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金代山西五台縣延慶寺大殿

金代山西五台縣延慶寺大殿

從拿地到蓋好一座廟中間所要了解的政策、規劃、籌資、設計、建設的全過程,寺院住持必備技能。

【延慶寺大殿】

延慶寺位於縣城西北二十餘公里的東善文村邊,在南禪寺北邊不到十公里。

關於延慶寺最早的調查資料是和南禪寺一起出現在1955年的《文物參考資料》雜誌上,那時延慶寺已經荒蕪,有一殿一幢和幾間清代配殿,現在的延慶寺經過前幾年的修繕,重建了所有的配殿。

【延慶寺老照片,引自1955年《文物參考資料》】

延慶寺內沒有與正殿建造年代相關的碑刻等記載,依結構推斷為金代。九脊頂,面闊三間,進深六椽,柱頭用普拍方。

【大殿枓栱】

殿內兩縫梁架採用了不同的結構,西縫為六椽栿通搭,東縫為五椽栿對剳牽,鄉村建築往往要根據獲捐的材料來施工,會出現不同的組合,這一點還能從延慶寺粗細不等的柱子看出來。

【西縫梁架採用一根六椽栿】

【東縫是組合式梁架】

【東縫梁架】

進深六椽的主梁之上沒有用四椽栿,而是通過高矮不同的駝峰托起上平槫、下平槫以及平梁,平梁之上通過叉手、蜀柱等托脊槫。

【梁架結構】

【連續的托腳】

【前檐枓栱後尾】

【山面丁栿】

大殿柱頭鋪作為五鋪作單抄單昂,補間鋪作為雙抄,當心間採用了斜栱。

【延慶寺柱頭鋪作】

【當心間斜栱】

【轉角鋪作】

延慶寺大殿還可看到明顯的「生起」,「生起」是《營造法式》中記錄的一種用柱方式,從當心間開始每向兩側增加一間,柱子加高兩寸,若是十三間的話柱子升高可達一尺二寸,當然《營造法式》中所規定的只是推薦值,延慶寺大殿雖然只有三間,「生起」一眼就能看出來,以至於窗戶上面要用三角形的木條來填充。

【延慶寺大殿「生起」】

古建築優美的曲線,是在細節處生成的。

《營造法式》還記錄了用柱方法「側腳」,在延慶寺大殿上也能明顯看到,所謂「側腳」就是檐柱並非直立,而是略有內傾,這樣整體框架就變成了微微的梯形,古人大概是用這種方法防止梁架傾斜。

老照片中延慶寺內的經幢還很高大,今僅存下半截,北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

【景祐年間的經幢】

從經幢可知至少宋代這裡就已經有了廟宇,然而現存的大殿難以找到宋代特質,當是金代的新一輪建設活動所留。

【獸面】

延慶寺大殿柱頭上有兩隻泥塑的獸面,這一造型在晉中晉北的廟宇中時長出現,但獸面並非金代原裝帶來,而是清代添配上去的,前段時間去藏區,發現藏區的寺廟也喜歡在柱頭裝飾獸面,是不是隨著藏傳佛教流行而帶到內地的呢?

大象佛學圖書館平台聲明

本文來源 | 教你蓋好一座好廟 | 。本平台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註明來源及作者,請重編錄用者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權。

正聞熏習 柔和質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人生的意義無法在追尋中獲得,只能在沉澱中遇見
《瑜伽師地論》根律儀(8):不取相及隨好(1)第一類(1)不取其相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