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傀儡戲是神馬?為什麼要裝飾在枕頭上,睡得更香嗎?
三彩童子傀儡戲枕,陶器,宋代文物,高9.8~11.0、面長48.5~48.8、面寬17.0~18.0、底長47.6、底寬13.9厘米,1976年濟源鎮安寺出土,現藏河南博物院。
這件三彩童子傀儡戲枕的裝飾主題是三個孩童操作傀儡、吹笛、敲鑼的嬉戲場面,屬於嬰戲圖的範疇,刻畫孩童天真活潑、逗人喜愛的特性,蘊涵著社會民眾對美好生活的普遍心理和共同願望,反映了中國濃厚的祈求人壽年豐、多子多福的思想意識。在枕面的兩端均刻畫一支白牡丹,取「花開富貴」之意,與主題嬰戲紋樣「多子多福」的寓意相吻合。
器物胎質呈淺紅色,堅硬細密,整體模製而成,器形規整。體呈長方形,前低後高,中間微凹。器表施綠、黃、褐紅、黑、白諸色釉。裝飾採用刻劃填彩的傳統方法,花紋線條流暢。
枕面中部的主題紋飾為嬰戲圖,兩端為折枝牡丹紋,枕四側刻劃連續花葉紋。嬰戲圖描繪三個兒童在庭院圍欄邊、樹陰下嬉戲的場面,右邊兒童頭頂蓄髮一撮,兩側挽髻,身著綠衣白褲,坐在綉墩上,右手執一提線木偶;左邊的兩個兒童配合著他的表演,一人頭上無發,身著綠衣黃褲,坐在地上用左手提鑼,右手拿棰作擊鑼狀;一人頭頂蓄髮一撮,黑衣白褲,吹笛而舞。
嬰戲題材。陶瓷器裝飾中常見的傳統紋飾內容,嬰戲圖是以兒童遊戲為裝飾圖案,萌芽於戰國時期,後又大量運用於玉器、漆器、陶瓷和織綉等作品中。嬰戲圖用於瓷繪裝飾工藝始見於唐代,但唐代嬰戲圖極為罕見,宋代定窯、磁州窯、耀州窯、景德鎮窯等瓷器上也有發現,到明中期以後瓷器上「嬰戲圖」才開始風行,並一直盛行到清代。
隨著時代的發展,嬰戲題材用於陶瓷上的寓意略有不同。從唐代長沙窯始見嬰戲圖直至明中期,其寓意以企盼多子多福、吉祥如意為主。進入明晚期後,多子多孫的吉祥意味仍是主流,但隨著中國古代科舉走向鼎盛階段,考取功名等本與嬰孩無關的寓意也開始被引入到嬰戲圖中,如五子登科、加官進爵、嬰孩讀書、指日高升等,表達當時人們望子成龍,希望將來科舉高中的美好願望。到乾隆時期,陶瓷嬰戲圖的畫面充滿著升官發財的祝願,如五子奪魁、五子連科、瓶生三級等。另外,官窯中出現的百子圖等兒童嬉戲場景則有粉飾太平盛世之意。乾隆之後的清中晚期嬰戲圖承襲乾隆作法,亦充滿吉祥意味,但已了無新意,嬰戲圖逐漸走向衰敗。
撰稿:李 琴
封面:王文析
編輯:顧永傑
審核:荊書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