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移風店鎮曹家屯村曾經是遠近聞名的「民間藝術表演之鄉」

移風店鎮曹家屯村曾經是遠近聞名的「民間藝術表演之鄉」

我的家鄉是移風店鎮曹家屯村,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們村盛行民俗文化表演,有一支民間雜耍藝術表演團隊,自從成立了這個團隊,小村莊一下子名聲大噪,十里八村盡人皆知,村莊因此成為遠近聞名的「民間藝術表演之鄉」。

團隊由村裡幾位頗有藝術天賦的領頭人自發組織,成員都是本村村民,主要是在農閑時節排練,逢年過節就演出。

那個時候正是農村從貧窮到富裕過渡的一個時期,人們沒有太多的就業機會,農閑時候大都很閑散,所以成員很多。由於經費稀缺,演員們的演出服裝、道具都沒有追求高檔次,許多道具都是自己動手做的,但也都做的有模有樣,演員們穿戴在身上一樣五彩繽紛,精神抖擻。節目種類好多,有舞龍、舞獅、踩高蹺,有《西遊記》師徒、梁山伯與祝英台等經典歷史人物造型,還有跑旱船、跑驢兒、扭秧歌等節目。在那個還在看著小小黑白電視的年月,精彩紛呈的雜耍表演,給全村人帶來前所未有的快樂。

舞龍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娛樂項目,也是團隊的主力軍。這條十幾米長,以粉色為主的鮮艷的巨龍,龍頭碩大,雙目炯炯有神,栩栩如生,舞龍人齊心協力,配合默契,在震耳欲聾的鑼鼓聲中,整條龍跟隨龍珠做著各種翻騰穿插動作,上天入地、翻江倒海、活靈活現。

兩隻威武彩獅,在舞獅人的操控下,時而兇猛,時而溫順,上躥下跳,活潑可愛。「唐僧師徒」一行,踩著半米高蹺,各自做著固有的精美動作。「梁祝」二人一路形影相隨,演繹著不老的愛情傳說。扭秧歌隊員全部踩高蹺表演,有一定的危險係數。姑娘們一個個打扮的花枝招展,濃妝艷抹,腰系長長的綵綢,在高蹺上不但要飛舞綵綢,做出統一規定的動作,還要不斷變換隊形,真是精彩絕倫,大放異彩。

我的三姐那時候十七八歲,和另一個年輕姑娘共同表演雙人旱船的節目。每天起早貪黑在固定的場地排練,我只要不上學,都會屁顛屁顛地跟在三姐身後去看她們排練節目。演員化好妝,伴隨著鑼鼓聲,雙雙進入用五彩絲帶編織成的漂亮旱船里,雙手抓穩船沿,跟著艄公的船槳前後左右、忽起忽落的不停調轉船頭,真像一隻在驚濤駭浪中艱難起航的小舟。這期間演員還要唱,唱的是本地的柳腔戲:「小道我獨坐在舟中,思想起潘郎我好不鍾情,潘郎進京去趕考……」

由於我們村的民俗表演技術精湛,演出精彩,民俗表演隊每到一處都受到當地村民夾道歡迎,演出場地被圍得水泄不通,隨著名氣越來越大,經常應邀到各個村莊演出,特別是春節期間,演出當期全滿,許多村莊都提前預約,團隊再按預約順序挨個村演出,可見當時的受歡迎程度有多高。

九零年正月,我和幾個剛上初中的小夥伴,穿著清一色的校服,作為彩旗手,進入這個隊伍。團隊代表原太祉庄鄉去即墨參加了即墨各鄉鎮民間藝術團演出比賽,還取得好成績。繼而又參加了正月十五民間藝術團在即墨的踩街活動,真是大開眼界。團隊所有演職員和鄉里領導合影留念,那是我們曹家屯村空前絕後的一段歷史。

隨著時代的發展,團隊無法跟上潮流,最終停下了前行的腳步。雖然十幾年後又組織了幾次,所有演出設備也都更新換代,煥然一新,還是因為相同的原因又擱置停演。

不會忘記這個藝術團隊曾經帶給曹家屯村的無盡歡樂,多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它能推陳出新,適應潮流,再續輝煌。

作者:范月娥,女,七十年代出生,即墨區移風店鎮曹家屯村,上班之餘,喜歡唱歌、唱黃梅戲、讀書,是一個有點倔強、不服輸的農家小女子。

長按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即墨鄉土 的精彩文章:

TAG:即墨鄉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