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現在中國人很少留鬍子?而古代很多?

為何現在中國人很少留鬍子?而古代很多?

中國人不留鬍鬚應該從鴉片戰爭之後,思想和習俗逐漸發生變化開始算,這個過程是漫長的。百年之後,新中國成立,建國以後出生的人基本上 已不再留須了。

吳秀波在中國古代,留須是男子的必備相貌,也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甚至是一種境界的體現。中國古人受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思想的影響,對於毛髮有一種特殊的情感,根據年齡的不同,毛髮在相貌上的形式體現也是不同的。比如髮型,幼兒稱總角、男子成年束髮加冠、女子成年束髮及笄等等。對於男子,當然還有鬍鬚這一項,成年的男子(年輕一點的)一般留個一字須,表徵自己已婚;八字鬍說明已經闖蕩社會,有了一定的閱歷和地位。在古代小說、人物畫像中,鬍鬚往往用來表現一個人的職業、性格或者品德,比如:

齊白石 稀疏的鬍鬚,說明此人可能從事文職、理性;

粗硬的鬍鬚,說明此人個性單純、正直、且性急容易招怨;

無亮色的鬍鬚,說明此人性情不定,諸多反覆、人品卑劣;

光亮柔細且飄逸的鬍鬚,說明此人高貴,待人平和,受人推崇、敬仰;

濃密粗硬,似針豎立的鬍鬚,說明此人生性剛猛,智小謀大。


男子必備相貌

漢族男子在古代是留鬍子的,並不是誰愛鬍子才留鬍子,而是身為男子必須留鬍子。不留鬍鬚的基本都是閹人,如果壓根兒沒長出來那就是「隱宮」了,這對於男人是一種莫大的恥辱。

劉邦

當然鬍子長的好看了,還會得一個美髯公的稱號,比如《漢書》稱漢高祖"美須髯"。咱們熟知的關羽是出了名的美髯公。《三國演義》寫關羽相貌,道:

玄德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關羽和張飛這麼美的鬍鬚,當然要精心打理才是。《三國演義》有一段寫曹操為了保護關羽的鬍鬚,操碎心的片段:

(關) 公醉,自綽其髯而言曰:「生不能報國家,而背其兄,徒為人也!」(曹)操問曰:「雲長髯有數乎?」公曰:「約數百根。每秋月約退三五根。冬月多以皂紗囊裹之,恐其斷也。」操以紗錦作囊,與關公護髯。次日,早朝見帝(漢獻帝)。帝見關公一紗囊垂於胸次,帝問之。關公奏曰:「臣髯頗長,丞相賜囊貯之。」帝令當殿披拂,過於其腹。帝曰:「真美髯公也!」因此人皆呼為「美髯公」。

謝靈運

美髯之名,除了武將,還有文人,南北朝謝靈運就是一枚,據《隋唐嘉話》記載:

晉謝靈運須美,臨刑,施為南海祗洹寺維摩詰須。寺人寶惜,初不虧損。中宗朝,安樂公主五日鬥百草,欲廣其物色,令馳驛取之。又恐為他人所得,因剪棄其餘,遂絕。

翻譯一下:東晉謝靈運有一副美須,臨刑前,他把自己的鬍鬚贈給南海祗洹寺,供塑佛像之用。唐中宗時期,安樂公主為了端午節能跟人嬉戲(鬥百草是一種遊戲),命人通過驛站快速取回。她擔心別人也會得到謝靈運的美須,就讓人把佛像上其餘的鬍鬚都給剪了,謝靈運的美須從此便在世間絕跡了。


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古代,無論是民間,還是官宦,地位越高,身份越高貴,鬍鬚的表徵性也就越強。俗話說,嘴上沒毛,辦事不牢。沒有一副像樣子的鬍鬚,你還真不敢在人面前瞎咧咧,別人會覺得你壓根兒沒水平。

我們講故事的時候,有一種習慣性的開頭,就是「白鬍子老爺爺」,這裡面其實隱含了我們將鬍鬚和智慧、閱歷掛鉤的理念。小時候,在村子裡見到捋著鬍鬚、拄著拐棍兒的老爺爺,就感到莫名的敬畏,他們發言的時候,大人小孩,男人女人,都得靜靜地聽著。這是一種權威,沒有法律、制度約束,內心自發的權威。

隋煬帝查閱古代人物畫像,很少會有不長鬍須的,尤其是帝王相,鬍鬚基本是標配。咱們可以想像一下這樣的一種畫面,皇帝和眾臣在大殿朝議,有鬍鬚的皇帝和沒鬍鬚的皇帝,誰更有威儀?肯定是長鬍須的了。沒長的和旁邊的太監有什麼差別!大臣內心一直會有一種跟一個小屁孩玩家家的感覺。


境界的體現

這與中國古來的相面術有關。王陽明早年熱衷於仙道,十幾歲時在京城遇見一位相士,說他有仙道氣骨,便給他傳授了鬍鬚與得道的因果關係:「須拂勁,其時入聖境;須至上丹台,其時結聖胎;須至下丹田,其時圓聖果。」咱們當然知道,就跟頭髮的長短和見識無關一樣,鬍鬚的長短和得道也沒半毛錢的關係。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古代修養境界、學術造詣高的人(這種人當然大多都是長者了),往往留著一副好看的鬍鬚。

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

既然有人用自己的鬍鬚表現自己的境界,那麼就有人用鬍鬚表現自己的兇狠。民國時期,社會動蕩,土匪橫行。這些人不善於收拾自己,久而久之,鬍子麻茬的,所很多地方把土匪稱作「鬍子」,就體現了這種表徵。(跟咱們現在弄個紋身嚇唬人一個道理)

圖片來自網路


不再留須的原因

現在的中國人不留須的原因很多,這裡列舉幾種:

其一,審美觀的改變。

以前流行殺馬特,現在主張扎小辮兒,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審美。古代人們覺得一大把的鬍鬚自然垂落,是一種美,現在的人則覺得太過老氣,追求面部整潔。很多年輕人喜歡韓國那種奶油的樣式了。網上有朋友把中國人的臉相留須不好看作為不留須的原因,我覺得不太妥當。這是審美觀念的變化,而不是臉相合不合適的問題。這種看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西方審美觀念的衝擊而造成的。按照這種說法,如果回到大唐,歪果仁肯定會覺得,體型龐大的他們不適合胖,因為胖了的他們沒有唐人好看。

其二,鬍鬚的表徵轉變

首先,近代以來受到西方思想的衝擊,中國人的社會生活發生了改變。中國傳統留須文化成了「舊」的代表,而西方的留須樣式開始在中國流行。時日長久,中西混淆,留不留都已經無所謂了。其次,前面咱們說過,有些地方把土匪叫做「鬍子」,鬍子更多地代表了兇橫,良好的表徵走向了反面。第三,現在的人們受到影視劇的影響,往往把留小鬍子跟日本人聯繫起來,因為民族情感問題,而對這種留須樣式感到厭惡。

其三,現實生活要求

這已經不是一個悠閑悠哉的時代。我們的工作崗位需要你面部光潔,快速的生活節奏也沒有給你打理鬍鬚的時間,隨時的證件照不允許你帶著鬍子拍照,當然女朋友也會嫌你太臟。時過境遷,如果你喜歡鬍鬚,要麼做一個大師,要麼做一個瘋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談古今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古代皇帝有試婚制度,試婚女官最終結局如何?
歷史上有哪幾個姓氏不需要謙稱「免貴」?為什麼呢?

TAG:趣談古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