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阿里史上最大IPO,馬雲的夢想比馬化騰的更值錢?

阿里史上最大IPO,馬雲的夢想比馬化騰的更值錢?

支付寶、餘額寶、芝麻信用,電子商務、雙11、新零售,甚至是湖畔大學。它們都是阿里巴巴了不起的創新,因此,人們很少用「產品創新」去要求阿里巴巴。

文/貌貌狼(微信公眾號:財經郎眼Daily)

5月4日晚,阿里巴巴集團公布財報顯示,2018財年,阿里巴巴集團收入2502.66億元,同比增長58%,創下IPO以來最高增速。當日收盤,阿里漲3.53%,市值達到4778億美金,超過騰訊的4634億美金,成為國內市值最高的公司。

如果按照6.3589的匯率計算,目前阿里巴巴市值摺合30382億人民幣。據證券時報計算,與A股大市值公司相比,阿里巴巴的市值,約等於1.5個工行、2個中石油、3個平安、4個茅台。

這份財報在公布之前就獲得了市場的高度關注,華爾街對阿里的預期當時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但隨著財報出爐,一切塵埃落定,資本給了阿里最好的回饋,根據CNBC此前報道,那些做空阿里的空頭,損失至少超百億美元。

數據來源:阿里巴巴財報

而國內市場的輿論,多數集中在有關「阿里模式」的討論上。不同於那篇火爆互聯網的《騰訊沒有夢想》,人們對Jack Ma的態度要比對Pony Ma的態度好得多,也很少有人再像以前一樣,指責「淘寶自我封閉、阿里沒有情懷」。

的確,商業環境瞬息萬變,今日河東、明日河西,過去一年輿論的風向對騰訊都非常有利,泛娛樂領域搶佔賽道,電商領域騰訊系的京東悄然崛起,遊戲領域多年霸佔「一哥」交椅,新零售領域對阿里進行「戰略卡位」。反觀阿里,最多的「頭條」就是馬雲在各大會場的精彩演講,以及「螞蟻金服上市了馬雲會成為世界首富嗎?」的討論上。

現在兩個行業巨頭的財報先後出爐,阿里創下了IPO以來最高增速,超越騰訊成為國內市值第一的公司。這一年來阿里走得並不容易,正如馬雲曾說的那句話「我們膽顫心驚,如履薄冰」。

其實,無論財報的表現如何,研究商業巨頭的夢想,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很有啟發意義。而阿里巴巴的商業模式,我們將其總結為馬雲的「黃金三角」。

2018財年,阿里巴巴表現最出色的業務依然是電商,佔總營收的比重達85.5%,即336.72美金(約合人民幣2140.20億元)。儘管依靠「電商」起家的馬雲一直試圖褪下這層光環,但他也深刻明白「穩內才可擴外」,所以保住核心業務營收增長,就是阿里最大的底氣。

也因此,阿里常被拿來與昔日依靠電商起家,如今全球市值第二大的公司亞馬遜作對比,二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商業模式的不同。亞馬遜以自營方式為主,依靠自己先進的資料庫和技術能力,擁有一套完整的採購、下單、物流體系,所有環節自己控制。

亞馬遜的FBA配送模式

阿里巴巴則以「輕資產」模式為核心,物流方面通過菜鳥網路,由其它物流公司承擔,產品方面則由商家自行解決,阿里巴巴只是充當平台的角色,提供交易的場所。這種「輕裝上陣」的模式最大的好處就在於利潤回報速度快,風險相對較小,再加上搶佔賽道的時間優勢,所以阿里巴巴一直以來都是國內電商領域的「老大哥」。

但這樣的「輕資產」模式並非萬無一失,電子商務的博弈早已進入下半場,各類平台相繼崛起,商品種類五花八門,優惠補貼目不暇接,這個時候「方便快捷」已經不是消費者最重要的心理訴求了,而「商品品質、配送時長」成為硬性標準。

在這一大趨勢下,阿里「輕裝上陣」未必能走得輕鬆,「假貨層出不窮、快遞包裹丟失、配送態度差」等諸多運營鏈里的問題一直無法杜絕。但由於阿里只是「中間商」,除了以「平台」的身份對出現問題的商家、企業施加壓力外,很難徹底解決這些麻煩。

反觀後期崛起的京東,與亞馬遜的模式相差無幾,重資產的模式會因為長期的積累而顯得更加成熟和從容,今年京東的盈利和財報也說明了,阿里巴巴的輕資產模式是時候調整了。

數據來源:中文互聯網數據資訊中心

巨頭的轉彎絕非易事,需要付出的代價不僅是財報上的幾個數字。但幸運的是,輕資產模式給阿里帶來了巨大的現金流,它和其它互聯網巨頭一樣,通過併購和投資擴大業務範圍。有數據顯示,僅過去兩年,阿里巴巴併購就花去了超過100億美金,老業務結合新收購,金融、物流、搜索、娛樂、醫療健康、文化包括近期市場關注的半導體行業,皆有阿里的身影。在馬雲看來,這是阿里巴巴打造的生態系統。

但是此前騰訊因為併購投資,被市場罵得一塌糊塗,有關騰訊「向投資公司轉型」的質疑聲不絕於耳。阿里在這方面顯然得到了比騰訊更多的寬容,主要原因是馬雲從一開始就沒有靠單一產品立Flag,從始至終他都靠的是電商生態。支付寶、餘額寶、芝麻信用,電子商務、雙11、新零售,甚至是湖畔大學。它們都是阿里了不起的創新,因此,人們也很少用「產品創新」去要求阿里巴巴。

馬雲的智慧就在於此,既然不能「從輕轉重」,那麼就「從小轉大」,並且賦予生態圈內的子項目互相關聯、互相依存的意義。

另外,搭建生態系統少不了「雲計算」,亞馬遜的領先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其擁有強大的雲計算能力,目前亞馬遜是全球最大的雲服務提供商,亞馬遜2017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在提供雲服務方面,亞馬遜凈營收有45.8億美元,佔總營收的11%。

儘管阿里巴巴的雲計算與全球先進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多年來都是虧損狀態,但好在增速足夠快,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據阿里巴巴公布的2018財年二季度財報顯示,其雲計算收入同比增長99%,至4.5億美元,佔總營收的6%,照此以往,未來阿里雲在全球雲市場必有一席之地。

電子商務+投資併購+雲計算成為當下馬雲的「黃金三角」,它們支撐著阿里巴巴的成長。當然,正在脫離「輕資產」模式的阿里巴巴,未來一定會面臨固定資產比例上升,利潤率下降的挑戰。

不過,這也是所有在線上打下一片天地的互聯網科技企業必須面對的現實,科技巨頭的狂奔時代即將過去,發展和轉型在所難免,隨著商業環境的變遷,曲線發展成為繞不過去的定律。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遠,當這些科技巨頭們觸碰到了一個頂點,下一個發力點是什麼,更值得我們關注。

聯繫我們

財經郎眼Daily

ID:cjlydail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經郎眼GDTV 的精彩文章:

當下最賺錢行業面臨最嚴審核

TAG:財經郎眼GD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