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寫給青年們的學佛意見!
高學歷青年皈依是浪費資源?
青年人,是中堅力量,是社會重點關注的群體,現今網路上「隱形貧困人口」,「佛系青年」,「積極廢人」等辭彙,是對他們的觀察和總結。
佛系三連
【都行】
ok
【可以】
fine
【沒關係】
anyway
人們給青年們貼上的那些標籤,很多出於對青年人和佛教的偏見。
有些人誤解佛法,認為佛教是老年教,信佛或出家是中老年人、文化程度低、求來世好的人才會做的事,而大部分人即便去了寺院,也是比較功利的,想要有所求而臨時抱佛腳。
其實,如今有大批高學歷的青年人皈依三寶,成為佛門弟子,例如被稱為「中國科研最強寺廟」的龍泉寺中的科技僧人,以及北大數學天才柳智宇等等。青年是任何一個群體的新鮮血液,各大佛學院中,青年人的佔比逐年在提升,禪修夏令營中年輕人也越來越多。
當下青年尋求生命關懷的願望
我們總說,世事境遷。對於古代皈依佛門者的印象,他們其中一部分是迫於生計和世間禍事,藉由寺院的庇佑,一部分是衡量「兼濟天下和獨善其身」之後的選擇。可現代化、全球化背景下的青年皈依者們則不需出於這些考慮。
對於出家人,在影視作品裡一直渲染的是他們萬念俱灰,生活事業不順,家庭情感受挫,這些只是被世俗熏染的價值觀念。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他們遭遇的是精神危機。物質的極大豐富帶來了各式各樣的生活方式,青年們的慾望和現實對比出現極大反差,壓力劇增,導致群體焦慮。
年輕時就投奔龍泉寺的賢信法師說:「我是北工大計算機專業的,畢業後做過幾年程序員。後來不是很喜歡這個專業了,因為變化太快,心臟受不了。」於是,他們在佛法中尋找答案,尋找生命關懷,或是把弘法當作「事業」,讓更多的人獲得生命的關懷。
況且,真正了解佛法的人才知道,佛法並非消極出世,高素質人才的出家也並非浪費國家教育資源,反而體現了這些青年人對自己的進取心和對社會的責任感。
學做人是青年們智學的基礎
智學成涅槃。愚學增生死。
佛學大師南懷瑾反而勸青年人謹慎學佛。佛法浩瀚,法門萬千。南懷瑾認為「絕頂聰明」的上士和「一聽就信」的下士好學佛,而資質中等的人不好學,「一些人不學佛還起碼是個正常人,一學佛便弄得神經兮兮」。
禪宗五祖的弟子里,神秀是上士,年少遍覽經史,博學多聞,被稱為「懸解圓照第一」;慧能大師則是下士,不識一字,不寫字不讀經,僅聽《金剛經》便開悟。
學佛的人中,中等人居多;中等人中,青年人居多。無論是否學佛,青年人都要注意——先學會做人。
學會做人,通達做人之理,是青年人的基礎,當然也是學佛青年人的基礎。《金剛經》第一品開示,穿衣、吃飯、洗腳、睡覺,規規矩矩、老老實實地做事,這是修行,也是做人。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做人的智慧。不因挫折而喪氣,不因成功而自滿,不因嘲諷而生怒,不因困難而憂鬱,追求德行品格,事過不留,勤懇生活,這也是做人。
學不學佛都要注意這幾點
除了學會做人的道理之外,還有幾點需要注意!
其一,堅持的毅力。
懂了那麼多的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不是因為沒有付諸實施,而是因為缺乏毅力。這是青年人的通病。
開頭所提到的「積極廢人」,指的就是立下各種flag、嘗試沒多久便不耐煩地放棄,陷入自責的惡性循環的群體。堅持,耐煩,尤為重要。
其二,發遠大志願。
《論語》:「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孫子兵法》:「求其上,得其;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敗。」
這些說的都是發願。發願是成事的動力,菩薩修行時都曾立下宏願。寺院中的修行者們也都在早課中發願,願度眾生,願斷煩惱,願學法門,願成佛道四弘誓願。
其三,踏實不幻想。
為什麼發願卻不能如願以償呢?是不踏實,沉溺幻想的緣故。青年,是八九點鐘的太陽,朝氣蓬勃,純潔浪漫,往往冷靜不足而熱情有餘,容易幻想已有所成就與求得證悟,甚至因懼怕求得證悟而不敢前行,這都是不好的行為。
正如學誠法師所說:「青年」,不僅是一種年齡,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心態,一種品格。注意這幾點,勤奮精進,無論是否學佛,你都是神采飛揚的「成功」青年。
※禪是身教勝過言教的老師
※奇怪,明明莫言不信佛,為何要寫一本輪迴之書
TAG:三郎探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