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佛法對治煩惱之次第

佛法對治煩惱之次第

佛法在對治煩惱上,有多種方法以及次第,一是善惡因果之取捨,深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持戒行善止惡,得人天善果,遠離三惡道業報,實際即《瑜伽師地論》所謂的「世間道解脫」,相當於《菩提道次第廣論》的下士道。然後,就是般若對治,《瑜伽師地論》所謂:「出世間道解脫」。

天台宗分成三空對治,析空觀對治得到小乘佛果,相當於《菩提道次第廣論》的中士道。體幻空觀對治得通教佛果,次第三觀即空觀、假觀、中道第一義觀,但中觀對治得別教佛果。一心三觀,即所謂圓頓止觀,則不對治,業性本空,不必再空,煩惱即菩提,當下五方佛,相當於《菩提道次第廣論》的上士道。華嚴宗分成真空觀,即真空無相觀,相當於天台宗之體空觀,第二理事無礙觀,相當於天台宗之中道第一義觀,第三事事無礙觀,相當於天台宗之一心三觀、圓頓止觀。

禪宗講頓悟,雖然不立次第,但其實也有次第之說。如《六祖壇經》云:「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溈山文雲。可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漸。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少室內六門》記載達摩祖師的「二入四行」說:「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俱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也捨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於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行入者。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

《金剛三昧經》云:

佛言:「二入者:一謂理入、二謂行入。

「理入者深信眾生不異真性,不一、不共,但以客塵之所翳障,不去、不來。凝住覺觀,諦觀佛性,不有、不無,無己、無他,凡聖不二。金剛心地,堅住不移,寂靜無為,無有分別,是名理入。

「行入者心不傾倚,影無流易,於所有處,靜念無求,風鼓不動,猶如大地。捐離心我,救度眾生,無生、無相,不取、不捨。

不過禪宗祖師沒有展開詳細論述而已。

人天乘對治煩惱:

小乘道:深信因果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以善行對治惡行,持五戒,修十善,得人天善果。如證得四禪八定,依照禪定之深淺,上升色界天或者無色界天

大乘道:以布施度慳貪,以持戒度毀犯,以忍辱度嗔恚,精進對治懈怠,禪定對治散亂

小乘般若空觀對治(分析空):

分析空,尋覓六塵、六根、六識皆了不可得為空。《瑜伽師地論》謂之:「此諦現觀聲聞獨覺、能觀唯有諸蘊可得;除諸蘊外我不可得。」主要以觀修四諦十二因緣證得聲聞四果、緣覺果。修法以三十七道品為核心內容。

大乘體空觀(不可得空、畢竟空):

體諸法如幻如夢、妄想無性為空。

《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煩惱不異空,空不異煩惱,煩惱即空,空即煩惱)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二:前聖所知,轉相傳授,妄想無性,菩薩摩訶薩,獨一靜處,自覺觀察,不由於他,離見妄想,上上昇進,入如來地,是名自覺聖智相。

《宗鏡錄》卷四十一:故知千聖皆目此一念心起時了不可得。是真不思議。離此決定別無殊勝。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八》:貪嗔若起在何處。住知此貪嗔住於妄念。妄念住於顛倒。顛倒住於身見身見住於我見。我見則無住處。十方諦求我不可得。我心自空罪福無主。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

《宗鏡錄》卷三:

亦不覩惡而生慊。亦不觀善而勤措。亦不捨愚而近賢。亦不拋迷而就悟。達大道兮。過量。通佛心兮。出度。不與凡聖同躔。超然。名之曰祖。

《景德傳燈錄》卷三:

古德雲。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償宿債。只如師子尊者二祖大師。為什麽得償債去。長沙雲。大德不識本來空。彼雲。如何是本來空。長沙雲。業障是。又問。如何是業障。長沙雲。本來空是。

《景德傳燈錄》卷九:

師問仰山。涅槃經四十卷多少佛說多少魔說。仰山雲。總是魔說。師雲。已後無人奈子何。

《六祖壇經》: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中論》卷三:

諸業本不生 以無定性故

諸業亦不滅 以其不生故

若業有性者 是則名為常

不作亦名業 常則不可作

若有不作業 不作而有罪

不斷於梵行 而有不淨過

是則破一切 世間語言法

作罪及作福 亦無有差別

若言業決定 而自有性者

受於果報已 而應更復受

若諸世間業 從於煩惱生

是煩惱非實 業當何有實

《華嚴經》卷二:

種種觀佛無所有,十方求覓不可得

《華嚴經》卷十六:

一切法無生, 一切法無滅,

若能如是解, 諸佛常現前。

法性本空寂, 無取亦無見,

性空即是佛, 不可得思量。

大乘中道第一義空觀(空有不二之絕待空):

空有二邊不可得得離過絕非為空。(離四句:空、有、亦空亦有,非空非有)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七十七》:諸以色觀我, 以音聲尋我,彼生履邪斷,不能當見我。應觀佛法性,即導師法身;法性非所識,故彼不能了。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第十:

菩薩摩訶薩如實了知,名諦善巧。復有諦善巧,所謂三諦——世俗諦、勝義諦、實相諦。世俗諦者,謂一切世間語言文字、見聞覺知。勝義諦者,謂心行處滅無復文字,離於一切見聞覺知。實相諦者,所謂一切相即無相,如是無相即是實相。菩薩摩訶薩於俗不染,觀真不住,一相平等,是則名為菩薩摩訶薩諦善巧智。復有二諦,所謂世諦、真諦。世諦者,所謂一切世間色心等法,如實而見,稱實而知。真諦者,謂二空理,清淨湛然究竟寂滅,化之不厭,知真無取,無法可得,是名菩薩摩訶薩諦善巧智。復有一諦,謂即真如清淨法界,無生無滅、非斷非常,遠離二邊究竟安樂,於生無生心無二相,是名菩薩摩訶薩諦善巧智。

大乘圓教觀(事事無礙、法界無障礙之空):

觀色受想行識,一切煩惱諸法,當體皆空,一一皆周遍法界,煩惱菩提無明佛性善惡正法外道有情無情時間空間大小長短高下遠近法法圓具,法法互具互攝,遍具遍含,《圓覺經》云:「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婬、怒、痴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楞嚴經》云:「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遍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法輪」。

《華嚴經》云:「世尊處於此座,於一切法成最正覺,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滿一切世間,其音普順十方國土。譬如虛空具含眾像,於諸境界無所分別;又如虛空普遍一切,於諸國土平等隨入。身恆遍坐一切道場,菩薩眾中威光赫奕,如日輪出,照明世界。三世所行,眾福大海,悉已清淨,而恆示生諸佛國土。無邊色相,圓滿光明,遍周法界,等無差別;演一切法,如布大雲。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無障礙,各現無量神通之力,教化調伏一切眾生;身遍十方而無來往,智入諸相,了法空寂。三世諸佛所有神變,於光明中靡不咸覩;一切佛土不思議劫所有莊嚴,悉令顯現。」

圓教以法界無障無礙無盡為空。

下面例舉對治煩惱的方法如下,由高到低:

1、直接觀當下之煩惱緣起無生(例如目前欠債缺錢需要還,生意有困難,但此煩惱找不到來處、住處、去處),觀此煩惱貫通三世(過去未來現在),超越空間。煩惱不自生,不他生,不無因生。隨處出生,當處滅盡。因緣而有,有即非有,反覆觀察其無生性空,煩惱本空而當下解脫。再觀能觀之人、能觀之心也空不可得,超越三世、當下之煩惱即整個「一真法界」「事事無礙」「離心緣相、離言說相」,不可思議。十方求煩惱自性了不可得,在了不可得處明見心性、體煩惱「本空」,即可轉化一切煩惱為菩提。或者用《金剛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去觀照三界所起一切煩惱皆空而見道。此外,也不能住於「空性」,需再觀煩惱雖空,也可緣起而變現一切,隨染緣(我執、法執)而生起煩惱,隨凈緣(般若、如來藏、真心)而生起大悲菩提心,誓願發大心普度一切眾生成佛而不住度眾生相、發心相、涅槃相、成佛相。即《金剛經》云:「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這種大般若觀法僅僅適合上根,一般需要在打坐中,觀想淫慾、貪慾、嗔心、愚痴等等煩惱本空完全得力後一般能夠使用得上,要不就是多讀甚深般若類經典而得到觀照般若而斷煩惱。

2、觀照般若如果不得力的話,可以在煩惱生起時,立即發世俗菩提心(即沒有斷除煩惱的菩提心),發願度盡法界一切眾生。

3、實在不行的辦法,微信轉來的(其實,現在絕大部分人應該先走這條道路作為得到般若智的加行)

若想緩解生活、工作的壓力,最簡單、最實用的禪修方法是:先專註盯著釋迦牟尼佛像,看一會兒閉目想;想不起來了,再看一會兒,再閉目想……如此不斷訓練,直至想得非常清晰。如果想打坐修禪定,這也是最有加持力的方法。

長壽佛:若想增長自己或他人的壽命,避免夭折或意外身亡,可一心一意地祈禱長壽佛,專註持念長壽佛心咒「嗡阿瑪Ra呢則萬德耶索哈」。

金剛薩埵:過去有意或無意中造下的一切罪業,若生起後悔之心,一邊念金剛薩卅心咒「嗡班匝薩埵吽」,一邊想著金剛薩埵佛尊降下甘露,洗盡自己的罪業,諸罪可逐漸滅盡無餘。

藥師佛:虔誠、專註地祈禱藥師佛,持念「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能滅除一切疾病,消災延壽,也可令容貌更加莊嚴。

阿彌陀佛:臨終時,若一心一意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在腦海中想著阿彌陀佛的莊嚴身相,同時,周圍的人也為其念此佛號,可消除死時的痛苦、恐懼,身心得到安樂。有緣者命終後往生極樂世界。

蓮花生大士:若虔誠祈禱蓮花生大士,一心念誦蓮師心咒「嗡啊吽 班匝格熱班瑪色德吽」,可化解一切不祥,如本命年、爭鬥、惡兆、疾病、橫禍等,修行無有任何障礙,迅速成就所願。

度母:若虔誠祈禱度母,一心專念度母心咒「嗡達熱德達熱德熱索哈」,能止息惡咒、自殺、疾病等損害,免除一切煩惱,消除心中恐懼,獲得錢財、勢力、名聲等世間力量。當今之世,修此法之成效最為迅速。

地藏菩薩:若想所求如願以償,善根增長,福報、財富圓滿,或者超度已故亡人,可一心專念「南無地藏菩薩」,祈禱地藏菩薩加持。

文殊菩薩:若想開啟內心的智慧,明辨所做之事如何取捨,可一心專念文殊心咒「嗡阿Ra巴匝那

或者按照藏密金剛薩埵法修止,逐步得到禪定

這第二第三種方法在《瑜伽師地論》《菩提道次第廣論》都稱為:世間道解脫(就是沒有用觀照般若斷除煩惱種子,其實沒有真正解脫的),只有第一種方法才是出世間解脫道,《解深密經》說:「由靜慮故,永伏煩惱;由般若故,永斷隨眠」(白話翻譯就是:因禪定而壓制煩惱,因般若而斷除煩惱種子)智者大師《童蒙止觀》云:若夫泥洹(泥洹指涅槃)之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結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止是禪定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成實論》卷十五止觀品云:「問曰。佛處處經中告諸比丘。若在阿練若處。若在樹下若在空舍。應念二法。所謂止觀。若一切禪定等法皆悉應念。何故但說止觀。答曰。止名定觀名慧。一切善法從修生者。此二皆攝。及在散心聞思等慧亦此中攝。以此二事能辦道法。所以者何。止能遮結。觀能斷滅。止如捉草觀如鎌刈。止如掃地觀如除糞。止如揩垢觀如水洗。止如水浸觀如火熟。止如附癰觀如刀決。止如起脈觀如刺血。止制調心觀起沒心。止如灑金觀如火炙。止如牽繩觀如用剗。止如鑷鑷刺觀如剪刀剪髮。止如器鉀觀如兵杖。止如平立觀如發箭。止如服膩觀如投藥。止如調沒觀如印印。止如調金觀如造器。」

佛教大小顯密諸宗其實都強調修行必須定慧雙運才能夠徹底斷除煩惱種子,僅僅修禪定,只能壓制煩惱。但只有聞思之般若慧也不行,沒有禪定壓制煩惱,就是有聞思般若慧也是乾慧、狂慧,非真般若。必須是定慧雙運得到的真智慧才是真般若。

GIF

僅僅修禪定的壞處以及好處:不能斷除煩惱種子,不能真正消除業障,可以遮蓋煩惱業障,令心寂靜得到禪定,獲得禪定之樂,但出定之後煩惱又會生起。禪定好處是使身體內精氣旺盛,精力充沛,有力量修觀照般若斷除煩惱種子。

僅僅修習般若的壞處與好處:能夠斷除煩惱種子,消滅一切業障,但禪定功夫不夠的話,修觀照般若會感覺很吃力,修不上去,理解般若不可能徹底,不能證得真般若---即見道。如禪定功夫具足,聞思正見具足修觀,則快速見道證果。《菩提道次第廣論》云:「唯觀離止如風中燭,瑜伽師心於境散亂不能堅住,不生明瞭智慧光明,故當雙修」

《本事經》云:有靜慮有慧 速證於涅槃

《清凈道論》云:

住戒有慧人,修習心與慧,

有勤智比丘,彼當解此結。

住戒有慧人的「慧」應該指聞思正見,後面修習心與慧的「慧」指修慧,心指禪定。彼當解此結指證得涅槃。

以下簡述在禪定中以及散亂中修習佛法斷除煩惱之方法

一、如何在禪定中修習佛法斷除煩惱

一般說來,在禪定中修習佛法,至少是欲界定,但不能超過色界四禪,否則在無色界定中無法修觀照般若。

《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九雲見道應該依止初禪未到地定或者色界四禪,不能依止無色界禪定:「複次唯依諸靜慮及初靜慮近分未至定。能入聖諦現觀。非無色定。所以者何。無色定中奢摩他道勝。毗缽舍那道劣。非毗缽舍那劣道能入聖諦現觀。」

《菩提道次第廣論》認為生於無想天與無色界天的凡夫因第六意識的現行被壓制下去,無法修觀觀照般若,也屬於無法見道證果的禪定:「無想天者,對法中說,於第四靜慮廣果天中,處於一分,如聚落外阿蘭若處。除初生時及臨沒時,餘心心所,現行皆滅,住多大劫。無色聖人非是無暇,故是生彼諸異生類,以無善根修解脫道,故是無暇。」

只有《成實論》《解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要求最低,欲界定即可見道證果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一:「或有聲聞。從初發心即修慧行。發電光三昧得四果。未具諸禪。」

《成實論》卷十六:「又經中說。除七依處亦許得道。故知依欲界定能生真智。問曰。是人依初禪近地得阿羅漢道。非欲界定。答曰。不然。言除七依則除初禪及近地已。又此中無有因緣能依近地非欲界定。若此行者能入近地。何故不能入初禪耶。是事亦無因緣。又須屍摩經中說。先法住智後泥洹智。是義不必先得禪定。而後漏盡。但必以法住智為先。然後漏盡。故知除諸禪定。除禪定故說須屍摩經。」

《雜阿含經》卷十四第三四七經中也說無需色界四禪即可見道證果。

如果是成佛所需要的禪定,應該依止色界四禪修止觀而成佛。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九十三:「諸佛皆依第四靜慮得菩提故。」

《大智度論》卷七:「一切諸佛於第四禪中行見諦道,得阿那含,即時十八心中得佛道。」

《六度集經》卷七:「自五通智至於世尊,皆四禪成」

一般按照次第般若空觀對治比較好(即先修空觀,再修假觀、再修中道第一義觀,最後修一心三觀即圓頓止觀)。修止與修觀初學者開始可以分開修,修觀修多了,心則散亂,修止修多了,心則寂靜如同睡眠,不發生智慧,不能見心性而證涅槃果。《菩提道次第廣論》云:「若時多修毘缽捨那,智慧增上,由奢摩他力微劣故,如風中燭令心搖動,不能明瞭見真實義,故於爾時當修正奢摩他。若正奢摩他勢力增上,如睡眠人,不能明瞭見真實義,故於爾時當修智慧。」

修熟練了,可以止觀雙運。證得止觀雙運標準,《菩提道次第廣論》云:「如聲聞地云:「齊何當言奢摩他毘缽捨那,二種和合平等俱轉,由此說名雙運轉道?答﹕若有獲得九相心住中,第九相心住謂三摩多,彼用如是圓滿三摩地為所依止。於觀法中修增上慧,彼於爾時由觀法故。任運轉道無功用轉。如奢摩他道不由加行,毘缽捨那清淨鮮白,隨奢摩他調柔攝受,齊此名為奢摩他毘缽捨那,二種和合平等俱轉,由此名為奢摩他毘缽捨那,雙運轉道。」

修止證得九住心,宗喀巴大師解釋為證得「初禪未到地定」(麥彭仁波切認為是證得「欲界定」)。關於毘缽捨那清淨鮮白,《瑜伽師地論》認為已經進入四聖諦現

觀:「由此定心清凈鮮白、正直調柔、於四聖諦能入現觀,乃至證得諸漏永盡。」實際毘缽捨那清淨鮮白即相當於已經見道證果,止觀雙運相當於禪宗所言:「保任心性」或者藏密大圓滿所說在修習徹卻見性後,進一步修習妥噶轉化身體,獲得身心共同解脫之「大遷轉身」(大略相當於小乘佛教所言在慧解脫阿羅漢基礎之上進一步證得定慧俱解脫阿羅漢)

關於止觀雙運之果,《解深密經》云:「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當知皆是此奢摩他毘鉢舍那所得之果。」

《解深密經》雲止觀雙運主要就是斷除我法二執之果:「世尊。此奢摩他毘鉢舍那能作何業。善男子。此能解脫二縛為業。所謂相縛及粗重縛。」

《菩提道次第廣論》解釋相縛及粗重縛:「言粗重者,謂心相續中所有習氣,增長內心顛倒堪能,相者謂於外境前後所生顛倒習氣。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說,前者為觀所斷,後者為止所斷。」

《佛教心理學》解釋相縛及粗重縛:「相縛謂被所認識的諸相、名言所縛;粗重縛謂被潛伏的煩惱——隨眠所縛,粗重,為隨眠別稱。」

《解深密經》解釋止觀雙運從初地菩薩到成佛所斷的煩惱障、所知障:

世尊此奢摩他毘鉢舍那。從初菩薩地乃至如來地。能對治何障。善男子。此奢摩他毘鉢舍那。於初地中對治惡趣煩惱業生雜染障。第二地中對治微細誤犯現行障。第三地中對治欲貪障。第四地中對治定愛及法愛障。第五地中對治生死涅槃一向背趣障。第六地中對治相多現行障。第七地中對治細相現行障。第八地中對治於無相作功用。及於有相不得自在障。第九地中對治於一切種善巧言辭不得自在障。第十地中對治不得圓滿法身證得障。善男子。此奢摩他毘鉢舍那。於如來地對治極微細最極微細煩惱障及所知障。由能永害如是障故。究竟證得無著無礙一切智見依於所作成滿所緣。建立最極清淨法身。

修止修觀資糧,《解深密經》云:「世尊。此奢摩他毘鉢舍那以何為因。善男子。清淨屍羅清淨聞思所成正見。以為其因。」

《菩提道次第廣論》解釋修習止觀資糧:「次為斷執二我縛故,以見決定無我空義。次應將護無謬修法,成辦慧體毘缽捨那。如道炬釋說,除修止觀,學習律儀學處以下,是為戒學。奢摩他者,是三摩地,或為心學。毘婆捨那,是為慧學。複次奢摩他下是方便分,福德資糧,依世俗諦所有之道,廣大道次。發起三種殊勝慧者,是般若分,智慧資糧,依勝義諦甚深道次。應於此等次第決定,數量決定,智慧方便,僅以一分不成菩提,發大定解。 」

這段話意思是說修習奢摩他者,屬於方便分,是大乘道福德資糧所攝,是佛法世俗諦。修習毘婆捨那者,即三種殊勝智慧(三種殊勝慧是:一、通達勝義慧;二、通達世俗慧;三、通達饒益有情慧),屬於般若分,是大乘道般若智慧資糧所攝,是佛法勝義諦。欲成佛,必須福慧雙修,僅僅修習奢摩他或者僅僅修習毘婆捨那,都不能成佛。

修止修觀之障礙,《解深密經》云:「幾是奢摩他障。幾是毘鉢舍那障。幾是俱障。善男子。顧戀身財是奢摩他障。於諸聖教不得隨欲。是毘鉢舍那障。樂相雜住於少喜足。當知俱障。」

修止資糧:一、衣食具足。二、處所賢善,指風水好,謂無猛獸等兇惡眾生,及無怨等之所居住。三、地土賢善,指風水好,謂非引生疾病之地。四、伴友賢善,指有善知識指點以及幫助,謂具良友戒見相同。如果是共修善知識,見地與戒律一定要一致。五、具善妙相,謂日無多人夜靜聲寂。如莊嚴經論云:「具慧修行處,易得賢善處,善地及善友,瑜伽安樂具。」六、少欲,不貪眾多上妙衣服等事。七、知足,雖得微少粗弊衣等常能知足。八、斷諸雜務,皆當斷除行貿易等諸惡事業,或太親近在家出家,或行醫藥算星相等。九、清淨屍羅,於別解脫及菩薩律,皆不應犯性罪遮罪破壞學處,設放逸犯,速生追悔如法悔除。十、斷除貪慾等諸惡尋思。

《菩提道次第廣論》將大乘六度中前四度作為修止資糧,如云:「又前四度,即是第五靜慮資糧。」

若按照善知識指點修習,仍然不能得定,應該檢查自己是否具足禪定資糧,《菩提道次第廣論》云:「我等唯覺是教授過,專求教授。然定不生,是未安住資糧所致。」

《占察善惡業報經》雲業障深重者,應該先懺悔業障,然後再修習止觀:

善男子!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欲求度脫生老病死,始學發心修習禪定、無相智慧者,應當先觀宿世所作惡業多少及以輕重。若惡業多厚者,不得即學禪定、智慧,應當先修懺悔之法。所以者何?此人宿習噁心猛利故,於今現在必多造惡,毀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懺悔令其清淨,而修禪定、智慧者,則多有障礙,不能剋獲。或失心錯亂,或外邪所惱,或納受邪法,增長惡見。是故當先修懺悔法,若戒根清淨,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則離諸障。

《楞嚴經》也說修習楞嚴大定或者修證二十五圓通法門,但業障深重者,應該先持誦楞嚴咒消除宿世重大業障:

若有宿習不能滅除,汝教是人,一心誦我佛頂光明摩訶薩怛多般怛囉無上神呪,斯是如來無見頂相,無為心佛從頂發輝,坐寶蓮華所說心呪,且汝宿世與摩登伽歷劫因緣,恩愛習氣非是一生及與一劫;我一宣揚,愛心永脫成阿羅漢。彼尚婬女無心修行,神力冥資速證無學;云何汝等在會聲聞,求最上乘決定成佛?譬如以塵揚於順風,有何艱險。

藏傳佛教諸派普遍修習「四加行」作為修習止觀的資糧。

四加行的內容為:

一、誦「四歸依」——表示誓願歸依上師及佛、法、僧「三寶」、發菩提心(發上求佛道下度眾生的誓願)的偈頌,誦滿10萬遍。

二、修誦金剛薩埵真言。金剛薩埵,是密宗所說諸部密法的主管者,一位大菩薩,其形相為天冠天衣、頂髻披髮,手執金剛鈴、杵,無上瑜伽部多觀為雙身,身白色或黃白色,跏趺坐於蓮花日月座上。持誦者觀想金剛薩埵坐在自己頭頂上空,然後誦咒,咒稱「百字明」,約長百字,據稱有消除一切業障重罪及修習密法的障礙的強大威力。誦咒時,觀想金剛薩埵放無量五色光明,遍照十方,消除自己及其餘眾生的業障罪垢,並從金剛薩埵身流注甘露,從自己頂門流下,潤溢周身,滌盪身中病、魔、業氣、化為黑氣從足下散出。誦若干遍(一般是108遍)後,於心輪觀想金剛薩捶五字真言(心咒)而誦,並觀咒字放出無量五色光明,照十方世界,利益眾生,供養諸佛,還復收回於自身。這種誦修法實屬本尊法,據稱專精修習誦滿「百字明」10萬遍,不但能滌凈障垢罪業,而且能滌凈身中諸脈。

三、供「曼達」10萬遍。於盤中貯七寶或大米等,觀想為大千世界及其中所生樹、稻、象馬、玉米等諸寶,結印誦咒,用以供養上師、本尊、空行、護法神眾,目的是集福。

四、修上師相應法10萬遍。觀想上師,誦「上師即佛上師法,上師具德金剛持」等禮讚偈,磕「大頭」禮拜,磕滿10萬遍。

修觀資糧:親近通達佛經之善知識,聽聞大乘了義經論,由聞思慧引發通達真實正見。對大乘了義經典圓滿通達,達到思慧之最高境界,對佛法無絲毫疑惑,方堪作為修觀斷煩惱之工具。《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七云:「若於實義無決定見,必不能生通達如所有性毘缽捨那故。又此正見,要依了義而善尋求,不依不了義,故須先知了不了義所有差別,乃能解悟了義經義。」

《解深密經》卷三對聞慧、思慧、修慧三慧之劃分:

世尊。若聞所成慧了知其義。若思所成慧了知其義若奢摩他毘鉢舍那。修所成慧了知其義。此何差別。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聞所成慧依止於文。但如其說未善意趣。未現在前隨順解脫。未能領受成解脫義。思所成慧亦依於文。不唯如說能善意趣。未現在前轉順解脫。未能領受成解脫義。若諸菩薩修所成慧。亦依於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說亦不如說。能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現前極順解脫。已能領受成解脫義。善男子。是名三種知義差別。

這裡聞慧、思慧大概可以對應資糧位,修慧可以對應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無學位(或者究竟位)

故閱讀經論應該經過聞慧----僅僅看懂文字,不了解經論真實含義,到思慧----能夠看懂文字,而且了解經論真實含義,但無法脫離經論來理解,也不能領會經論中所包含的「涅槃」真義,也不能證得「涅槃」。到修慧---可以依靠經論正確解說佛法,也可以不依靠經論正確解說佛法,而且能夠經過止觀修行證得涅槃。

《楞嚴經》修習耳根圓通法門所謂:「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其實就是由聞慧起思慧,由思慧起修慧,由修慧而見道證果。《佛說寶雨經》云:「如實了知,涅槃寂靜。如是之義,非但言說,要以聞、思、修所成慧,方於此義如實了知」也是此意。

慧能大師將聞思修慧之次第總結為:

聽法頓中漸。悟法漸中頓。修行頓中漸。證果漸中頓。頓漸是常因。悟中不迷悶。_________《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八

《瑜伽師地論》卷二十認為修止修觀資糧皆必須有修行成功已經見道以上的善知識指點:又毘鉢舍那支最初必用善友為依。奢摩他支屍羅圓滿之所攝受。又依善友之所攝受。

二、如何在散亂中修習佛法斷除煩惱:

《菩提道次第廣論》認為僅僅在禪定中修行,散亂中放棄修行,功德很小,故必須注重在散亂中修行:「未修中間如何行者。總之,雖有禮拜、旋繞及讀誦等多可行事,然今此中,正主要者,謂於正修時勵力修已,未修之間,若於所修行相、所緣,不依念知,任其逸散,則所生德,極其微鮮。」

漢傳佛教慧思大師的隨自意三昧。即行住坐卧隨時觀察心性。隨自意三昧,其要在於一切時中、一切處所,於行、住、坐、卧、做事、言談、見聞嗅嘗觸覺等時,念起即覺,意起即觀。觀出入息及色身畢竟空寂,觀心不可得,猶如芭蕉、沫、泡、影、虛空。特別是觀所起每一念皆空不可得為要點。

禪宗祖師也強調在散亂中修行,認為比在禪定中修行成功的話,打破無明煩惱更為有力,如云:

父子之情。千生百劫恩愛習氣之所流注。想當此境界。無有是處。五濁世中種種虛幻。無一真實。請行住坐卧常作是觀。則日久月深。漸漸消磨矣。然正煩惱時。子細揣摩窮詰。從甚麽處起。若窮起處不得。現今煩惱底。卻從甚麽處得來。正煩惱時。是有是無。是虛是實。窮來窮去。心無所之。要思量但思量。要哭但哭。哭來哭去。思量來思量去。抖擻得藏識中許多恩愛習氣盡時。自然如水歸水。還我箇本來無煩惱無思量無憂無喜底去耳。入得世間。出世無餘。世間法則佛法。佛法則世間法也。父子天性一而已。若子喪而父不煩惱不思量。如父喪而子不煩惱不思量。還得也無。若硬止遏哭時又不敢哭。思量時又不敢思量。是特欲逆天理滅天性揚聲止響潑油救火耳。正當煩惱時。總不是外事。且不得作外邊想。永嘉雲。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是真語實語不誑不妄等語。恁麽見得了。要思量要煩惱。亦不可得。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邪正未分。正好著力。此是妙喜決定義無智人前莫說。

宗喀巴大師《菩提道次第廣論》散亂中修法四個要點:密護根門(六根不亂攀援外境六塵,心不外馳,略等於持戒)飲食知量(不多不少,營養葷素搭配合理)正知而住(安住於觀照般若,隨時觀心或者觀煩惱無來處、住處、去處,空無自性)悎寤瑜伽(入睡眠之前觀想佛菩薩或者光明而入睡)

《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三、卷二十四解釋:「密護根門、飲食知量、正知而住、覺寤瑜伽」:

云何名為密護根門?謂防守正念,常委正念,廣說乃至防護意根,及正修行意根律儀。如是名為密護根門。

云何名為於食知量?謂如有一、由正思擇、食於所食。不為倡盪、不為憍逸、不為飾好、不為端嚴、乃至廣說。

云何名為正知而住?謂如有一、若往、若還、正知而住;若睹、若瞻、正知而住;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若食、若飲、若啖、若嘗、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卧、正知而住;於覺寤時、正知而住;若語、若默、正知而住;解勞睡時、正知而住。

覺寤瑜伽者:謂如說言:於晝日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凈修其心;於初夜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凈修其心、凈修心已;出住處外、洗濯其足。還入住處、右脅而卧,重累其足;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巧便而卧。至夜後分、速疾覺寤、經行宴坐,從順障法、凈修其心。

修道總要點之歸納:(摘錄自《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二十四卷,適合上中下三根)

今當略說道之總義,謂於最初道之根本,即是親近知識道理,故於彼上當善修鍊。次於暇身,若起真實取心要欲,彼從內策令恆修行,為生彼故當修暇滿。次若未滅求現法心,則於後世不能發生猛利希求,故當勤修人身無常,不能久住,死後流轉惡趣道理。爾時由生真心念畏,便能誠信三寶功德,安住皈依不共律儀學其應學。次於業果當由多門引發堅固深忍信解,是為一切白法根本,勤修十善滅十不善,相續轉趣四力之道。如是善修下士法已,當多思惟,若總若別生死過患,總於生死令心厭捨。次觀生死從何因生,當識煩惱及業自性,發起真實樂斷之欲,便於真能解脫生死三學總道,能引定解,特於所受別解脫戒,當勤修學。如是善學中士法已,作意思惟,如自墮落三有苦海,眾生皆爾,應當勤修慈悲為本大菩提心,必令生起。若無此心,其六度行二次第等,皆如無基而建樓閣。若相續中,略能生起菩提心相,當如儀受勤學學處,堅穩願心。次當聽聞菩薩所有諸廣大行,善知進止,發生猛利樂修學欲。發此心已,當如法受行心律儀,學習六度成熟自身,學四攝等成熟有情,尤當勤猛捨命防範諸根本罪,中下纏犯及諸惡作,亦當勤防莫令有染。若有誤犯,應勤還出。次當特學最後二度,故當善巧修靜慮法引發正定。又於相續當生清淨遠離斷常二無我見,得彼見已,應住見上善知清淨修法而修,即於如是靜慮般若立止觀名,非離後二波羅蜜多,而為別有。故是正受菩薩律儀,學彼應學從中分

出。此復若能修習下下,漸於上上增欲得心,聽聞上上而於下下漸欲修行,是最切要。若於前者全無所有,專修心住專樂見解,難至宗要,故須對於圓滿道體引生定解。修彼等時,亦當聰利令心平等,謂於引導修道知識,敬心微劣,則斷一切善法根本,故當勤修依師之法,如是若心不樂修行,當修暇滿,若著現法當修無常,惡趣過患以為主要。若覺漫緩所受佛制,當自思惟是於業果定解劣弱,則以修習業果為主。若於生死缺少厭患,求解脫心則成虛言,故當思惟生死過患。若凡所作,皆為利益有情之心不猛利者,是則斷絕大乘根本,故當多修願心及因。若受佛子所有律儀,學習諸行而覺執相繫縛猛利,當以理智,破執相心一切所緣,而於如空如幻空性,淨修其心。若於善緣心不安住為散亂奴,則當正修安住一趣,是諸先覺已宣說者。以彼為例,其未說者亦當了知。總之,莫令偏於一分,令心堪修一切善品。

白話解釋歸納如下:

(第一,親近善知識,指佛陀以及見道以上善知識,因為善知識是引發成道的根本,故應當親近佛陀或者見道以上善知識)

(第二,觀察人生難得,暇滿人身更為難得,稍微不注意下世即墮落三惡道,萬劫沉淪,難出三惡道之苦海。暇滿人生標準參考《瑜伽師地論》或者《佛說八無暇有暇經》:云何自圓滿?謂善得人身、生於聖處、諸根無缺、勝處凈信、離諸業障。云何他圓滿?謂諸佛出世、說正法教、法教久住、法住隨轉、他所哀愍。)《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二云:八無暇者如《親友書》云:「執邪倒見、生傍生、餓鬼、地獄、無佛教、及生邊地、懱戾車性為騃啞、長壽天。於隨一中受生已,名為八無暇過患。

(第三,對現世安樂無貪求心,因後世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不可能再投生為人,觀死無常,觀絕大部分人死後皆墮落三惡道,思維三惡道之痛苦長遠,難以出離,發起堅固的出離心,希求後世生於人天或者往生凈土繼續安樂)

(第四,仔細觀察生於人天,即便貴為天主,甚至於修習禪定升到三界有頂天:非想非非想天享受八萬四千大劫「極寂靜解脫之樂」,福報受盡後仍然可能墮落三惡道繼續輪迴六道受苦,故要求能夠求得永恆安樂的話,必須皈依佛法僧三寶,對佛法僧三寶生起堅固信念,以三寶為自己究竟的皈依之處)

(第五,深信因果報應真實不虛,才有可能堅固持五戒,力行眾善,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第六,再繼續觀察眾生在六道輪迴之根本原因是「我執煩惱」而發起,故力修小乘解脫道,證得小乘偏空涅槃)

(第七,再觀小乘涅槃僅僅具有少分解脫自由,連自利都不圓滿,何況利他?只有修習大乘菩薩道才能夠成佛獲得絕對自由,實現自利利他圓滿成就。從而從內心深處發起世俗菩提心或者勝義菩提心,願意盡未來際修習六度四攝普度一切眾生皆共成佛為自己唯一鵠的)

(第八,發起菩提心之後,應該努力學習菩薩行,以圓滿福慧資糧。所謂菩薩行,可以歸納成六度四攝,應該按照佛陀開示的六度四攝進行修學)

(第九、修習六度中最後兩度:修止觀雙運斷盡一切我法二執才能夠圓滿成佛)

(第十,如果能夠於人天乘佛法修習圓滿,則能夠修習小乘法門圓滿,能夠於小乘法門修習圓滿,則能夠修習大乘法門圓滿,故應該對全體成佛之道有總體認識,引發堅固不移之決定見)

(第十一,修道應該注意修行道的均衡,不能偏頗而修,否則不能圓滿成佛資糧而成佛)

(第十二,如果對佛陀以及見道善知識不夠恭敬,應該思考一切功德的發起都由佛陀或者善知識引導,故應該恭敬佛陀或者見道以上善知識,否則無法引生一切功德)

(第十三,如果自己的心不喜歡修行,喜歡放逸,喜歡享受人生,應該思考暇滿人生極其難得,如同盲龜值遇浮木,珍惜難得的人生,努力修行成道,報答無量劫以來對自己有恩之無量無邊眾生)

(第十四,如果對現世安樂生起貪求,應該思考死無常以及死後絕大部分人墮落三惡道之痛苦,下定決心出離三界,出離六道輪迴)

(第十五,如果覺得佛陀戒律難以遵守,應該思考因果報應真實不虛,故應該嚴持戒律,力修眾善,力行菩薩行)

(第十六,如果於生死輪迴缺少厭患,應該認真思考生死輪迴於六道之中受毫無意義之痛苦,那麼才能夠發起求真正解脫之決心)

(第十七,如果利益眾生之心不夠心切,則能夠斷滅成佛之可能,不可能獲得絕對自由,得到絕對解脫以及安樂,故應該發起猛利菩提心以及菩薩行)

(第十八,如果修習持戒行善、以及大乘菩薩道過於著相,反而使自己陷入煩惱之中不可自拔,應該思考諸法如夢幻泡影,一切法自性本空,做到不住相而修行,《金剛經》所謂:「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永明大師所謂:「降伏鏡像魔軍,大作夢中佛事;廣度如化含識,同證寂滅菩提。」)

(第十八,如果於所緣善境界不能安住,心則散亂,就應該努力修習禪定)

(第十九,總之,修道不能偏於某一邊而修,否則不能圓滿成佛的福慧資糧,最後也不能成佛。《瑜伽師地論》云:「若諸菩薩於福於智隨缺一種。決定不能證於無上正等菩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界圓覺 的精彩文章:

三種人證得道果的方法

TAG:法界圓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