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秤和浮力的結合:總結歸類+例題

秤和浮力的結合:總結歸類+例題

秤和浮力結合的題目雖然考的頻率不是最高,但是出錯率卻很高。特別是第一次遇到基本都會掉坑裡。今天由例題看歸類,由表及裡的將這類題目的核心考點進行總結,供大家參考。

先看三道例題

答案在頁面最下

【例1】如圖所示,甲、乙兩台秤上各有一個容器,一個裝滿水而另一個未滿,現各將一手指浸入水中,手指與容器壁、底均不接觸。則在手指浸入水中之後,兩台秤的示數變化情況是 ( )

A、甲變小,乙不變

B、甲變大,乙不變

C、甲不變,乙變大

D、甲變小,乙變大

【例2】(2014?重慶)如圖所示,台秤的托盤上放一個裝有水的平底燒杯,一個不吸水的木塊用細線系在燒杯底浸沒在水中,剪掉細線以後,木塊上浮至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剪斷細線前,木塊所受的浮力等於木塊的重力

B.剪斷細線前,托盤受到的壓力等於燒杯與水的重力之和

C.整個過程,水對杯底的壓力變化量等於木塊浮力的變化量

D.整個過程,托盤受到壓力的變化量等於木塊浮力的變化量

【例3】(2015?廣東)如圖所示,台秤上放置一個裝有適量水的燒杯,已知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600g,杯的底面積為100cm2 , 將一個質量為600g、體積為300cm3的長方體實心物體A用細線吊著,然後將其一半浸入燒杯的水中(燒杯的厚度忽略不計,杯內水沒有溢出,g=10N/kg).則:

(1)、物體A的密度是 ________ g/cm3 , 當物體A的一半浸入水中後,如圖,水對燒杯底部的壓強增大了______ Pa .(2)、物體A所受的浮力為 ______N,細線對物體A的拉力為 ______ N,台秤的示數為 ______ N,此時燒杯對台秤的壓強為 _____ Pa.

總結歸類

類似的題目不少,但總結起來就兩種情況:無外力和有外力,每種情況有兩個小類:

1、杯內水不滿,物體放入後,水不溢出

2、杯內水滿,物體放入後,水溢出

一、無外力時

1、杯內水不滿,物體放入後,水不溢出

此時利用整體法,將杯子、水、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它們之間的力則不考慮。對外界即電子秤的壓力則為三者重力相加。類似你稱體重時,衣服無論是穿在身上、拿在手上或是系在腰間,秤得的體重都相同,都是你和衣服的總重,因此內部之間的相互作用力,不考慮。

2、杯內水滿,物體放入後,水溢出

水溢出即失去了排開水的重力,因此電子秤的示數相對1中的情況減小了G排。對於漂浮和懸浮的物體來說更特殊,放入物體前和放入物體後,電子秤示數不變。

二、有外力時

1、杯內水不滿,物體放入後,水不溢出

無論是否知道拉力大小,最終得到的電子秤示數的表達式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增加了浮力的大小。

2、杯內水滿,物體放入後,水溢出

同上,杯中增加了浮力大小的壓力,但又因為排開了一部分水,所以損失了G 排,而F浮=G排,所以電子秤示數不變。

分析

答案

理解了以上分析,再次做例題就很容易了。

【例1】選C

分析:甲和乙都屬於有外力的情況:手臂對手指有力的作用。甲(類型二2)燒杯增加了F浮大小的壓力,又減小了G排大小的壓力,而F浮=G排。所以甲的示數不變。乙(類型二1)中沒有排除液體,因此示數增加,增加的大小就是F浮的大小。

【例2】選C

A錯 剪短細線前,物體受重力、拉力、浮力,三力平衡。重力+拉力=浮力。

B錯 類型一1,托盤受到的壓力等於G水+G杯+G物。

C對 當繩子剪斷後,木塊漂浮在水面上,V排減小,浮力減小,水位會下降,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力也會減小。水對杯低的壓力變化量等於木塊浮力的變化量。

D錯 類型一1,托盤受到壓力的變化量為G物。

【例3】本題綜合性較強,還涉及阿基米德原理的計算、稱重法求浮力、密度、壓強的知識。

類型為:二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物穹理 的精彩文章:

在教育中如何看菜下飯、量體裁衣?

TAG:博物穹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