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相擁你的熱情

相擁你的熱情

作者:董坤穎編輯:肖煒辰

引子:

有些人的生命是為了傳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體驗,有些是旁觀。我來世上,就是看一顆樹怎麼生長,河水怎麼流,白雲怎麼飄,甘露怎麼凝結。

——舞蹈家楊麗萍

前段時間,Anna和我描述了這樣的場景:

五一期間,她和幾個朋友帶著孩子們相約去鄉下玩,十歲的女兒和夥伴小胖拿著各自的氣球在田間瘋跑打鬧,小胖沒留心手一松,氣球飛了。Anna心裡先是一陣莫名不安,更讓她不安的是,女兒一甩手也把氣球拋出去,很有義氣的說著:小胖的氣球飛了,我也不要了。

這個場景勾起了Anna童年的一個片段:那是在和女兒同齡的年紀,下課後Anna和同學們跑去操場玩跳皮筋,人數限制5個人,偏偏扎堆了6個女孩,石頭剪刀布,一個女孩出局了。Anna大概是同情心泛濫,對女孩說:我陪著你吧。女孩看Anna下場了,不等她把話說完,也可能跟本沒聽她在說什麼,立馬跑上場補缺去了。只剩下Anna在場外愣住,不知自己做錯了什麼。

女兒扔掉氣球,與自己主動下場的行為如出一轍,這讓Anna的童年創傷再次被撩撥。

Anna有一個比她大3歲的姐姐,她出生後,姐姐正好患重病,她就被送到了親戚家,長達數月由親戚照料。接回家後,她在任何方面都比不上姐姐,笨拙、叛逆,她被媽媽、爸爸嘲笑和忽略,她常常不確定媽媽是不是親生的媽媽。因此,她對親密關係要求很低,因為她不確定周圍的人是不是真的喜歡她。

後來,Anna找到的老公是博士畢業,事業上也高她一籌,這樣的客觀因素讓她在家裡的夫妻關係中也呈退縮狀態,覺得低老公一頭,給別人感覺自己是受了氣的媳婦,處於一直付出但不被尊重的狀態。

從幼年和父母互動中習得的被忽視和被嘲諷,讓她經常會在一段關係中處於受虐和不安全的地位,受虐的人自己尋求和製造痛苦是為了實現一種道德上的優越。

為別人放棄自己的利益,自認為對他人是有幫助的,從而誘使別人感激:為了讓你心裡舒服一些,我給自己添麻添,你卻不感謝我為你做了那麼多事情。這便是受虐型人格障礙。

Anna從小便教育女兒學會分享,潛意識似乎在說「你不分享,別人就不會喜歡你。」那時社會推行的育兒教育也是學會「分享」,但是被自己童年沒有經歷過的合理分享教育的媽媽們推行的過猶不及:自己有的,也要分享小朋友,否則你也不能吃(或玩),堪比Anna小時候被教育的「孔融讓梨」。

創傷被無意識的傳給下一代,就是孩子替代父母去承受很多創傷。

母親有很多焦慮、憎恨的情緒體驗,或對喪失的體驗,情感的麻木。導致沒有足夠的情感空間來考慮孩子的需要,因此很難對自己的孩子共情,甚至會反過來讓孩子成為自己情緒的容器,這使得在一個家庭里,孩子可能成為照料者的「抱持性環境」(holding environment,本意是指像父母對嬰兒進行抱持)。孩子生而要去承受父母承受不了的東西,這是潛意識傳遞的。所以父母的創傷通過累積創傷的方式被傳遞給下一代。常常被認為是宿命,或者是強迫性重複,這就是創傷的代際傳遞。

還沒有微信的日子裡,我們書架上擺滿了奉為聖經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媽媽,請這樣和我說話》、《哈佛女孩劉亦婷》……如今,大道理被碎化片並且以搏人眼球的題目出現在了每天的朋友圈《孩子跟誰睡,就是誰的孩子》、《孩子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這3種做法》……

看時感覺醍醐灌頂,行時方知「知之非難,行之不易」。

總結成一句話:知道很多道理,依然成為不了一個好媽媽,足夠好的爸爸或媽媽,總是足夠面對和了解自己,只有這樣,道理,才會從嘴上去到心裡。

Mr.隗點評:

創傷,總是形成在一個人懷著巨大的熱情去互動,卻被潑了一頭冰心徹骨的冷水之時。

就像Anna,她的創傷經驗,源自她在熱情的表達著善意的時候,被孤零零的晾在了一邊兒。那對她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使得她開始擔心自己的熱情是否會帶來窘境或威脅,甚至開始壓抑自己的熱情,她開始變得自我懷疑,開始收緊自己,開始小心翼翼。

Anna的不安,應該是源自這樣一種擔心:如果在女兒放飛了氣球陪小胖時,如果小胖反過來嘲笑女兒,自己該怎麼辦?

在女兒面臨與自己相似的創傷情景時,Anna泛起了焦慮,無論她對女兒說些什麼,其實也是說給了當年的那個自己。

不止是Anna,每一位父母,都會面臨啊這樣的課題:你的孩子,在表達善意之時,卻遭受了委屈的回饋,你會怎麼辦?

最重要的,一定要去肯定你的孩子那巨大的熱情,無論那善意看上去有多幼稚,無論那愛心泛濫到什麼程度,亦或無論那好奇心有多沒完沒了。

這些巨大的熱情被保護著、被接納著,終將成為畢生最重要的財富之一。學生時代,這些熱情成為探索知識的動力;青春期,這些熱情成為質疑家長信條的動力;青年時代,這些熱情成為尋找滿意的親密關係的動力;中年期,這些熱情成為不苟且於生活的動力。

相擁你的熱情,學會與它相處,你的世界生機勃勃。

「我」是誰?

Mr.隗的精神分析系列-客體關係心理學已經告一段落。

隗功傑老師將書籍中的知識點,結合十餘年心理諮詢工作的實際經驗,在課堂講授中融會貫通。同學們從課前感受性的打開開始,到理論上的學習、討論和訓練,在和老師、同學的關係互動中,達到深刻自省的狀態為結束,持續整合著人格的完整性。

做為弗洛依德古典精分的後繼者們,「客體關係學派」並未如同其他學派那樣形成真正意義上的一致的理論體系。「客體關係學派」下不同分支的分歧甚至非常大。

克萊茵學派20世紀前半葉,由於戰爭的關係,精神分析中心從德國遷移到了英國,安娜·弗洛依德和克萊茵從兒童精神分析入手,發展出兩套截然不同的理論體系,即後來的自我心理學和克萊茵學派,之所以沒有把克萊茵學派稱為「客體關係學派」,是因為克萊茵理論核心仍然是個體心理學,她更多的是描繪個體內部形成的幻想,以及個體是怎樣從破碎不連貫的經驗中逐步從部分客體轉化為完整客體。

費爾貝恩的客體關係理論費爾貝恩沒有加入安娜·弗洛依德和克萊茵的兩派論戰中,而是發展出自己的獨特理論。他的研究重點在於客體形象的內化過程,特別是個體為何以及如何將壞客體內化。

溫尼科特作為中間學派,他觀察的現象以及提出的很多概念對精神分析界影響深遠。例如對真實父母養育和照顧的關注,過渡性客體、「假自體」、抱持環境等概念的提出。在他看來,不僅僅是個體的內部客體,個體身處的環境和外部客體關係同樣重要。

回到題目,從客體關係回答「我」是誰?

「我」不僅僅是意識察覺到的我,也不僅僅是潛意識推動著的我,同時,我還是在關係中受到「客體-他人」影響的我。我們的言談舉止,思考用的腦迴路,表達情感、抒發感受的方式,我們的情緒出口,都被深深印上了家族的烙印。當我們否定父母時,我們又驚現和父母同樣的行為方式,我們都在重複著家族的強迫性傷痛。我們是否能擺脫傷痛,諮詢師如何做一個穩定恆常的好客體?

隗老師會在接下來的自體心理學模塊中,向你一一傳授。

Mr.隗的精神分析系列-自體心理學獨立課程啟動招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隗老師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隗老師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