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銀行會成區塊鏈中最薄弱的一環嗎?

銀行會成區塊鏈中最薄弱的一環嗎?

區塊鏈這一全新熱詞近幾年得到了充分發酵,儼然成為眾多企業眼中的全新「驅動器」。尤其是在日本,對區塊鏈技術的接受度非常高,比如Gartner Japan公司4月下旬發布的區塊鏈狀況相關調查結果顯示,超過40%日本公司已在區塊鏈領域開始採取某些舉措。至於牽動全球投資者心情的數字貨幣,只是區塊鏈極小的一個分支而已。區塊鏈的真正威力,還未完全顯露出來。

而就國內來看,政策層面也是非常支持的。自區塊鏈首次被作為戰略性前沿技術寫入《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的通知》後,貴陽、重慶、上海等各地政府紛紛出台有關區塊鏈的政策指導意見及通知文件。上升至全球層面來看,區塊鏈技術發展的終極目的是重構商業模式、打造新應用場景、全面革新用戶體驗等。而首當其衝的,似乎就是已經被互聯網金融衝擊得搖搖欲墜的全球銀行業。

區塊鏈對銀行產生關鍵影響!主要表現結算和清算

據法新社近日報道,穆迪信貸策略總經理Colin Ellis表示,在破壞性衝擊下無論是技術、經濟還是政治,都會產生贏家和輸家,區塊鏈也不例外。此外,區塊鏈可能在金融交易結算和清算領域產生重要影響。

事實上,早就2016年就有少部分銀嘗試使用區塊鏈的底層數據集技術來進行變革,希望能夠降低成本。可惜的是卻始終沒能真正成功,而原因是有多方面的。比如區塊鏈讓交易變得前所未有的透明,觸及大多數銀行家保護隱私的利益需求。而隨著監管的收緊、來自互聯網金融的強力挑戰、持續低迷的利率表現等,都在驅動全球銀行竭盡所能地應對削減成本的問題。

因此,目前能夠幫助提高交易性能、降低運營成本的區塊鏈等共享式數據集技術,再次受到銀行的青睞。利用區塊鏈技術,銀行可通過共享鏈條上的自動化功能系統快速處理結算、支付等業務流程。結算和清算等,或將是區塊鏈重點滲入的領域。

區塊鏈可削減跨境交易成本,且加劇銀行業競爭

就目前來看,區塊鏈正在銀行業開始展現自己的威力。Colin Ellis就認為,國際交易是銀行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降低成本的一個領域。目前國際銀行轉賬往往需要幾天時間,因為通常需要幾家銀行擔任中間人。但區塊鏈可以消除對這些中間商的需求,從而加速服務並降低成本。

就在兩個月前,荷蘭銀行ING和瑞士同行瑞士信貸成功通過區塊鏈式網路交易證券——價值2500萬歐元的債券瞬間就完成了交易。而在此前,這樣的交易通常需要一天或更長時間。此外,桑坦德銀行開始使用區塊鏈技術讓西班牙、英國、巴西和波蘭的零售客戶在同一天或次日完成國際轉賬。

而據美國諮詢公司IDC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全球將通過區塊鏈投資約21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一將投入到金融服務行業。不過業內人士也認為,目前區塊鏈技術在銀行業的使用還處於早期階段。現在就探討區塊鏈技術為銀行帶來的最終影響,還為時尚早。

不過現在可以預見的是,因為區塊鏈技術能夠降低成本,將會在銀行業引發更多競爭。而失敗者將是那些未能適應最新技術趨勢的銀行,它們顯然會無力應對那些成本因區塊鏈技術更變得超低的銀行。

區塊鏈最終或可讓銀行業務更便宜、更快捷

誠然,區塊鏈技術被所有銀行認可並接受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是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不創新就意味著有可能被扔進故紙堆。此前的銀行已經被互聯網金融強勢衝擊,已然產生了諸多「裂痕」。如今,在互聯網及其他行業都在積極擁抱區塊鏈的當下,如果銀行還是固執己見,那麼逐漸被邊緣化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銀行也能夠通過區塊鏈來賦能自身,最終或可讓多個銀行業務變得更便宜、更快捷。進而引發連鎖反應,讓整個銀行業為之煥然一新。此外,目前也有銀行開始通過區塊鏈技術在便民業務上試水。

如,今年4月下旬中國銀行就宣布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並首次發布江西電子健康卡。據悉,電子健康卡利用二維碼技術,聚合金融賬戶與健康賬戶,實現賬戶互通。無需銀行卡和就診卡,持卡人在醫院掃碼即可完成就醫支付。該卡還利用區塊鏈技術,數據可信、互通,銀行與衛健委、醫院等機構的數據快速同步,兼具高安全性和可擴展性。

那麼在接下來,銀行還能通過區塊鏈技術玩出什麼新花樣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斯坦丁 的精彩文章:

無人駕駛汽車眼中周圍世界是啥樣的?
中國製造2025,會徹底拋棄古老的精益生產嗎?

TAG:康斯坦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