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一個犧牲都是永垂不朽的

每一個犧牲都是永垂不朽的

今天講的這一部《集結號》是我心目中最好的國產戰爭電影,無論從工業水準和劇本質量上來看都是如此。有人肯定要說《紅海行動》,的確從製作角度來說在好萊塢中也絕不丟面子,但是平心而論林超賢的文戲真的不怎麼樣,《紅海行動》從頭打到尾是爽了,但是必須要承認的是片中的幾個角色的成長太小太刻意,特別是隊長,從頭到尾幾乎沒有什麼變化,人物立不起來,這樣和《集結號》一比差距就出來了。

這是馮小剛第一次拍攝戰爭題材電影,就算用了韓國的製作團隊,導演對於戰爭場面的調控也是相當成熟的。我第一次看的時候真是被如此血赤呼啦的場景震驚到了(當時我還是個13歲的孩子!)

以下就主要講主角,雖然這部電影的各色配角也非常出彩,不過還是要搞清重點哈。

這也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解放戰爭題材,中國人對自己人的兇狠更是衝擊力十足。故事講述了1948年華北腹地冬天,九連連長穀子地帶領被打殘的四十餘士兵和國民黨一個營的兵力血戰守衛陣地,只有等到團部吹響集結號才能撤退。這完完全全不是一部英雄主義電影,集結號沒有響起,結果肯定是(幾乎)全軍覆沒,最後的倖存者連長拉動反坦克炮時扯著嗓子喊的也不是「為了新中國」之類的口號,而是一句髒話,這也是符合這個草根老兵的性格的。

在經歷了極為殘酷的汶河戰役後,穀子地開始了尋找犧牲士兵屍骨的漫漫征程,他還是那個倔強的,愛逞勇鬥狠的老兵油子。之前他下令槍殺俘虜,哄搶敵軍衣物,都印證了這一點,但他另一面又極重情義,這是一場內戰,他早就打累了,不願任何一個弟兄做無謂的犧牲,既然弟兄們已經犧牲了,就不能讓他們一輩子埋在地下不被別人知道。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榮譽」,這是作為軍人應得的尊嚴,即使他已經死去。

穀子地在電影后半段可以說是心酸,他依然像個刺兒頭,可時間證明他老了,最讓我動容的是他迷迷糊糊地睜著失明地左眼,趔趄地爬上崗亭,嘴裡嘟囔著什麼,他老了,變得柔和了,這就是人物的轉變,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電影的最後是有點俗套,不過我還是掉進俗套里了。1957年汶河沿岸,穀子地捧著40多位烈士的榮譽證書,大雪飄零中儀仗兵開槍致敬,記憶回溯到48年冬天布防的那個晚上,穀子地走在連隊最後邊,回頭望向黑暗。

穀子地是我見過最成功的老兵形象之一,他勇猛,機敏,善良,鐵血柔情總能擊中我。他是一個真正的軍人,更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下期講啥捏,奧斯卡風頭過去了,沒人會說我蹭熱度了嘻嘻嘻,我就講90屆奧斯卡最大也是爭議最多的作品《水形物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繽紛千影 的精彩文章:

這是個最硬氣的五月
他,就是風暴之眼

TAG:繽紛千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