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本曾有一大膽計劃,若實現後果不堪設想,如今卻快被遺忘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軍隊在東北發動侵華戰爭。經過14年的艱苦抗戰,日本軍國主義終於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在同盟國的安排下,日本戰俘及青壯年僑民被陸續遣返,但依然有大批日本人滯留中國。
民國時期東北地圖
早在開戰之前,日本就已經對東北地區蠢蠢欲動,並多次派人在此挑選建立移民試點。比如日本大將福島安早就密謀在大魏家屯建立名為「愛川村」的移民村落,但由於財政拮据和當地居民的強烈反抗,愛川村移民計劃最終宣告失敗。
自「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便開始有計劃地組織其國民移居東北。在1936年,時任首相廣田弘毅明確提出殖民計劃,爭取在20年時間裡向東本三省移民500萬。事實上,到日頭投降時,9年之中已經有多達150萬的日本移民。毫不誇張的說,若不是日本戰敗,這一地區早已被被染上「櫻花色」。
日本開拓團舊照
隨著日本逐漸控制東三省,移民工作迅速推進,日本不僅制定了相關移民規範,而且將招募的移民按照軍隊編製進行分組,按人數配發武器。隨著廣田內閣提出具體計劃後,向東北移民成為此時日本政府的七大國策之一,移民團也被更名為「開拓團」,侵佔意味不言而喻。在這一階段,大多數移民都是貧民階層,在國內快活不下去了,所以就帶著一家老小來碰碰運氣,這也導致大量婦女兒童隨之抵達東北。到達東北後,「開拓團」通過沒收、低價收購等方式搶奪土地,並強迫中國農民為其勞作。
裕仁與麥克阿瑟舊照
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後,滯留東北的日本軍隊和移民惶惶不安,唯恐遭受民眾報復。有資料記載,日本移民難民多達130萬。日本無力援助如此龐大的移民難民,只能選擇性的拋棄,首當其衝的便是婦女和兒童。一開始,日軍將撤退消息嚴密封鎖,非軍方人士並不知道撤退的時間和地點。然而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難民隊伍得到風聲便開始向遣返點行進,許多人因斷糧、嚴寒、疲憊、瘟疫倒在路上。無奈之下,「開拓團」漸漸喪失了回國的想法,生存的慾望迫使他們尋求中國人的幫助。
《小姨多鶴》劇中的竹內多鶴
首先是日本女人,為了自身安全她們開始尋找年齡合適的中國男人結婚,而許多娶不到媳婦兒的東北漢子也紛紛在撤退路上「撿日本媳婦」。據不完全統計,開拓團中有多達11萬的日本女人沒有回國,其中絕大部分的都嫁給了中國男人,主要居中在吉林、遼寧一帶,這也是東北地區中日混血兒佔全國總人數95%以上的原因。
其次便是日本兒童。抗戰時期,許多日本兒童或與父母離散,或因父母去世淪為孤兒。在戰後,這些未滿13周歲的孩童被統一稱作「日本遺孤」,其中不乏日本軍人子女和工商界人士的後裔。他們大都被淳樸的中國人收養,主要集中在東三省和內蒙。據近年來的調查可知,至少有4000以上的「遺孤」被中國人撫養長大。
如今的日本遺孤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滯留呢?這與日本嚴格苛刻的回國政策有關。為將有限資金盡量用於接回青壯年以從事戰後建設,並避免兒童受中國文化影響太深,日本規定所有與中國人結婚的女性全部註銷戶籍、宣告死亡,而滯留男性中只有未滿13周歲的才有資格獲得回國機會。說到底,這一政策是將上述群眾當做「包袱」給甩掉,毫無人性可言。
反觀中國,雖然條件非常艱難,但無數民眾依舊對遺孤們伸出援手,不僅將他們拉扯養大,甚至還節衣縮食送他們上學。中國百姓「以德報怨」的仁義之舉,在世界戰爭史上都堪稱獨一無二。
日本遺孤祭掃養父母墳墓
中日邦交正常化後,日本方面對遺華日僑回國依然實施嚴苛的「身份擔保人制度」,再加上遺孤們幾乎只會講漢語、依然保留著中國傳統習俗,他們即使有幸回到日本也壓根無法融入主流社會,甚至被親屬們所排斥,因此許多人又重新返回中國居住。如今,日本遺孤群體的平均年齡在76歲左右,隨著時間推移,這段歷史或許將被徹底遺忘。
參考文獻:
《 中國抗日戰爭史》 《日本遺孤》
※這是美國史上最順利刺殺,死者早有不祥預感,後世為一事爭議百年
※一場影響深遠的戰爭,涉及三大洲卻非世界大戰,還誕生了半個列強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