精英文化,乃是華夏文明的中流砥柱。
※黃庭堅最著名的水貨大楷,沒見過吧!
※這個大媽的不一般,書法直逼黃庭堅!網友:什麼鬼?
TAG:黃庭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