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長的一番話讓搶房者「懵」了,開發商哭了
最近幾天,來海南炒房的和捂盤惜售的房地產開發商感受到痛心疾首的痛。
4月22日晚,中共海南省委辦公廳、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穩定房地產市場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即日起海南實行嚴格的限購政策,在已出台限購政策的基礎上,實施全域限購。
此後,海南省省長沈曉明公開表態:「絕不讓海南成為房地產加工廠」。海南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減少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
政策出來後,整個海南市場都是懵的。數千億炒房資金被關門打狗;而對於開發商來說,鎖死了需求端的調控,無論放在什麼時間節點都是相當嚴格的,估計很多開發商都在夢裡哭醒。
供應和需求兩端同時被遏制,一夜間,整個海南樓市站在了十字路口……
難賣的二手房 投資客被關門打狗
地產商們: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有人說本輪海南限購之後, 被冰封在海南的炒房資金大概有5000億元,新房的貨值遠遠超過這個數。」在濤子看來,這5000億元中,即便套路深的、能夠通過改底單成功變為新房的,最多不過1/3,更多的是以二手房的形式入市廝殺。
二手房交易成本高,是每一個購房者都清楚的,加上海南特殊的氣候對房屋的腐蝕,加上時不時被收購盤活的爛尾樓,如果沒有很大幅度的讓利,二手房很難與新房競爭。
因而海南的投資客來說,共同的難題是難賣的二手房。因對一些投資人的真心話是:「不要總羨慕海南投資買房的人,真正賺到錢的沒幾個」。「在海南,買到房子不算本事,能成功變現落袋為安才是能耐。」
開發商哭了: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去年是各家最拼的一年,都在瘋狂地搶地。最晚進入的碧桂園,去年僅靠收購,成了名副其實的海南地主;與港資房企關係密切的恆大,從新世界地產手中接過數個海南海口、三亞等優質地段的成熟項目。但去年,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海南省反饋時指出,一些沿海縣市向海要地、向岸要房情況嚴重,被房地產「綁架」,一批樓盤破壞海洋生態環境,造成了「難以撫平的傷痕」,由此不難看出,中央對進駐海南的開發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證島內生態是第一要素。這也對布局海南的房地產企業造成了很大的震撼力。
海南房產
布局海南的房企大致可以氛圍這幾類,第一種是「土豪」,擁有土地儲備較大的企業,以上述提及的碧桂園為例,該公司在海南區域的總可售建築面積為512萬平方米。現如今在政策出台的強壓下,如何將海南的土地儲備迅速變現,是目前的挑戰之一;第二類企業則是那些熱衷合作開發的房企。例如融信,這些公司進入海南較早,在拿地成本上存在優勢,一旦有風吹草動可以採取轉讓等靈活方式提前變現;第三類房企就是沒有整體運作實力的小型開發商,因為缺乏資金實力,無法承擔財務和時間成本。
在最新調控政策出台生效後,各地房產項目便進入休眠狀態。地產商們目前還處於各個項目的調研和評估階段,尚未形成特別具體的應對措施,只知道要為這個冬天做好充足持久準備。
或從「快進快出」轉變長期經營模式
政策儘管是為了壓制投資炒房的C端購房客,但提前接收到風聲的大開發商們並沒有受到嚴重打擊,一位來自一線房企海南區域的負責人對生態君表示,對於這一輪海南調控的落地,坦言是「意料之內」。限制或者禁止新增建設用地開發,早已經是中央和海南當地政府的共識,最嚴調控影響最大的是在建或者摘收項目較多的開發商,土地儲備較大的房企因為受開發周期、調控政策再調整的可能性等因素影響,短期相對會小些。
生態君認為最嚴調控落地後,使得購房門檻顯著提高,但是從長遠來看,在房地產二級市場,無論是住宅還是相關的商業、辦公、酒店、度假等產品,銷售景氣仍有向上的空間。一方面海南建設用地總量受限,住宅相關產品供給相對穩定;另一方面,需求持續增加,海南自由港的經濟產業發展勢必帶來更多的從業人口,也會持續提升常住人口的收入水平和產品品質訴求。未來可以通過產品重新定位和調整,為企業提供業績支撐。
針對在已經出讓但尚未開發的商品住宅用地的利用方面,鼓勵這些項目轉型用於發展其他產業或者共有產權住房、限售商品住房、租賃住房等。或將從以往「快進快出」的模式轉變長期經營模式,畢竟在島的很多房企早已踏入此類模式,大舉進軍海南布局大健康、文旅等項目。
三十而立的海南,這次站在了樓市的十字路口,這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將給其帶來新的機遇與全新的挑戰。在業內人士看來,海南將迎來兩至三年的陣痛期,未來的海南樓市走向亦取絕於其新一輪改革成效。
【END】
TAG:房地產生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