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帝發動戰爭要找什麼借口?

美帝發動戰爭要找什麼借口?

原標題:美帝發動戰爭要找什麼借口?


NO.457 - 開戰借口


作者:逆北


本文由公眾號歷史研習社授權轉載


4月1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敘利亞涉化武地點實施精確打擊。特朗普話音未落,英法兩國領導人特蕾莎·梅和馬克龍也紛紛宣布已授權對敘利亞政府採取軍事行動。

說打就打啊,總得找個理由吧。特朗普的公開理由只有一個——「敘利亞有人在使用化武傷人,制止他們,義不容辭。」


這個理由一看就有些勉強呀。



美國開戰的理由都這麼漫不經心,不需要證據嗎?有,並且很多。


獨立戰爭(1775-83年)



在關乎美利堅民族獨立方面,一步都是讓不得的。1775年,列剋星敦的槍聲向北美殖民地敲響了英軍將強力鎮壓獨立運動的警鐘。


第二年五月,北美各殖民地代表在費城召開第三次大陸會議,並於7月4日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


該宣言在強調維護個人的基本權利同時,宣布北美的十三個殖民地脫離英王統治獨立建國。該宣言的公開讓英殖民大局大為惱火,一場戰爭就此爆發…


第二次獨立戰爭(1812-15年)



贏得了獨立的美國並不滿足於既有的疆域,不少政要又將眼光拋向了大英帝國在加拿大的地盤。那麼如何才能給攻打加拿大找借口呢?美國人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政治軍事上的借口:自獨立戰爭結束以來,英國人仍在雙方邊境集結大軍,虎視眈眈於阿拉巴契亞山以東的新生政權,除此以外,你們還武裝印第安人對我們構成威脅。


經濟上的借口:英國皇家海軍肆意捕捉我國商船,還強迫這些商船的水手入伍;拿破崙戰爭中,英國人扣押了我國大量商船,造成不小的財產損失。


後來,正是在這些理由的推動下,美國國會於1812年6月投票對英宣戰,由此拉開了第二次獨立戰爭的序幕。



美墨戰爭(1846-48年)



美國自獨立建國以來,向西向南不斷移民擴張,這自然與近鄰墨西哥發生了衝突。在美國的策動下,墨西哥北部德得克薩斯地區宣布獨立,後又宣布加入美國。

墨西哥對此極為惱火,對美宣戰。墨西哥的一支騎兵部隊突襲了美墨邊境的美軍,打死打傷美軍百餘人。


這正中美方下懷,美國人當即聲稱己方為受害者(在美國的土地上留了美國的血),1846年5月,美國國會通過對墨宣戰的決議,戰爭爆發。



此次戰爭首先宣戰的雖然是墨西哥,但美國的步步緊逼卻成為了墨西哥政府對美態度轉變最有效的催化劑。通過對墨西哥的一系列戰爭,美國領土擴大了數倍,並真正成為了一個同時瀕臨太平洋與大西洋的國家。


美西戰爭(1898年)



古巴是靠近美國南部海岸的一個海島,這裡在19世紀末被西班牙人控制。此時,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下,美國社會經濟發展迅猛,野心也不斷膨脹,他們將視線鎖定在了這塊小島上。


為了強調己方的存在,他們以保護僑民為由派出了緬因號軍艦前往古巴。結果,緬因號在古巴爆炸,不少美國人堅持認為此舉為西班牙人所為,於是鼓動國會通過宣戰決議。


1898年4月,國會通過此項決議,美西戰爭全面爆發。


參加一戰(1917-18年)



一戰前期,美國是中立國。但是,德國人的無限制潛艇戰讓美國商船損失慘重。更讓美國人感到震驚的是,德國人竟試圖聯絡墨西哥對付美國。


於是,1917年4月,美國對德宣戰,協約國集團勢力大增。一年後,以德奧為首的同盟國敗降。



太平洋戰爭(1941-45年)



為了阻止日本在亞太地區的擴張,美國聯合英國等對日採取石油禁運等措施。而對日本這樣資源匱乏的國家來說,石油禁運等無疑是要了他的命。


於是,日本製造了珍珠港事件,對夏威夷的美國海軍基地進行了瘋狂的打擊。


日本的不宣而戰讓美國堅定了對日作戰的決心,珍珠港遭襲第二天,美國對日宣戰(同時也是對軸心國集團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場進一步擴大。


朝鮮戰爭(1950-53年)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金日成統率的朝鮮人民軍越過三八線後連下漢城等數座城市,攻勢甚猛。美國政府認為其破壞半島穩定,於是在蘇聯缺席的情況下召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會議,通過了干預朝鮮戰事的決議。


同年9月,美軍在仁川登陸,朝鮮人民軍猝不及防,損失慘重,這一事件也間接促使中國政府出兵朝鮮,保家衛國。



麥克阿瑟將軍


越南戰爭(1955-75年)



二戰後,法國殖民者捲土重來,試圖重新佔領越南。但是,在中國的支持下,法軍遭遇慘重的失敗,並不得不退出印度支那,原先法國人支持下的南越政權也風雨飄搖。

而美國此時正與中蘇處在緊張的對峙狀態,看到法國人敗退後,當即決定繼續扶植南越政府,並不斷擴大支持力度,從給錢到派軍,直到70年代被迫撤出。



海灣戰爭(1990-91年)



1990年秋,伊拉克悍然入侵科威特。美國大為不滿,因為這不僅破壞了中東的平衡,還威脅到了美國在阿拉伯世界的投資等利益。


於是,在聯合國的授權下,美國聯合多國發動了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並給予其沉重的打擊。伊拉克政府被迫將殘軍撤回國內,並接受了聯合國的仲裁,而海灣戰爭的勝利則讓美國聲威大震。



科索沃戰爭(1999年)



科索沃戰爭原是一場南斯拉夫聯盟內部的爭鬥,但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的干預讓這場戰爭瞬間複雜化。

1999年3月,在未經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美國等北約成員國以保護人權為名派軍干預巴爾幹半島戰事,南斯拉夫聯盟的瓦解終成定局。



在戰爭中,北約的轟炸機轟炸了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造成三人死亡、多人受傷,中美關係也因此矛盾大增


阿富汗戰爭(2001-14年)



911恐怖襲擊的發生讓美國感到惱火,他們認為這場恐怖襲擊的始作俑者藏匿於塔利班政權主導下的阿富汗。於是,在2001年10月,美國派軍進入阿富汗,展開了長達14年的侵阿戰爭。



塔利班武裝分子


阿富汗是帝國墳場,俄國熊吞併不了,美國鷹就行嗎?


伊拉克戰爭(2003-11年)


2003年3月,美國宣稱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了得到這些證據。美國聯合英國發動了對伊拉克的侵略戰爭。薩達姆政府迅速垮台,直到今天,美國人也未能找出這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利比亞戰爭(2011)



2011年,卡扎菲統治下的利比亞爆發大規模民眾遊行示威,民眾高呼要求政治改革等口號,對卡扎菲政府造成了極大的衝擊。


不久,聯合國安理會方面也向卡扎菲施壓,但被卡扎菲拒絕。與此同時,利比亞反對派的武裝力量在北約集團支持下發動了對卡扎菲的軍事行動,美國也參與到了對利比亞的轟炸當中。


美國在此次戰爭中未明確宣戰,但承認由利比亞反對派組成的過渡委政府為唯一合法政府,這在無形中否定了卡扎菲政權的存在。



利比亞反對派武裝在發射火箭

看看這些理由(尤其是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之後),明顯越來越隨意,聯合國授權已經不需要了,甚至宣戰都可以省略了


美國發動戰爭雖然經常打著伸張正義的旗號,其實本質是霸權政治,背後的真實動機無非是赤裸裸的政治經濟軍事利益訴求。


醉翁之意不在酒,如今打擊敘利亞能例外嗎?



入群、投稿、轉載與商務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熱軍事史 的精彩文章:

中東地區為何戰亂不斷?
俄羅斯當年為何以極低價賣掉阿拉斯加?

TAG:冷熱軍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