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大力發展支線航空,為什麼是個偽命題?
長期以來,民航局始終不餘力地推進支線航空發展,特別是近年來又推出了基本航空服務計劃,可以說是為了發展支線航空「操碎了心」。
但實際效果卻差強人意,支線航空發展仍然不達預期,我們的支線旅客只佔全行業7%的比重,與歐美相比還有巨大差距,我們的支線飛機占行業機隊比重僅相當於美國的十分之一。
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後續應如何施策才能「對症下藥」?
(長篇,您如果熟悉支線航空,請直達三、四部分)
局方三大政策助推支線航空起飛
我們先來看看,為了讓支線飛起來,局方做了啥?
近年來,局方為了扶持支線航空發展,可以說是出台了不少真金白銀的「惠民」政策,重點解決「誰來飛」、「用什麼飛」和「願不願飛」三個核心問題。
第一,降低准入門檻,重點解決「誰來飛」的問題。目前國內58家運輸航空公司,純支線運營的就2家,「支線第一股」華夏航空和「國產支線機代言人」幸福航空,以支線業務為主的也就四五家。
「沒人飛」是支線航空面臨的首要問題,也是支線機場最頭疼的事。為此,局方在近年收緊航空公司准入審批的同時,仍然鼓勵支線航空公司設立。內蒙古天驕航空就是受益者,成為近年唯一一家批籌的客運航空公司(除了背景特殊的北京航空)。
另一方面,局方還鼓勵航空公司更多經營支線航線,對主要機場間幹線經營權實行審批管理,想飛不一定能飛;而對支線航線則全部採取登記管理,只要想飛,都讓飛。
第二,鼓勵引進支線機,重點解決「用什麼飛」的問題。用737和320飛支線,是我國支線航空市場的「一大特色」。據統計,我國600公里以下的航段有84%的旅客運輸量是由大中型飛機完成的,支線飛機只運了16%的支線旅客。
以前,各公司不願意買支線客機,主要是稅太高,進口一架幹線飛機,進口環節增值稅是5%,而進口一架支線飛機,增值稅是17%,差了3倍多。但隨著國家「營改增」的落地,進項增值稅可抵扣,這一稅費「差別待遇」已不復存在。
在此基礎上,民航局進一步鼓勵引進支線機。局方的機隊規劃管理政策,對窄體機是「重點調控」,分檔嚴控機隊增速(傳說中的「3+X」飛機規劃指標),但對支線權則是逐步放開規劃指標,「基本滿足需求」,只要航空公司安全運營和保障能力沒啥大問題,支線機想進多少基本就能進多少,如果是引進國產支線機,政府可能還有一筆不小的購機補貼。可以說,這一政策對苦於「缺少足夠機隊規劃指標」的中小規模公司,具有很大的「誘惑力」。
第三,大力支線補貼,重點解決「願不願飛」的問題。支線航線客源少,運營成本高,航空公司和機場經營均有不小的壓力。為此,民航局出台了「雙支」補貼政策,即支線航空補貼和中小機場補貼。
2017年,民航局拿出了27億元專項補貼,其中對支線航空補貼了8.9億元,對中小機場補貼了18.3億元。這只是單純補貼運營費用,還不包括支線機場基礎設施的投資以及貸款貼息等資金支持。
在局方政策的扶持下,各地政府也紛紛鼎力支持,我國支線航空取得了一定的發展。2013年至2017年的五年間,支線機場由145個增加到170個,凈增25個;支線機場旅客吞吐量由5150萬人次增加到8323萬人次,增長61.6%,比幹線機場增幅高10.1個百分點。
「對症難治病」,支線「成績單」差強人意
然而,儘管局方想盡了辦法,「操碎了心」,支線航空增速略高於幹線,但總量和比重仍然偏低,交出的「成績單」並不令人非常滿意。
從我國民航市場比重來看,支線機場佔全國機場總數的74%,但支線旅客僅佔全國旅客吞吐量的7.3%。這就是支線航空的「七七法則」,行業70%的機場貢獻了行業7%的旅客。(這裡的支線旅客統計了所有支線機場旅客吞吐量,如果參照2017年30號文的定義,剔除支線機場600公里以上的跨省航線,支線旅客比重將更低。)
來源:民航機場生產統計公報,2017
圖1 支線機場數量及旅客吞吐量佔全行業比重
從「國際經驗」來看,統計2016年90座以下渦扇支線機占機隊比重,北美為25%,而我國僅2%;北美市場每4架民用飛機就有一架支線機,而我國每50架飛機才有一架支線機,比重懸殊。
來源:波音當前市場展望,2016,90座以下渦扇支線機
圖2 我國與北美市場支線機比重
與美國相比,中國支線航空潛力巨大?NO!
我國民航業本身處於高速發展期,三四線城市的經濟增長也不慢,總體來看,「有人飛」「有飛機」「有補貼」這三大政策確實找到了我們支線航空發展的頑疾,施策也不可謂不對症。可為什麼我們支線航空仍然沒有取得預期的發展呢?我們有必要「回頭看」,重新審視我國支線航空的地位和發展條件。
傳統觀點認為,我國與美國支線航空的「懸殊差距」,正是我國的「巨大發展空間」。所以我們更應當推動我國支線航空的迎頭趕上。
可事實果真如此嗎?
事實上,支線的「美國經驗」可能只是一個「大餅」。我們要有概念,中美航空市場有相似性,也有差異性。比如美國東西部經濟發達,因而橫跨美國東西部的5小時左右航程國內航班眾多,而我國經濟總量、人口均集中在胡煥庸線東側,國內市場的商業版圖要明顯小於地理版圖,國內航班航程基本在2小時左右;再比如綜合交通體系來看,美國是典型的二元結構,出門要麼走公路,要麼坐飛機,而中國是三元結構,鐵路是非常重要的運輸方式,我國鐵路年客運量是美國的70倍左右,因而美國的飛機是主流,而我們的主流則是鐵路。
回到本文的支線航空,我們把目光從北美收回來,放眼全球,會發現全球主要經濟區域的支線航空比重大多不高,只有美國支線一支獨秀。中國支線機比重是2%,整個亞太區2%,中東3%,發達的歐洲也只有5%,擁有全球最大支線機製造商巴航工業的拉美是6%;接近北美的只有非洲(15%)和獨聯體地區(14%)。
來源:波音當前市場展望,2016,90座以下渦扇支線機
圖3 我國與全球市場支線機比重
支線發展難以翻越的「三座大山」
再聚焦到中國支線航空市場,我認為要取得跨越式發展,達到或接近美國水平,必須翻越「三座大山」。
第一座大山,機場建設區域樞紐必須有「先天優勢」。按照我國省級行政體系的國情,區域樞紐航線網路一定是省內網路,跨省的區域樞紐缺乏商務客流缺乏政府支持,構建難度太大。即使從省級區劃考慮,也不是每個省(自治區)都能建設一個區域樞紐。
成功的區域樞紐必須具備硬體軟體兩大先天優勢。先說硬體,一是區域機場基本要在省會、自治區首府,最少也要在副省級城市,因此全國僅有約40個機場符合條件;二是省域面積要夠大,地面交通要不太方便,最好是「望山跑死馬」「九曲十八盤」,所以東部中部10多個省會機場基本都沒戲;三是要有較多的省內支線機場,沒有五六個機場肯定玩不轉,青海、甘肅、西藏就有點難了;四是要旅遊資源豐富,光靠本地的公商務和探親難以支撐區域樞紐網路。
如果硬體具備了,還要看軟體。一是要有強大的支線航空公司,要願意在這建樞紐、搭網路;二是政府要有錢捨得投入,支線網路是個燒錢的事,特別是市場培育期,沒有前幾年咬牙堅持,就很難有市場的突破;三是機場中轉服務要給力。
這硬體軟體兩大漏斗篩下來,國內適合建設區域樞紐的基本就剩下了新疆、雲南、內蒙古、黑龍江等四五個省份了。
圖4 全國民用機場布局規劃(2020)
第二座大山,航空公司商業模式必須可持續。剛才提到,區域樞紐構建必須要有強大的支線航空公司。我們現在有強大的支線航空嗎?曾經有過,現在也算有,未來可能就沒有了。
我們來看看2010年以來支線航空格局變化。八年前,我們有11家公司擁有支線飛機,八年後,擁有支線飛機的公司仍然保持11家,但來來去去變化卻不小。
我把他們帖上四類標籤。一是「退休」,由「干支聯動」退出支線業務的有4家,分別是東航、上航、山東航和四川航,他們均退出了支線機隊,專心運營幹線市場;二是「兼職」,由純支線轉型為「干支聯動」的有2家,分別是天津航和華夏航,「支線第一股」在上市排隊期間就引進了第1架320飛機,天津航空更是完成了支線到幹線、幹線到洲際的「三級跳」;三是「入行」,而由幹線進入支線運營的只有1家,成都航空,當然,他們家主要被中國商飛入股後,肩上背負著振興國產支線機的重任。四是「三心二意」,新成立的支線公司,可以說,大多是期望先飛支線,再曲線救國飛幹線的。
那麼,為什麼各航空公司都紛紛「逃離支線」?主要還是支線不賺錢。近三年,樞紐網路型航空公司平均收入利潤率達6.2%,幹線點對點航空公司平均收入利潤率為6.0%,差距不大。而天津、華夏、幸福、奧凱等四家支線航空利潤率不足一半,僅3.3%,即使加上局方專門的支線補貼也才達到5.3%,仍有差距。而且這裡面還有相當一部分錢是在幹線市場上賺到的。
業務不賺錢,使得目前支線業務更多的被當成資本進入幹線市場運營的一個跳板。航空公司准入關門,只能先飛支線破局,一旦時機成熟馬上就轉型幹線。
來源:民航財務快報,2014-2016
圖5 近3年各類航空公司收入利潤率
第三座大山,旅客要坐得起飛機買得起票。那麼,為什麼支線航空賺不了錢呢?關鍵還是老百姓兜里沒錢,市場需求跟不上。
原本省內支線的公里基準公布運價就高於幹線,而運價放開後,票價水平差距更大了。比如我國最繁忙的商務幹線北京-上海,基準運價是1.1元/公里,而著名的旅遊支線昆明-西雙版納航線,基準運價是3.2元/公里,大約是北京-上海的3倍。這就是支線航空市場的票價現狀,當然實際票價差距可能不會這麼大,但支線比幹線公里票價貴得多,是毫無疑問的。
另一方面,三線城市的老百姓兜里沒什麼錢,消費水平有也限。2016年全國三線城市居民的年均可支配收入為2萬元,而一線城市為4.3萬元。也就是說,如果不考慮來自一線城市的遊客,在支線上,三線城市的居民以一線城市一半的年收入,購買價格是2~3倍的機票,怎一個慘字了得!
來源:統計公報,2016,一線「直轄市+廣州」,二線「特區+省會+副省級」
圖6 我國一二三線城市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
再回到美國的例子,為什麼美國支線這麼發達呢?一是「沒的選」。美國人民出門沒有火車坐,大巴都很少,要麼自己開車,要麼坐飛機。二是「都有錢」。美國一二三線城市收入差距似乎沒有我們這麼大,三線城市人民也是挺有錢的;三是「機票太便宜了」。2015年美國整個航空業的營收為1270億美元,僅占其個人消費支出不到0.03%;而2016年中國民航業總收入除以居民消費總額,大概可得出約為2.7%的比例。中國的2.7%對比美國的0.03%,相差接近90倍。換句話說,美國老百姓的全年消費支出可以坐3000趟飛機,而中國老百姓只能坐40趟。中國支線機票確實太貴了!
綜上,不是我國支線航空「特別」落後,而是美國支線航空「太」先進了。支線航空確實需要發展,基本航空服務需要普及,但要指望達到或接近美國水平近10年都不太可能,也沒有必要。
眼下來說,具備發展支線樞紐的省份有限,而目前國內三線城市老百姓的消費水平還不太能坐得起飛機,雲南支線好,就是因為旅客大多是來自一線城市的遊客,消費能力強。對於其他大部分區域的支線來說,必須依靠政府補貼票價。
為了讓月收入只有一線城市一半的旅客,能夠買得起價格是幹線航線兩倍的機票(支線單座成本明顯高於幹線)。政府只好利用補貼,把800元的機票補貼到500元,甚至是200元,這樣使用補貼是否經濟?如果模式上沒有創新,以我國現有的區域經濟條件和收入差異情況,以目前三線城市的生活水平,要大力發展支線航空,是否可行呢?
中國支線航空應該怎麼發展?歡迎文末更多探討~
歡迎投稿或加入我們:
全職?兼職?實習
閱讀推薦:
1、支線航空第一股今日上市 華夏到底是怎麼賺錢的?
2、幸福航空國產飛機衝出跑道 新舟60到底安全嗎
3、中型航企突圍 | 天津航空:國內最大支線航空如何二次轉型
TAG:航旅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