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什麼時候出的山?待真命天子初顯崢嶸
劉伯溫作為絕世英才,肯定選擇施展自己的才能,親手埋葬這個煤黑的政權,可是眼下還不到龍雲聚會之時,只能暫時潛伏下來,大丈夫伺機而動,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於是他決意辭官回到了家鄉,在好友歐陽蘇的盛請下,與他一同來到了丹徒。二人在丹徒歐陽蘇家附近的一間書屋住下,過上生平最為清閑的日子。平時靠著教村裡孩童識字維生,日子過得艱苦倒也樂得個自在。
在教書的空閑之餘,劉伯溫與好友月忽難等人交往甚密。他一面隱居,一面關注天下大勢。這一點劉伯溫與姜子牙、諸葛亮有些相像,先蓄勢後出招,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從辭官回家,到隱居鄉間這段時期,劉伯溫已經開始思考自己將來應該做什麼。他的政治理想不再是為了維持元朝的苟延殘喘,而是為了天下蒼生,劉伯溫要以自己的才能改變中原的政治格局。要想開創一個新的朝代,他需要一位賢能的君主。
劉伯溫一反姜子牙和諸葛亮的做派,他認為機會是等不來的,需要自己去尋找。劉伯溫毅然放棄了隱居生活,他不想再逃避了。他重新走出大山,來到茫茫人海,他在尋找,尋找一個值得他輔佐的人。
公元1348年,也是元朝的至正八年。這一年,劉伯溫出山了。當時天下是亂得一點人道主義都沒有,每一寸土地都沾滿血腥,反元抗爭此起彼伏。歷代亂世一來,各路所謂的英雄紛紛自立為王。排場大的聚集上萬人馬攻城奪池,一些小兒科就佔山頭暫時當成了大王。這些烏合之眾,劉伯溫打心眼裡就瞧不起。
回到杭州的劉伯溫一直與竹川上人、照玄上人等方外名士來往,參悟佛門道家真義。當然也和當世有名的士人劉顯仁、雄文彥等人侃談天下大勢。在此期間,劉伯溫更進一步看清了天下格局。
劉伯溫在觀望,要搞清楚這亂世當中誰才是真龍天子,誰有望成為天下之主。他沒有盲目地參與到前期的抗元戰事當中去,這段時期的農民起義都是官逼民反,打仗都是虎頭蛇尾,沒有韌勁。況且他們的頭領心無大志,有頓飽飯吃就足夠了,至於霸佔一方土地成為梟雄,對於他們,那是做夢都不敢想的大事。更不要談什麼天下,什麼蒼生,這對於他們來說過於虛幻。目前有能力平定天下的只有屈指可數的幾人,以老爸韓山童首創的白蓮教為政治平台的韓林兒,有攻佔軍事要地杭州的徐壽輝,還有商賈支持的張士誠和亂世新秀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