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洪氏十大歷史名人!總有一個人的故事能吸引你

【歷史】洪氏十大歷史名人!總有一個人的故事能吸引你

原標題:【歷史】洪氏十大歷史名人!總有一個人的故事能吸引你


姓,鼎盛於閩、粵、台。唐朝長安人洪扈遷居福建仙游;宋朝慶曆年間又有洪忠去福建;傳至洪皓之孫遷居廣東。



據宋代丞相洪适家譜《大演洪氏繁衍脈絡》亦記載道經有老子寄胎洪氏之謂。而安徽婺源輪溪《敦煌郡洪氏通宗譜》卷一洪範《敦煌共洪氏世系傳》則云: 「周厲王末,共伯和攝天子事,諸侯多往依之。和遂棄國而隱,訪道於洪崖,煉鼎共山之首。後有共氏女獲遺丹,吞之,孕而生老君焉。故《太行經》云: 『老子托胎洪氏。』謂鴻蒙結氣始於洪崖也。」


1

洪适



洪适(kuò)(1117年—1184年),原名造,後更名適,字景伯,又字溫伯、景溫,號盤州,洪晧長子。因晚年居住老家饒州盤州,故又自號盤州老人,宋饒州樂平(今江西省樂平市)人。因其父而入仕途。紹興十二年(1142年)二月,與弟洪遵同中博學宏詞科,洪遵第一狀元,洪适第二榜眼。累官至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官至右丞相。封太師、魏國公,食邑五千戶,實封二千六百戶,卒謚文惠。祀鄉賢。配石氏封蔡國夫人,又配沈氏封魏國夫人。周必大所撰《宋宰相贈太師魏國文惠公神道碑銘》:「公器業早成,與人誠實,無浮禮,文華天賦,濟以力學,步驟經史,新奇富贍,兄弟鼎立,自成一家。」,許及之所撰《宋尚書右僕射觀文殿學士正議大夫贈特進洪公(適)行狀》,洪适與弟弟洪遵、洪邁皆以文學負盛名,有「鄱陽英氣鍾三秀」之稱。三洪同朝並為台輔世所罕見。同時,他在金石學方面造詣頗深,與歐陽修、趙明誠並稱為宋代金石三大家。四十八歲登丞相位。


2


洪覺范



洪覺范,宋代新昌人。以其書而出奇,同縣人鄒元佐以其命而出奇,彭淵材以其音樂而出奇,人稱新昌三奇,是活躍於宋徽宗時期的黃龍派下名僧,同時又是盛名於當時的詩人、散文家、僧史家、佛學家。他在當時就深受黃庭堅的賞識,並與江西詩派中眾多詩人過往唱和,詩名頗響。有人認為慧洪是宋代詩僧中的翹楚,在文學史上應有其一席之位。


3


洪皓


洪皓(1088~1155),江西樂平人(今江西省樂平市)人,生於內憂外患紛至沓來的北宋哲宗元祐年間,卒於國破山河碎的南宋高宗紹興年代,在國家民族艱難之際,以天下為己任,懷康國濟民之志,秉忠孝節義之風,積極入仕,譜寫了人生和家族的光輝篇章。是北宋著名的愛國重臣。他年少得志,二十七歲中進士,殿試中「北宋六賊」王黼左丞相、朱勔寧遠軍節度使,見洪皓器宇軒昂、儀錶堂堂、文才超群、答辯如流、絕非常人。欲招為女婿。洪皓偵知王、朱兩人都是奸臣蔡京的黨羽,就堅決回絕了。在南宋任禮部尚書時,出使金國,被扣留在荒漠十五年,堅貞不屈,艱苦備嘗,全節而歸,被譽為第二個蘇武。歸贈太師魏國公,卒謚「忠宣」,原配無錫沈氏,朝奉大夫沈復之女、太常博士沈松年之妹,封魏國夫人,紹興八年十月二十三日歿,享壽五十。又妣陳氏,宋高宗曾援筆撰《贊忠宣像》。洪皓生八子:尤以洪适、洪遵、洪邁聞名天下,世有「三洪」之稱,與北宋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蘇」齊名。洪皓長子洪适,榜眼官至右丞相,太師、魏國公,有四十卷古文字學專著《釋隸》聞世。次子洪遵,狀元及第,官右丞相、同知樞密院事,少師、信國公,贈太師,著古錢幣學專著《泉志》。三子洪邁曾任翰林大學士,端明殿學士,副丞相,魏郡開國公,經綸滿腹,用了近四十年心血,撰寫了七十四卷《容齋隨筆》,格調高雅,議論精闢,考證確切。世傳「一門三丞相四學士」之美譽皆為正一品。,說的就是洪皓父子四人。


4


洪邁



洪邁,1123年出生,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


卒年八十,謚「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


5


洪遵



洪遵(1120-1174),字景嚴,南宋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人。後因其父而入仕途。紹興十二年(1142年)二月,與兄洪适同中博學宏詞科,洪遵第一狀元,洪适第二榜眼,父親洪皓,曾任禮部尚書、大金通問使、徽猷閣直學士、提舉萬壽觀兼權直學士院,封魏國忠宣公。與兄洪适、弟洪邁先後中博學鴻詞科,有"三洪"之稱,三洪同朝並為台輔世所罕見。擢秘書省正字,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同知樞密院事、端明殿學士、提舉太平興國宮,右丞相,封鄱陽郡開國侯,卒晉少保、信國公。贈太師,右丞相食邑一千三百戶,實封四百戶。卒謚文安,夫人朱氏,朱正剛女,封信國夫人。是著名的錢幣學家,對醫學也有研究。

6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經學家、文學家。初名蓮,又名禮吉,字君直,一字稚存,號北江,晚號更生居士。陽湖(今江蘇常州)人,祖籍安徽歙縣。


乾隆五十五年科舉榜眼,授編修。嘉慶四年,上書軍機王大臣言事,極論時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詔以「罪亮吉後,言事者日少」,釋還。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駢體,與孔廣森並肩,學術長於輿地。洪亮吉論人口增長過速之害,實為近代人口學說之先驅。


7


洪熙官



洪熙官,籍貫廣東花縣(今廣州花都區) ,他是少林弟子,也是洪拳的創始者。另有同名電視劇及電影。


廣東稱得上中國第二武術之鄉,出現過無數有名拳師,如蔡九儀,籍貫肇慶,明末清初人,曾隨洪承疇部隊駐遼東,任軍令承宣尉。1642年,洪承疇兵敗降清之後,蔡九儀憤然投奔河南嵩山少林寺,學少林武功。經過八年的苦苦習練和掌門大師的精心傳授,蔡九儀於1650年學成少林武功返回肇慶,並帶回了師傅贈予的《少林拳術秘史》一書,便暗中開始收徒,傳授少林武功,以圖東山再起。

8


洪秀全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太平天國運動領袖,清末農民起義領袖,民族英雄, 出生於廣東花縣福源水村,客家人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領導太平天國運動。1853年,洪秀全定都天京,其在位期間堅持與滿清政府和西方列強鬥爭。1864年,洪秀全在天京病逝。


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席捲了大半個中國,掀起了一股反清、反列強以及廣大農民反對滿清統治者壓迫的浪潮。


9


洪宣嬌



洪宣嬌,廣東花縣(今花都區)福源水村人。原名楊雲嬌,洪秀全因其為「天父」之女,認為妹,改名洪宣嬌,蕭朝貴之妻,生卒年不詳。在太平天國的創建及成長過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是洪秀全和蕭朝貴的得力助手。據野史記載,她還參與了天京事變。她是中國歷史上眾多充滿傳奇色彩的女性之一。


10

洪承疇



洪承疇(1593.10.16—1665.04.03),字彥演,號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英都鎮良山村霞美)人。 [1-2]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進士,累官至陝西布政使參政,在鎮壓明末農民起義中立功,升任延綏巡撫、陝西三邊總督,崇禎十二年(1639年)轉任薊遼總督,松錦之戰戰敗後被清朝俘虜,後投降清朝。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隨清軍入關,此後開始被清廷起用,以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銜,列內院佐理機務,翌年赴江南任招撫南方總督軍務大學士。


洪承疇宣導儒家學術,曾針對順治皇帝迎達賴喇嘛提出意見,為滿漢的合流打下基礎。洪承疇也建議清廷採納許多明朝的典章制度,獻計甚多,大多被清廷信納,加以推行,完善清王朝的國家機器。為了鞏固清朝的統治,承疇建議滿洲統治集團也須「習漢文,曉漢語」,了解漢人禮俗,淡化滿漢之間的差異。


順治十年(1653年)受命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處,總督軍務兼理糧餉。順治十六年(1659年)督清軍攻佔雲南後回北京。順治十八年(1661年)自請致仕。康熙四年(1665年)逝世,謚文襄。


洪氏十大歷史名人!


總有一位讓你膜拜!


(來源:洪氏大家族)


www.jnyng.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英網 的精彩文章:

洪本地賢者觀瞻視察西峰延壽院
南安破獲特大網路賭博案!涉案金額達2.7億!

TAG:金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