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汽車製造2.0時代已經到來
5月4日,眾人矚目的北京車展落下帷幕。
漫步車展,人們不難發現,以往佔據主流的燃油汽車數量大幅減少,新能源汽車逐漸佔領大部分展台,「定義汽車新生活」的車展主題呼之欲出。此次車展給本報記者留下的最深印象是:新技術不斷湧現,新產品層出不窮,新時代已經到來。
「這是一個創變的時代,是大機遇與大挑戰融合的時代。只有洞見趨勢,方可加速向前。」 長安汽車董事長張寶林在車展前夕召開的戰略發布會上如是說。面對造車新勢力的不斷挑戰,長安汽車作為傳統車企不甘示弱,從容應戰。
百年車企的第三次創業
對於擁有156年歷史的長安汽車而言,「創業」這個詞顯得異常親切,在近30年的發展中,長安汽車已有兩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創業行動。
上世紀80年代,為響應國家「軍轉民」戰略,長安開始第一次創業,經過20年的努力,成為微型汽車的引領者;2006年,長安汽車開始第二輪創業,進軍乘用車領域,經過十年的發展,長安品牌汽車產銷累計突破1000萬輛,成為第一家跨入「千萬俱樂部」的中國品牌,成為中國汽車品牌引領者。
如今,面對新造車勢力的不斷挑戰,「新四化」的不斷發展,長安順勢而為,決定進行第三次創業,即「創新創業計劃」。
據張寶林介紹,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的核心是創業、創新、創變、創速。具體行動計劃是以創新為驅動,著力推動四大轉型,即從服務客戶向經營客戶轉型、從經營產品向經營品牌轉型、從傳統產品向智能化+新能源產品轉型、從提供產品+服務向提供產品+服務+出行解決方案轉型。
「至2020年,長安汽車的銷量將達到400萬輛,市場佔有率12.7%。其中自主品牌銷量達246萬輛,在規模上實現國內第一,全球前十;新能源車型銷量達116萬輛,實現中國品牌第一。」張寶林在發布會現場宣布,對於這一「宏偉」目標,長安將著力在品牌、產品、新能源、智聯網、共享出行等方面進行發力。
汽車電動化勢不可當
2月12日,國家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降低新能源汽車補貼幅度。
2月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環境保護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質檢總局、能源局聯合印發《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以車企為主開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工作,通過服務網點回收電池進行梯度利用。
4月11日,國家能源局下發《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於徵求加快居民區電動汽車充電樁及配套設施建設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提出十條措施,加速完善新能源汽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近期國家密集發布的系列政策也表明,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力度在加大。」長安汽車副總裁、新能源事業部總經理李偉告訴記者,「從目前的保有量來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潛力很大。隨著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的不斷發展,商業模式會得到極大深化。」
李偉看來,在整車領域範圍,體驗式營銷、汽車生態圈等創新的服務形態會率先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進行應用,成功之後會在傳統汽車領域中推廣。在此背景下,從前基於產品的競爭將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將是基於平台的競爭。車企將從提供產品轉向「提供產品+服務+解決方案」,把用戶作為主要經營體,培養用戶成為汽車的終端推銷員。
「以前的變化都是逐步的,近幾年將會出現跨越式的革命性變化,新能源汽車將成為這個革命性變革的載體。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汽車製造2.0時代已經到來。」
2025年停售燃油車
2017年10月,長安汽車發布香格里拉計劃。根據這個計劃,到2020年,長安汽車將完成三大新能源專用平台的打造;2025年,將開始全面停止銷售傳統意義的燃油車,實現全譜系產品的電氣化。2025年以前,通過全產業鏈1000億元的投入,調動一萬人的研發資源,構建開放共贏的產業生態圈,打造具備高品質和愉悅體驗的新能源汽車。
「計劃中涉及2020年不帶能量回收的燃油汽車停止生產,到2020年長安的汽車都是帶能量回收的汽油車。」長安汽車副總裁劉波告訴記者。
為踐行香格里拉戰略,2017年12月8日長安汽車成立了新能源汽車事業部,把產業規劃、技術規劃、產品規劃、動力總成研究、整車開發、營銷等全部整合到一起。「我已經把我職業生涯的最後一段放在新能源了。」挑梁長安新能源事業的李偉笑稱。
「香格里拉是長安新能源的聖地,希望能讓所有的用戶都享受這樣的生活。」李偉坦言,要成為創新的推動者和價值的引領者,需要全面創新。長安新能源將科技創新作為第一競爭力,同時進行營銷、產業機制、服務等方面的創新。「未來三年我們已經準備好投資100多億來打造核心的技術。」
此外,長安汽車戰略發布會上還公布了代號為「北斗天樞」的智能化戰略,該計劃將於2018年下半年正式發布。據記者了解,「北斗天樞」計劃的首要技術目標將在2018年完成,即長安汽車的產品達到智能駕駛L2級並推入市場。
前有香格里拉,後有「北斗天樞」,傳統車企的新能源未來,已經逐漸清晰。
※雷軍:小米硬體利潤率永遠不超過5%
※中國鋰離子電池行業影響力日益加強
TAG:電子產品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