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陵組織」被曝曾挖出另一處千年石獅頭 專家:起碼要懂法

「走陵組織」被曝曾挖出另一處千年石獅頭 專家:起碼要懂法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年來,一些文物愛好者和民間團體組織遺址類旅遊的現象,在陝西、山西等文物大省頻繁出現。他們將類似這樣的活動取名為「走陵」或「遊學」。而近日,一個名為「帝王陵文化研究會」的「走陵」組織因在陝西私自搬運、移動唐德宗崇陵石刻殘件引發了爭議。


「走陵人」擅動石刻配發9張圖

這次參與搬運的也是一群文物愛好者,而他們也通過「帝王陵文化研究」的微博表示,此舉確實是為了更好地保護陵內文物,但也有網友指出,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內隨意移動石刻殘件是存在違法違規嫌疑。

5月2號,名為「帝王陵文化研究」的微博發消息稱,二十多年前,唐崇陵白虎門南側石獅被炸,近期實地踏查發現山溝底下有當年被炸的石獅殘件,為更好地保護文物,經過與唐崇陵文管所張所長溝通後,組織志願者將崇陵石刻移位到白虎門監控下保護,並配發了9張圖。圖片顯示共十幾人參與了這次活動。與此同時,「帝王陵文化研究會」官方公眾號也發布了大量「走陵」紀實文字。


記者了解到,早在4月10號,該組織就公開在線招募了參與者,預報此次搬遷活動。據咸陽市涇陽縣文物局張姓工作人員介紹,該組織的這次石刻殘件活動並沒有獲得文物部門的同意。

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的行為沒有經過任何同意,他這樣說的但是沒有人同意去做,至少文物部門沒有同意這個活動。起先開始發布那條微博說要做這個活動文物部門就派人就阻止了,說沒有取得官方渠道的批准,是不能進行這個活動的。該組織隨後就把這個微博刪除了。事情都過去一個月,該組織又再次發出這個消息。

記者從涇陽縣文物局了解到,陝西省文物局已要求涇陽縣文物局就此事作出說明,咸陽市和涇陽縣文物執法部門已經進入崇陵調查該事件,對於「帝王陵文化研究會」組織的確認目前正在進行。涇陽縣文物局文物科科長桑寧表示,現在涇陽文物局給民政局去了函,希望民政局配合,協助把這個事兒搞清楚,到底是否正規


記者試圖通過微信、微博等渠道聯繫「帝王陵文化研究會」相關人員,想就此事作出回應。截至發稿,帝王陵文化研究會官方微信公眾號已顯示註銷,官方微博尚未得到回應。

近年來,民間團體組織遺址類旅遊的現象,在陝西、山西等文物大省出現。這些團體多將活動稱為「走陵」或「遊學」。在陝西關中地區涇陽縣、禮泉縣、富平縣等地,分布著18座唐帝陵,被稱為「關中十八陵」,這些陵寢分布範圍較廣,而且位置大多偏僻,平時都處於開放狀態,前往的遊客也較少。除了唐崇陵以外,還有媒體人曾發微博截圖爆料,該組織一名「走陵」活動參與者稱,他們曾在位於渭南市富平縣的唐順宗豐陵北門「進行了考古發掘」。渭南市富平縣文物局工作人員說,據他們以後發的東西看到唐順宗豐陵北門那塊兒看了一下、轉了一下,把以前遺存的一個石獅,埋在地底下的一個石獅子給挖出來了,挖出來了又埋好了。

針對此事,名為「帝王陵文化研究」的官方微博5月2號發消息回應稱:唐順宗李誦豐陵北門的事情,是組織發現豐陵北門獅子頭部露出地面,為了防止破壞,他們給用土和樹枝給埋上了,這次去只是拋開土看了下,有人激動,才炫耀誇張說考古。


中國之聲採訪了陝西省社會科學院旅遊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張燕,她認為「走陵」組織的規範化迫在眉睫,民間文物保護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張燕表示,不管這個組織非法不非法,參與這個組織的人起碼要懂得文物保護法,我們文物保護法是就地保護而且要保護周邊的生態,即使是破壞的東西我們基本上不能挪動,我們的文物愛好者應該有最基本的常識。走陵不乏是一個很好的研學對象。走陵希望民間有個組織,但是必須要報批,不希望散散零落的一些人自己去走。所以在國家級和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區希望把界碑接線劃分清楚,進入保護區的時候,希望文保所的人可以帶他們走走,對這類組織的行為進行監管。

我國文物保護法也規定,一切考古發掘工作,必須履行報批手續。地下埋藏的文物,任何單位或個人都不得私自發掘。通過查詢民政部中國社會組織網我們也並沒有發現「帝王陵文化研究會」的註冊信息,這也意味著該組織是未經註冊的民間團體,沒有刻制公章的資格。

我們始終相信這些民間組織不得當行為的背後擁有一個喜愛傳統文化的初衷,但是倘若沒有最基本的法律意識與常識的支撐,任何看上去是維護文物的行為都將是有害無益的,對文物的愛更會轉化為傷害。

記者:雷愷、溫超

編輯:劉臣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之聲 的精彩文章:

專訪濟州航空錯誤海報事件當事人:拒絕妥協、將堅持到底
WHAT?WTO偏袒中國,對美國不公?特朗普總統,請你認真點!

TAG:中國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