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魚不可描述時的聲音能震聾天敵,卻嚇不跑狼吞虎咽的人類
在我們印象當中,魚幾乎只會安靜地在水中遊盪,從沒聽說過魚能嘰嘰喳喳。
但就有這麼一大類魚群是個十足的例外。
它們不僅會發出喋喋不休的叫聲,還能在夜間會發光。
由於頭上長著像棋子大小的石頭,因此它們都被稱作為石首魚。
黃魚就是石首魚的一種
沒錯,我們生活中常聽的石首魚其實是輻鰭魚綱鱸形目的一大科。
石首魚科旗下足足包含了70個屬,大約275種魚。
它們中大部分可作為食用魚,肉嫩鮮美,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比如我們愛吃的黃花魚、梅童魚、叫菇魚等都屬於石首魚科。
舌尖美味之香炒黃花魚
這龐大的石首魚家族有個共同的特徵就是靠發出聲音來識別和尋找同伴。
不只如此,它們發出的叫聲還能刺激魚群達到亢奮狀態,促進其交配產卵,繁衍後代。
所以,這聽起來另類的魚雜訊,對石首魚來說有著無比重要的意義。
其中,有一種海灣無鰾石首魚(Menticirrhus littoralis)更是將發聲功力修鍊到了極致的狀態。
這種魚主要分布在西大西洋區,跨越墨西哥灣至巴西里約熱內盧海域。
每年春天,海灣無鰾石首魚成群結隊地聚集到一個地方,進行大型交配產卵活動。
當它們聚在一起共同發聲時,就像是舉行一場萬人矚目的大合唱一樣,能將周圍環境的音量增大到平時的20多倍。
石首魚叫聲
科學家通過專業的水下錄音設備,記錄了這些魚水中「合唱」的聲音超過了200分貝的噪音。
這可比三角洲的正常背景噪音大21倍之多,並還會持續好幾天。
通常情況下,為了比較介質之間的聲音強度,一般水中的聲音會比空氣減少62分貝。
也就是說,在水中200分貝等同於空氣中138分貝。要知道,空氣中超過100分貝的聲音可能人的耳膜、造成暫時性耳聾。
人常聽到的聲音分貝
當這種雄魚呼喚雌魚過來產卵時,它們會趕緊收縮腹部,調動身體里的特殊肌肉。
之後,它們會像揮舞著鼓槌一樣瘋狂地往自己身上敲,如此發出來的聲音更是震耳欲聾。
在交配過程中,光是一條魚就可能發出高達177分貝的聲音,也就等於空氣中的114分貝,大約像現場搖滾音樂會一樣響亮。
由於聲音能在水中比在空氣中更快更遠地傳播,所以這不可描述時發出的噪音,讓其他的海洋生物遭了秧,包括它們的天敵海獅和海豚。
這樣一來,即便再兇猛的海洋生物如果剛好停留在附近太久,輕則也會導致暫時失聰,重則永久性耳聾。
海灣無鰾石首魚
幸運的是,這噪音傳在陸地上分貝早已大大降低了,不至於危害到人類。
況且,人們還是可以聽到它們在交配時發出的聲音。
雖有人說它有點像馬達發出的噪音一樣刺耳,但深受漁民們的喜愛。
同樣作為一種可食用魚,海灣無鰾石首魚的味道從沒有讓人失望過。
為此,人們總會跟隨著它們的噪音,駕著捕魚船,用一張張大網將其捕獲。
當時一支500條漁船組成的捕魚隊,每年就大約捕撈200多萬條海灣無鰾石首魚。
由於大量捕撈,再加上捕撈的往往是正在交配中的魚兒。
很自然地,不用多久海灣無鰾石首魚的繁殖速度就跟不上被抓的步伐。
近年來,它的數量也開始急劇下降,成年魚的體型也在逐漸變小。
目前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將其列入了「易危物種」的紅名單,並限制人類的捕撈。
科學家們也正在通過研究它們的叫聲和生活習性,試圖找出可行的保護方案。
實際上,不只是這世界上最吵的魚落得如此下場,石首魚科的許多魚也面臨著類似的窘境,甚至有些石首魚還差點慘遭滅絕。
比如我們平常生活里愛吃的黃花魚,就曾有過一段辛酸史。
沒錯,黃花魚同樣隸屬於腹鰭綱鱸形目石首魚科,屬於黃魚屬。
該屬只有三種魚,分別是大黃魚、小黃魚,似長鰭黃魚。
大黃魚和小黃魚主要分布在中國沿海地區,似長鰭黃魚則分布在澳大利亞西北地區,離我們相對遙遠。
遠在大洋洲的似長鰭黃魚似乎長得有點喪
除了擁有石首魚的共性之外,它們都長得夠相似,夠黃。
這也讓時常分不清大黃魚還是小黃魚,有些人就索性都叫成黃花魚了。
其實單從形狀上看,兩者還是有區別的。
比如說,大黃魚的頭看上去有點扁,身體和尾柄比較長;而小黃魚則頭比較長,眼睛小一些,尾柄則相對較粗短。
大黃魚和小黃魚的具體區分圖
不過,大小黃魚不論是清蒸、紅燒還是熬湯,其魚肉都香滑細嫩,令人回味無窮。
所以,自古以來,產自中國的黃花魚都備受人們的喜愛。
相傳在明朝期間,朱元璋偏愛大黃魚的美味,愛屋及烏之下便減免了當時漁業繁重的賦稅。
愛吃大黃魚的朱元璋
在現代,大黃魚、小黃魚也一直名列中國四大海產的前兩名。
與過去不同的是,如今市場上看到的大黃魚基本上都是人工養殖的。
曾經多如牛毛的野生大黃魚,卻因人們過度捕撈,落得野生種千金難求的下場了。
原來與海灣無鰭石首魚一樣,大黃魚每年到了交配的季節也會匯聚在一起來個全魚大狂歡。
只不過,大黃魚的叫聲聽起來像鴨子一樣「嘎嘎」地吼叫出來。
與人類女高音男低音不同,雌魚的聲音相對低沉,雄魚的聲音較高一些。
而在交相呼應的叫聲和激素的刺激下,每條大黃魚異常興奮,相互摩擦著身體。
很自然地,它們開始為愛鼓掌,使魚卵和精子盡情揮灑在水中。
圖文雖無關,但足以表深情
然而,這一時期對漁民來說是最佳捕獲的時機。
人們通過用掃地窮、石頭網、電捕魚、捕蝦船等各種方法對它們進行趕盡殺絕。
其中,最為殘忍的捕魚方法莫過於廣東潮汕地區專門發明的敲罟作業。
這是一種利用聲學原理的傳統漁法,它能讓大黃魚斷子絕孫。
這是因為大黃魚的頭骨腹面連著的兩個翼耳骨中各有一個耳石,它們與平衡覺的產生有關。
大黃魚擁有的一對魚耳石
實際上,大多數石首魚也擁有耳石,只是大小形狀都有所不同。
這些耳石能與海中的雜訊共鳴,一旦打破平衡,大腦就會發生強烈的腦震蕩。
而敲罟作業就是讓幾十條船一起敲竹板,讓石首魚頭骨中的兩枚耳石產生共振。
這樣一來,無論老幼大小的魚都會一起昏死,容易被一網打盡,造成滅絕性捕撈。
當然,如果周圍擁有魚耳石的石首魚科魚類也難以倖免遇難。
敲罟作業示意圖
上世紀50年代,這種捕撈方式傳到福建、浙江之後,就釀造著關於野生大黃魚的慘劇了。
當時,先是福建省特地大力推廣敲罟作業,從而使大黃魚高產,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之後不久,浙江省也開始紛紛效仿,當時僅溫州地區敲罟作業就高達162艘。
這使大黃魚年產量由常年的5000噸增長到近10萬噸,增加了整整20倍之多。
由於供遠大於求,必然會導致魚多價賤。所以當時每斤大黃魚只有一角四分錢,最低7分錢。
況且由於大黃魚上岸後很快就沒命,奈何不了當時冷凍技術落後,無法及時保存。
這也導致許多魚直接堆在岸邊腐爛掉,只好被當作肥料使用。
這波大小老幼通吃的操作直接導致大黃魚的沿岸產卵群體遭到了嚴重破壞。
可人們卻沒有深刻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到了1974年的春天,浙江省組織了近2000帆船對大黃魚進行圍捕,直接將大黃魚逼入絕境。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年大黃魚產量從10萬噸猛增到16.81萬噸,創造了我國漁業史上大黃魚產量的最高紀錄。
而這致命的打擊也使得野生大黃魚資源很快就接近枯竭了。
上個世紀80年代初,人們再難嘗到野生大黃魚的野味了,那些曾經在海洋中洪亮的「嘎嘎」聲也就此絕耳了。
伴隨野生大黃魚消失的,還有當初它們被晒成乾的魚鰾。
一種被稱為黃花肚、黃花膠的食物,是人們逢年佳節會拿出來的傳統美味。
雖說如今市場上仍有一些黃花膠,但估計大多只是其他石首魚的鰾,也再難有大黃魚的美味了吧。
值得一提的是,傳統醫學對魚鰾的推崇和吹捧也讓一些魚類處於瀕臨滅絕的尷尬處境。
比如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唇魚就是典型的例子。
一條即將被宰殺的黃唇魚
黃唇魚,別名叫金錢鰵,是我國南部沿海獨有魚種。
相傳它全身都可入葯,具有重要的醫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其中是魚鰾(俗稱「魚膠」)非常珍貴,素有「貴如黃金」之說,價值可達到上百萬人民幣。
但由於數量稀少,加上沿海捕撈強度加劇,黃唇魚也一度瀕臨滅絕,並被列入「極度瀕危」類別。
黃唇魚膠
這樣相比之下,大黃魚還算是幸運的,目前它可以通過人工養殖而不至於讓我們普通人無法品嘗到它的美味。
但不得不說,野生大黃魚早已少得可憐,漁民捕到疑似野生大黃魚就可以榮登當地新聞報紙。
秉承著物以稀為貴的原則,野生大黃魚的價格也日益升高。
比如2016年5月,在舟山野生大黃魚拍賣會上,9條大黃魚共拍得83800元。
其中最大的重4.1斤、長60厘米的大黃魚更是拍出29800元的高價。
即便如此,這些海捕的野生大黃魚可能來自人工增殖放流,其自然種群是否有恢複目前還有待觀察。
了解完這段歷史之後,當我們重新在餐桌品嘗著大黃魚的時候,心頭是否會有不一樣的滋味呢?
*參考資料
Who Knew Fish Sex Could Be So Loud?BY JESSLYN SHIELDS JAN 11, 2018
This Super Loud Fish Orgy Is Deafening Animals Around It Somehow worse than you think.
Loud orgies of Mexican fish could deafen dolphins, say scientists
黃花魚:靠叫聲互相識別,卻被人類用雜訊團滅. by 浪里小海豚:物種日曆
張其永,洪萬樹.官井洋大黃魚資源的興衰演變及其修復對策[J].海洋漁業,2015,37(02):179-186.
石首魚科大黃魚,人類給其帶來瀕臨滅絕的厄運 by一瓢
____________
※有本事修歐洲古油畫,有膽修復《蒙娜麗莎的微笑》嗎?
※太空梭空中解體,7名宇航員絕望暴亡,諾獎得主介入調查才揭開其中黑幕
TAG:SMETal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