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生最愛蘇東坡

此生最愛蘇東坡

淮古遺殤

 循夢渡

變奏的夢想 

00:00/03:40

我有一位好友,特別喜歡一位唐代的文學家——王勃。

她曾在夢中和他相逢。現實生活中看到他的詩篇印在大街小巷她會拍照留念,甚至有些課堂展示她也會講講算是夢中情人的王勃。她讓我第一次意識到我們和古代的某個人也可以有深刻的聯繫,即使相隔數千年,彼此從未謀面,也是可以有心與心神與神之間的交流。

林語堂寫的《蘇東坡傳》,恐怕也是有相似的心境。他在開篇寫道,要了解千年之前的死人其實並不困難。比如蘇東坡,通過閱讀、分析他大量的詩作、手稿、書信、後人寫的傳記,要了解他並不難。反而,要了解同住在一個城市裡的某人,或是某位市長的私人生活,這個難度恐怕會大很多。透過這一段文字,我彷彿感受到現代城市的冷漠和遙遠的古人的溫情。

他在序言開首寫道,我寫蘇東坡傳並沒有其他的理由,就是想寫他。這一份赤子之心躍然紙上。他還說,若是我沒有做成這件事,我也希望東波的詩作能夠陪伴我在異國他鄉的日子,它是我的精神食糧。可以說,林語堂幾乎把中國文化最精華的東西介紹給了西方,比如《蘇東坡傳》《武則天傳》《老子的智慧》和《紅樓夢》。

他認為理解一個人最重要的因素是共情。喜歡一個人才有可能真正了解他,了解一個人才有可能真正理解他。我想我是因為真心喜歡蘇東坡,所以才了解蘇東坡的才情,進而懂得他的為人。此情此語,令人動容。

讀罷《蘇東坡傳》,內心戚戚然,但是又感到絲絲暖意。似乎蘇子瞻就在我的身邊,他的軀體早已不在,但他留下來的詩句,他的音容笑貌,他那樂觀而正直的精神好像一隻溫暖的手,輕輕地在給我捋順雜亂浮躁的亂毛。無論我此時的境遇和他的是多麼地不同。

讓我們來看下蘇東坡的家庭。我們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窮山惡水多出刁民,山清水秀則人才輩出。蘇東坡的家四川眉山縣就是這麼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小橋流水、鳥語花香、民風淳樸且頗為自律。蘇東坡出生於當地殷實的中產家庭,居所並無新意,令人影響深刻的是宅子外綿延數里的竹林。

他的爺爺蘇序目不識丁,卻富有智慧且樂觀豁達。蘇東坡的很多特點來自於隔代的爺爺,比如英俊高大的身材、對酒的喜愛以及對人生的豁達態度。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莫過於他二兒子(蘇東坡叔叔)趕考高中,但他卻沒有大肆鋪張慶祝,反而那天喜到之時,他正酩酊大醉,手裡還攥著一大塊牛肉。歡喜之下,他將牛肉同兒子的喜報官衣官帽放在一塊,高高興興地騎驢回家了。在外人看來,這一舉動或有損敬意和顏面,但在年輕的蘇東坡看來,這是一種質樸自然回歸本真的高尚做法。

他的父親蘇洵也是一位有意思的人物。少時揮霍時間,碌碌無為,二十七歲得蘇軾之後,開始發奮用功,雖然屢敗屢試沒有考中進士,但他的散文政論自成一家,終究並稱「三蘇」之一,位列「唐宋八大家」。與其父不同,蘇洵生性寡言,雖稟賦頗高,但略顯高冷,以至於京城許多高官不願為他引薦。但是他卻有識人智慧,體現在王安石身上。蘇洵不看好性情古怪甚至極端克制的王安石。在他那篇著名的《辨奸論》里寫道,了解人的性格非常困難,有時聰明人也會受到欺騙。盧杞和王衍就是例子。現在有一個兼具盧杞的陰險與醜陋、王衍的辯才的人出現了,此人一旦得勢,足以欺君禍國。說的就是王安石。

蘇軾的母親是一位大家閨秀。早年母親教蘇軾《後漢書》,講到《范滂傳》。相傳後漢時期朝政落入閹宦之手,忠貞廉正之人不惜生命之虞,上書彈劾奸黨,當然下場就是皮肉之苦、流亡之難甚至滿門抄斬。這群人中間就有一個勇敢無為的青年叫范滂。范滂聽到消息說捉拿他的官員正在路上,他本有機會逃匿,但他不願。他問她母親,自己該怎麼做。她母親說,我希望你過得好又有好名聲,但既然不能兩全,那還是選好名聲。年幼的蘇東坡一定問過自己的母親類似的問題,如果我以後成為范滂那樣的人,你會同意嗎。母親回答,如果你能成為范滂,我為什麼不可以像范滂的母親那樣?我們可以看到後來為官,蘇軾的執政理念中蘊含著類似范滂的無正直畏的精神。

蘇軾的弟弟蘇轍沒有弟弟那麼高大,而是有些沉穩內斂,這使得他在官場上走得比蘇軾遠,遭受黨派的攻擊較輕。蘇軾兩兄弟的友情可謂情比山高義比海深堪比汪倫送李白,當然人家是親兄弟嘛。在蘇軾受貶受苦受難的日子,很多時候是蘇轍拿出銀兩來幫助他緩解他的燃眉之急。

蘇軾之前還有個姐姐,在嫁給母親家的親戚不久後就死了。為此蘇洵非常氣惱,做了一件轟轟烈烈的事情。他與那家親戚公然翻臉,自此之後,包括蘇軾兩兄弟在內,老死不相往來。這應該也為年幼的蘇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姐姐的死可能確系姐夫肆意所為。蘇洵這種愛憎分明嫉惡如仇的性格也體現在後來的蘇軾身上。

我們來看下蘇軾的人生軌跡。

18歲娶妻王弗,21歲科舉中「進士」,母喪服喪三年,23歲舉家遷至京都,25歲任鳳翔判官。28歲任職史館。29歲妻喪。30歲父喪。32歲娶妻王閏之。35歲任奏院監官,後任杭州通判。38歲任密州太守,40歲徐州,41歲徐州太守,43歲湖州太守,後入獄(烏台詩案)。44歲謫居黃州,48歲常州,49歲登州太守,後任京都中書舍人。50歲翰林學士知制捁。53歲杭州太守兼浙西軍鈐轄。55歲吏部尚書,後任潁州太守。56歲任揚州太守,後兵部尚書及禮部尚書。57歲妻喪,定州太守,河北軍區司令。58歲謫居惠州。61歲,謫居海南儋州。64歲北歸,逝世於常州。

我們可以看到,蘇軾其實相對於一般大家來說科舉考試去得有些晚。他一生可以說是走過了大半個中國,唯獨沒有在他的家鄉當過官。早年的人生經歷喪父喪母喪偶,挺慘的。一方面這阻礙了他為官的連續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蘇軾的名氣相當大。當時任主考官的文壇泰斗歐陽修以為文章是他的親戚所寫所以判了蘇軾第二名,他說若干年後,你們不會記得我,但一定會記得蘇東坡。另外一個事件就是當時的皇帝仁宗說過蘇洵蘇轍有宰相之才,言外之意不言而喻。名氣多大,反對抑制的聲音就有多大。這兩件事使得嫉妒他的高官戰戰兢兢,所以蘇東坡始終也升不上去,四處做官,即使事回京做的史館也是經過特別加試才批准的。

蘇東坡人生的轉折點就是烏台詩案,中國古代的文字獄是挺多的,雖然很多都是撲風捉影,不過生性洒脫的蘇軾還是寫了不少諷刺當局的詩歌,累積起來足以讓撲風捉影之人煽風點火再火上澆油。他以為他的人生完了。黃州,即湖北黃岡。蘇東坡雖然只在黃州待了4年,但這4年無論是給黃州還是他自己都有里程碑式的影響,我們稍後將提到。58歲因元祐黨爭之後被貶惠州(今廣州惠州),後又貶至海南島儋州。蘇軾越貶越遠,當時元祐黨人士雖然都被貶,但只有蘇一人來到了鳥不拉屎住著野蠻土著脫離中華文化圈的儋州。那時的蘇東坡不能說萬念俱滅,至少也已開始料理後事了。上了島的第一件事就是選地選棺材。誰知命運再一次垂青於他,朝廷召回分配。年邁的蘇東坡卻因為在酷夏飲用江水過度換上痢疾不治而亡。他仍然樂觀地認為這一切都是天命,老天沒有讓他死在蠻夷之地儋州卻走在了回京的路上……

縱觀蘇軾的一生,如果用三個詞來概括,在我看來,就是才華、人緣和豁達。

蘇軾的才華眾所周知,他確實十項全能,比過完美天才達芬奇。他的詩、詞、散文、政論、畫、書法都獨樹一幟。他還喜歡釀酒、做肉、練瑜伽,修建了第一家公共醫院,修繕了一系列工程設施。在此不做過多陳述。

夜遊赤壁

蘇東坡最大的一個特點是人緣好,朋友多,他樂善好施,從不為自己留有餘錢。幾乎總是賓客盈門,每天都要和朋友飲酒作樂,如果有一天朋友不來找他,他就會主動去找他們。朋友、僧人、名妓、文人墨客甚至鄰里之間、普通百姓都可以是他的朋友。他失意時,總有暖心的親人、朋友、甚至來自百姓的夾道陪伴。他自己也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兒。正是他這種不拘小節,樂於與天下人交友的心態,他才不會覺得孤單,才能盡情地享受人生。他與皇太后的關係也值得寫一筆。蘇東坡似乎總是得到歷朝太后的蔭庇。烏台詩案,仁宗皇后救了他的命。英宗皇后親政時提拔他至翰林,有立相之意。神宗皇后代攝政事,將他從儋州召回。女人的直覺有時候就是那麼簡單而準確,蘇東坡就是個好人,也是位能人,她們要用他。

第三點就是他最大的人生魅力——樂觀豁達了。蘇東坡的豁達來自於他的祖父,他總是那麼隨遇而安。尤其是貶到黃州,他二話不說積極加入農民行列,問他做官的朋友要了塊城東的廢棄坡地,用來種植小麥。因此他自號「東坡居士」,蘇軾也就成了「蘇東坡」。再如夜遊赤壁時,同船的友客認為此情此景雖然壯觀美麗,終究只是過眼煙雲,不禁有些傷感。而蘇軾雖然贊同美景不常在,卻想得更為開闊。清風明月,只要我們耳聰目明,心智明朗,能夠盡情享受人生,這就是最大的快樂。被貶黃州的第三年,詞人與朋友春日出遊,風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狽,詞人卻毫不在乎,泰然處之,吟詠自若,緩步而行。「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於是就有了流傳千古的《定風波》。黃州雖然給正值壯年的蘇軾一個下馬威,但也是激發詩人才情的靈感源泉。自此,他的詩詞可位列李白杜甫之列而絲毫不遜色。身處逆境之中,雖飽經風霜,他卻沒有變得尖酸刻薄,反而性情更加溫和厚道,將貧苦的生活過得有聲有色。如此樂觀豁達,蘇東坡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但卻是最淋漓盡致的那一個。

身處順境,也沒有怡然自得,面對朝政戰戰兢兢,他始終是磊落坦蕩之人。面對王安石變法的不良後果,他私信給親政的皇太后,「臣欲依違苟且,雷同眾人,則內愧本性,上負明主。若不改其操,知無不言,則怨仇交攻,不死即廢」。即使冒著流言之災,誣陷之名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勇敢諫言,這不得不讓我想起范滂來。

他的人格魅力還在於生活上。他居然是個睡前會梳100次頭髮的人,瑜伽打坐,靜氣閑心,輕拍肚子助消化,幾乎都是他的生活小竅門。他還發明了東坡肉,為此賦詩一首《豬肉頌》: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他還發明了東坡蜜酒,曾向友人親朋多次誇耀贈送。他真是一個有趣的人哪!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正如林語堂一般,有了蘇東坡的陪伴,人生自當別有一番情趣。蘇東坡的豁達樂觀,他積極的出世入世,值得吾輩餘生學習。從此,我見到這頭頂的明月,便想起「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見到這江風徐徐,便想到「惟江上之清風與,與山間之明月」;逢著一場毫無防備的雨,便吟誦起他的「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東坡雖然早已不在凡間,卻處處在人們的心中。通過他的詩詞畫賦,我們依舊能夠在千年之後感同身受、深受慰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格練習 的精彩文章:

TAG:風格練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