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後來者」131便利店:供應鏈老兵的差異化戰爭

「後來者」131便利店:供應鏈老兵的差異化戰爭

131便利店創始人 陳登旺

品途解讀:131便利店藉助強大的供應鏈背景,強打鮮食牌,並加高差異化競爭壁壘。

作者/任思

編輯/吳春輝

「在做便利店之前,我也沒料到剛好趕上了風口。」131便利店創始人陳登旺如是說。

4月24日,北京便利店市場「後起之秀」131便利店對外宣布已於2017年8月獲得春曉資本4000萬元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主要用於增加實體門店的數量、打造大數據平台、引進優秀人才和擴充團隊等方面。而據陳登旺介紹,131便利店在北京地區共有門店三十餘家,目前正在啟動A輪融資。

一次融資,陳登旺瞬間成為媒體爭相報道的對象,採訪期間電話源源不斷,繁忙程度可見一斑。

投身便利店之前,陳登旺已經在食品加工行業摸爬滾打多年。2016年,這位鮮食供應鏈老兵突然奮不顧身做起了便利店,這背後究竟是什麼邏輯驅動?而北京便利市場似乎已經初步成型,此時入局,陳登旺又有何籌碼?未來,131便利店又將何去何從?

零售前沿社(ID:lingshouqianyanshe)對話陳登旺,試圖揭開上述問題背後的答案。

獨家「武器」:食品工廠

1993年,陳登旺隻身北上來到北京創業,做起了食品加工的生意。或許連他自己都沒想到,生平第一次創業便和食品結下了不解之緣。而且,一晃就是20多年。

在供應鏈端,陳登旺算是一枚成熟的行業老兵,1993年至今,他在創業的同時也見證了國家20多年對食品行業的監管,從過去的鬆散到如今嚴控,政府行為決定了經營者決策,一定意義上也推動了整個食品行業的提升與進步。

「做食品是一件危險係數很高的事情,如果食品從業者沒有按照行業標準來做,生產不合格產品,不僅是在挑戰法律權威,更是在禍害百姓。」提到安全問題,陳登旺異常嚴肅,「所以,做食品首先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其次,還要基於個人良心。」

一方面,陳登旺的食品工廠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北京新的零售業態不斷出現。

1995年,在三元西橋國際展覽中心誕生了北京第一家外資超市,緊接著,燕莎望京友誼超市開業。那時,陳登旺就為北京最早的兩家大型超市供應鮮食產品,之後,又拓展到超市內部現場面點加工。用陳登旺的話來說,只要是鮮食,一切都在食品工廠的業務範圍之內。

後來,京客隆變革,物美第一家中型超市和大賣場先後開業,食品工廠業務升級,延伸到品牌推廣和代理休閑食品、酒水飲料等等。

事情發展到此還遠沒有結束。隨著北京餐飲行業的崛起,陳登旺敏銳地嗅到了商機,食品工廠順勢主動「拐彎」,開始與呷哺呷哺、海底撈、漢拿山等餐飲企業合作。至此,陳登旺的食品工廠「又下一城」。

近幾年,北京便利店迎來發展期,陳登旺迅速介入,與連鎖便利店展開合作。「北京的便利店基本全都合作過。」陳登旺告訴零售前沿社。

縱觀食品工廠20餘年發展軌跡,從副食商店、副食商場到大型購物中心、大型連鎖超市,再到餐飲企業和便利店,業務範圍涉及零售端從大到小各個業態,從商品研發、生產到供應,可以說食品工廠是陳登旺投身便利店的獨家「武器」。對此,他很自豪:「在行業這麼多年,食品工廠一直沒有業務員,從來都是業務來找我們。」

創立131便利店 打造無縫產業鏈

從食品產業到便利店的建立,陳登旺稱在打造無縫產業鏈,「無縫」論正是其價值延伸、企業生產效率提升以及供需再平衡的表現。

食品工廠發展20餘年不倒,並佔據如此大市場份額,怎麼做到的?陳登旺總結為3點:

1、社會在進步,不與時俱進肯定會被淘汰。陳登旺骨子裡就不貪圖安逸,但他強調不安逸不代表不謹慎,作為冒險家他又不是冒失家,鮮食工廠的每一個重要拐點都踩在了點上。

2、在與時俱進的過程當中,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從上游供應鏈到零售終端便利店,每一個發展節奏背後都有陳登旺對於市場的分析和研判。

3、團隊穩定是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穩定的前提在於管理嚴格。陳登旺坦言,他在公司基本不會笑,上下班工作狀態完全不同。他信奉做老闆要能分享果實,只有這樣員工才會一起奮鬥。正因此,公司核心成員供職都在五年以上。

零售前沿社了解到,在131便利店內部有一個不成文規定:文件當中出現一個錯別字要罰款5元。正是注重細節,才使得陳登旺每一步走起來都較為順暢。「做每件事情必須做到極致,可以輸給市場、輸給對手,但絕對不能輸給自己。」陳登旺對自己和團隊嚴格要求至此。

在鮮食供應鏈發展成熟之際,2016年年初,陳登旺開始構思打造無縫產業鏈概念。

市場也在傳遞積極信號。中國便利店協會公布2016年中國連鎖品牌便利店的數量為9.8萬左右,與之形成鮮明對比,2013年日本每百萬人擁有388家便利店,台灣425家,中國大陸54家。所以,未來幾年便利店的發展進入黃金時期,便利店將成為最具有競爭力的業態之一。

春曉資本投資副總裁潘金菊也公開表示,整體來看中國便利店的滲透率遠遠不夠,便利店每年增速保持在11%—15%之間,未來幾年便利店將會是零售領域增速最快的業態。

「我們有能力,市場有需求。」2016年的11月,陳登旺創立第一家131便利店,決心從供應鏈走向零售終端,充分發揮食品工廠的鮮食優勢。不僅如此,陳登旺還計劃回到原材料生產,建立原材料生產基地,將研發、生產、物流、銷售終端全鏈路打通,形成無縫產業鏈。

131便利店由此誕生。

鮮食+便利店 打造差異化競爭壁壘

做供應鏈與便利店打交道多年,陳登旺多渠道了解到鮮食供應鏈對便利店發展至關重要,二者形成了強捆綁關係。

陳登旺認為,鮮食便利店的最大競爭對手是餐飲小店。因為對於便利店這樣一個「標準場景+標配產品」的業態來講,便利店分為鮮食和大通商品,可以說,除了自有品牌之外,其他商品結構並無太大差異。但進貨渠道和廠家不同,造成商品的利潤空間不一。

唯獨鮮食不同。陳登旺2017年曾在日本進行考察,發現日系便利店依靠後台供應鏈發力,主要在鮮食方面進行變革,但北京便利店卻普遍缺少供應鏈優勢。不管北京現有便利店的鮮食產品動銷情況如何,大部分鮮食售賣時長的延續性很長。而便利店鎖定固定客群,鮮食是主要銷售和利潤來源,輪換率低,用戶會膩,自然打不過小餐飲。

131不同於北京大部分便利店,藉助背後強大的供應鏈,強打鮮食,打造差異化競爭壁壘。所以,131便利店首先要根據店內鮮食的動銷情況和經營時長,提高鮮食SKU輪換率,商品更新提速。第二,鮮食工廠會做便利店專享產品。正可謂,自己有工廠便掌握了主動權。

值得一提的是,131便利店亞運村第5家店與7-11相隔5米,面臨強敵,131在開業後的日均銷售也達到1萬以上。在這方面,鮮食優勢功不可沒。

目前,131便利店總體SKU在2000-2500左右,鮮食銷售佔到總營收的50%,銷售毛利39%。未來,第二家工廠落地後,131便利店要做鮮食自有品牌,提升品牌形象。2018年,131便利店的目標是要在北京落地100家線下門店,同時進入一個外埠城市,總體規劃則是以北京為中心,滲透京津冀。

陳登旺一直在強調「供應鏈先行」,如今第一家工廠已經運轉多年,第二家工廠選址河北玉田,預計年底投產。到2020年,131便利店要拓展到6個城市,陳登旺主張「穩紮穩打」,意思是要將每個城市做透,不會盲目擴張。

值得一提的是,131便利店戰略布點在北京中軸線以東的商圈,那麼,在專註商圈便利店業態時,131是否會考慮進入社區「搶食」?陳登旺的答案是暫時不會,現階段要先將一種業態做好,然後才會考慮其他。

因為社區便利店和商圈便利店完全是兩種不同的商品結構,通常來講,社區用戶只會購買餐桌上的商品,但131便利店主打鮮食也就是即食食品。另外,便利店的消費人群以80、90後為主,這一點與社區用戶也不相符。雖然短期內不會入駐社區,但陳登旺已經做好了長久打算。在第二家鮮食工廠建成投產後,根據社區店的產品特徵,食品工廠將開闢專門生產線,打造全新商品結構,為131便利店拓展社區店奠定基礎。

至於加盟模式,陳登旺向零售前沿社透露,2018年131便利店不會考慮加盟,因為131以鮮食為重點,食品安全問題是重中之重。雖然加盟模式能夠在短期內迅速擴充店數,但同時也會將門店和品牌變形。「加盟是一把雙刃劍,對於131這個新品牌來說,在品牌塑造過程當中,穩妥起見,不會開放加盟。

當未來開到100家店之後,131會打造全新的加盟體系,包括商品研發、儲藏、物流等等,加盟模式需要慎重打磨。」陳登旺補充道。

政策與資本驅動 131便利店在創造機遇

商業模式引導消費習慣變遷。在資本和政策的雙重扶持下,便利店將迎來密集開店潮,這之後,便會引起消費者消費習慣的轉移。另外,將來整個社會的發展趨勢還是會回到實體店,連鎖性質的便利店會有很大發展機遇,這是陳登旺對未來便利店市場發展的判斷。

而便利店要想加速展店,資本的支持不可或缺。然而,對於資本介入便利店,業內人士對此褒貶不一。

陳登旺這樣理解,資本介入便利店更多起到助力作用,有利於擴大市場佔有率和形成規模化效應。資本本身沒有錯,關鍵還是在於經營者和決策者。便利店是一個專業程度極高的行業,必須要有專業的人來做。其次,經營便利店首先還是要用心,穩紮穩打,這也是陳登旺對於新零售的理解。而具體到131便利店的短期目標,則是9個月實現單店盈虧平衡,陳登旺信心十足。

資本之外,政策方面則是影響北京便利店發展的重要因素。

2017年底,北京市商務委員會、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四部門聯合出台《進一步優化連鎖便利店發展環境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針對便利店存在的店鋪選址難、運營成本高、行政許可周期較長、搭載服務種類有限等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改革方案。鼓勵「統一品牌、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採購、統一配送」的連鎖便利店,發揮連鎖企業示範效應,進一步推進北京生活性服務業規範化、連鎖化、品牌化、特色化、便利化發展。

首先,基於北京市的城市發展規劃,大力「開牆打洞」,取消小商小販的經營資格,給便利店騰出發展空間;

其次,政府放寬對便利店的管控,《方案》規定,對納入試點範圍的連鎖便利店,實行「一區一照」登記管理。同時,北京市工商局正式開通開辦企業網上服務平台「e窗通」。

最後,政府嚴加管控小型餐飲,扶持連鎖企業,對於連鎖便利店品牌來講,又是一大利好。

雖然在政策和資本層面環境良好,但北京便利店的發展依舊面臨一些困境。陳登旺提到,便利店當中標準化的產品需要更多工廠支持,但在北京卻很少人去做工廠,所以將來工廠會非常匱乏。另一方面,隨著餐飲和便利店的鮮食需求越來越旺盛,工廠卻只能出不能進,勢必會供不應求。所以,這是擺在北京便利店行業面前的一大難題。

在這方面,陳登旺就不必擔憂,因為131便利店一直供應鏈先行。「我認為這會是131便利店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供應鏈將是未來便利店發展的支柱。」陳登旺還與記者立了一個3年之約,即關於131便利店自建供應鏈的決定,是對是錯,2020年見分曉。

總之,便利店是一個長期事業。從供應鏈到零售終端,可以看到陳登旺的決心和野心。不惑之年,天生愛折騰的陳登旺再次出發,這次,他是真的將131便利店作為餘生的事業來奮鬥了。

【轉載須知】

1.文章為品途商業評論原創作品,歡迎轉載。

2.轉載時請在文章開頭註明「文章轉自品途商業評論,ID:pintu360」,作者標註原文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途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用100倍的速度碾壓以太坊,這是CyberMiles的實用主義底色
專利申請如何縮短等待時長?區塊鏈或可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TAG:品途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