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文物介紹——宋朝范寬的《溪山行旅圖》

文物介紹——宋朝范寬的《溪山行旅圖》

原標題:文物介紹——宋朝范寬的《溪山行旅圖》


《溪山行旅圖》是由宋代畫家范寬創作,畫中巍峨的高山頂立,矗立在畫面正中,佔有三分之一的畫面,頂天立地,壁立千仞,予人以鮮明的印象。山頭灌木叢生,結成密林,狀若覃菌,兩側有扈從似的高山簇擁著。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樹林中有樓觀微露,小丘與岩石間一群馱隊正匆匆趕路,在靜謐的山野中彷彿使人聽到水聲和驢蹄聲。細如弦絲的瀑布一瀉千尺,溪聲在山谷間回蕩,景物的描寫極為雄壯逼真。全幅山石以密如雨點的墨痕和鋸齒般的岩石皴紋,刻畫出山石渾厚蒼勁之感。畫幅右角樹陰有「范寬」二字款。



打開《溪山行旅圖》,一座大山矗立眼前,和山水一起映入人們眼帘的,還有不少收藏者的題款,而這些題款,就成了揭開名畫流傳千年的唯一線索。這枚「御書之寶」方璽的印文和印色,具有明顯的宋代特點。可見,這幅名畫曾經被收藏於北宋的皇宮。隨著金兵南下,北宋滅亡,皇宮裡的大量珍寶繪畫開始流散於民間,其中也包括范寬的《溪山行旅圖》。第二枚御用方印,這枚「御書之寶」的印鑒,是乾隆皇帝專門用於收藏的印鑒。


董其昌沒有用其標誌性的草書,而用楷書工整寫就「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圖」十字,目的是明顯的,就是不以草書之巧之靈動奪原作之古樸與霸氣,亦是董香光「似拙實巧」之書風體現。在畫幅右角的樹陰下有「范寬」二字款。此圖在明代以前的流傳歷史已無法查考(近來有學者考證宋代曾經錢勰(1034-1097)收藏),明代初年收藏在宮中,後來流入民間,大鑒賞家董其昌在詩塘上觀後題字,清初經收藏家梁清標之手,轉入乾隆皇帝內府,以至於今還在流傳。此後,原台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霖燦先生於1958年在畫作上發現了「范寬」字款,確認此畫為范寬真跡。



《溪山行旅圖》,好就好在靜止的畫面有一種動感,一幅空間藝術的繪畫卻有一種時間藝術的感覺。面對這幅一千多年前古人的繪畫,體味著畫中令人心醉的意境,怎能不發出由衷的讚歎。高達兩米多的巨作《溪山行旅圖》軸,給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堂堂大山迎面壓來,迫人眼目。如徐悲鴻所謂:「而一山頭,幾佔全幅面積三分之二,章法突兀,使人咋舌。」山頭雜樹叢生,充滿頑強的生命力。細密的點子皴,更是把大山刻畫得堅實與傳神。一條飛瀑從山間一瀉而下,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之感。中前景山腳處。巨石縱橫,廟宇隱現,溪流湍急。近景大石突兀,一隊旅人正在山路上艱難地行進。整個畫面充滿著幽深、靜謐和偉大的氣象。



《溪山行旅圖》軸中那「峰巒渾厚、勢壯雄強、遠望不離座外」的突兀構圖.「遠取其勢、近取其質」的表現方式,枯老、勁硬的墨線勾勒和均勻、渾厚的雨點皴,都是范寬山水畫充滿質感、量感的雄武之風的具體體現。在《宣和畫譜》中對范寬有這樣一段論述,說他「卜居於終南、太華岩隈林麓之間,而覽其雲煙慘淡、風月陰霽難狀之景,默與神遇,一寄於筆端之間,則千岩萬壑,恍然如行山陰道中,雖盛暑中,凜凜然使人急欲挾擴也」。因為他領悟到「前人之法未嘗不近取諸物,吾與其師於人者,未若師諸物也。吾干其師諸物者,未若師諸心」。「物」指的就是大自然。范寬的山水畫從「師人」到「師法自然」,進而到達了「師心」的藝術境界。另一方面,終南山、華山都臨近長安,同屬關中名山,其山巒體勢宏大壯美,這無疑會對范寬的山水畫境界產生巨大的影響。在「岩隈林麓」、「干岩萬壑」之間,北方雄偉奇逸的山水正是范寬山水畫的表現對象,這也是使他的山水畫具有雄武的風格的一個重要原因。


宋元兩代,大師級的畫家都以范寬的繪畫為典範。南宋初期的李唐,稍後的一些的馬遠、夏圭元代的倪雲林、王蒙,都對范寬的畫風大加讚賞。幾乎所有著名的畫家,說到范寬山水畫神異的表現力時,都一致認為「范寬之畫,遠望不離座外」,范寬的畫,遠遠看去,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頫認為范寬「畫山,皆寫秦隴峻拔之勢。大圖闊幅,山勢逼人,真古今絕筆也」。巍峨的山峰,蔥蘢的林木,突兀的巨石,描繪出雄偉的自然景色;山路間行商的小小馱隊又顯出了人世間生活的脈搏,自然與人世的生命活動處於和諧之中。



米芾對范寬的繪畫風格曾作過這樣的描述:「范寬山水叢叢如恆岱,遠山多正面,折落有勢。山頂好作密林,水際作突兀大石,溪山深虛,水若有聲。物象之幽雅,品固在李成上,本朝自無人出其右。晚年用墨太多,勢雖雄偉,然深暗如暮夜晦暝,土石不分。」我們把這段話用來與本圖勘校,就會感到很是妥貼。所以歷來鑒藏家和美術史家們均堅信此圖為范寬真跡。學界對畫幅樹下草業間「范寬」二字款的發現更證實了這點。此畫單從構圖方面說,應屬於平易之境,但它卻產生了非凡的力量。究其原因一是造型的峻巍,其次是筆墨的酣暢厚重。此圖經清內府收藏,《石渠實笈初編》著錄。


范寬以雄健、冷峻的筆力勾勒出山的輪廓和石紋的脈絡,濃厚的墨色描繪出秦隴山川峻拔雄闊、壯麗浩莽的氣概。這幅豎長的大幅作品,不僅層次豐富,墨色凝重、渾厚,而且極富美感,整個畫面氣勢逼人,使人猶如身臨其境一般。撲面而來的懸崖峭壁佔了整個畫面的三分之二。這就是高山仰望,人在其中抬頭仰看,山就在頭上。在如此雄偉壯闊的大自然面前,人顯得如此渺小。山底下,是一條小路,一隊商旅緩緩走進了人們的視野——給人一種動態的音樂感覺。馬隊鈴聲漸漸進入了畫面,山澗還有那潺潺溪水應和。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這就是詩情畫意!詩意在一動一靜中慢慢顯示出來,彷彿聽得見馬隊的聲音從山麓那邊慢慢傳來,然後從眼前走過。


范寬,又名中正,字中立,華原(今陝西銅川耀州區)人。宋代著名的「北派」山水畫大師。生卒年歷史上沒有確切的記載。主要活動於北宋前期,據畫史記載,他約生於五代後漢乾祐年間,在宋仁宗天聖年間(1023-1031)年還健在。工山水。范寬好酒,不拘世故,能深入生活,窮究自然造化。范寬早年師從荊浩、李成,後感悟「與其師人,不若師諸造化」,而能自出機杼,遂移居終南太華山中,長期觀摩寫生,山川氣勢盡收胸臆,終成一代大師。為山水畫形成期北方畫派之主流畫家。與兩位師長並稱北宋初年的三大家。



李成、范寬兩位大師在宋初山水畫上建立了迥然不同的風貌,分別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畫家。善畫山水,師荊浩、李成,能自出新意,別成一家。他重視寫生,常居山林之間,危從終日,早晚觀察雲煙慘淡、風月陰霽的景色,雖風寒月認錯,也不停止。宋人論他的作品,大多氣魄雄偉,境界浩莽。構圖繼承荊浩「善寫雲中山頂,四面峻厚」傳統。用筆雄勁而渾厚,筆力鼎健。而墨善用黑沉沉的濃厚的墨韻,厚實而滋潤。但晚年用墨過多,土石不分,勢雖雄傑,然深暗如暮液晦暝。其皴法,一般稱之為「雨點皴」,下筆均直,形如稻穀,也有稱為「芝麻皴」的。畫屋字先用界畫鐵線,然後以墨色籠染,後人叫他鐵層。傳世作品,據《宣和畫譜》著錄的有五十八件,米芾《畫史》提到所見真跡三十件,如:《溪山行旅圖》、《關山雪渡圖》、《萬里江山圖》、《重山復嶺圖》、《雪山圖》、《雪景寒林圖》、《臨流獨坐圖》等。存世作品還有《雪山閣樓圖》(波士頓美術館藏)、《雪山蕭寺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等圖。


范寬早年師從荊浩、李成,後來他覺悟到應當重視對自然山川景物的觀察、體驗,因而長期生活於陝西華山、終南山等處,觀覽雲煙慘淡風月陰霽的微妙變化,對景造意,將崇山峻岭的雄強氣勢老樹密林的荒寒景色,生動地現於筆下。他畫山石落筆雄健老硬,以短而有力的筆觸(被後人稱為雨點皴),畫出岩石的形貌質感。畫上的大山巍然矗立,渾厚壯觀,具有壓頂逼人的氣勢。北宋後期畫家王詵將李成與范寬的山水畫相比較,喻為「一文一武」,說明範寬的山水形象與李成的煙林情曠、氣象蕭疏的情調體貌相反,而別具風格。北宋劉道醇《聖朝名畫評》中,也認為「李成之筆,近視如千里之遠;范寬之筆,遠望不離座外」。並與兩位師長並稱北宋初年的三大家。范寬的作品多取材於其家鄉陝西關中一帶的山嶽,雄闊壯美,筆力渾厚。注意寫生,多採用全景式高遠構圖,著名書畫家米芾在其《畫史》中說「范寬山水,顯顯如恆岱」。



北宋 范寬《雪景寒林圖》


范寬善用雨點皴和積墨法,以造成「如行夜山」(《宣和畫譜》)般的沉鬱效果,襯托出山勢的險峻硬朗,元朝人湯垕星評價稱「范寬得山之骨法」。但是米芾認為范寬用墨過濃,「土石不分」,是其缺點,但是這是范寬獨有的風格。范寬還善畫雪景,是其一大創造,被譽為「畫山畫骨更畫魂」。所畫的崇山峻岭,往往以頂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偉壯觀的氣勢,山麓畫以叢生的密林,成功地刻畫出北方關陝地區「山巒渾厚,勢狀雄強」的特色,被譽為「得山之骨」,「與山傳神」。雪景寒林圖圖中描繪了一群偉峰聳立,渾厚雄壯;寒林蕭蕭,幽深枯硬。畫面的最前方是寒水深湛,寒林以外可見岩渚汀州,錯落有致。此幅作品畫面寬大,氣勢磅礴。畫面中樹木、山峰是景物中的主體,兩側村莊、山巒、小橋則是陪襯之物。但此畫整幅作品全用圓鈍無細尖的筆畫成,顯示出一種古拙敦厚的風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講故事的翁老頭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的今天——664年3月27日,唐朝高僧、法相宗創始人玄奘坐化。
文物介紹——宋徽宗趙佶的《芙蓉錦雞圖》

TAG:講故事的翁老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