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不能治今病?也許你們都錯了
作為醫學生,「古方不能治今病」這句話經常被人提起。
有人言,古方計量沉重,現多受孟河醫派影響,用藥輕靈,效如桴鼓,所言無差。
也有人言,經方傳承至今,所創辨證論治影響深遠,至今計量比例為大家所用,吾用之起沉痾效立見,何所謂不能治今病?
兩個派系都有道理,但也都無道理,想要去驗證這句話的真偽,得從它的緣由說起。
民國時期,經方派的代表人物曹穎甫所著《經方實驗錄》曾有這樣一則病例:「昔與章次公診廣益醫院庖丁某,病下利,脈結代,次公疏炙甘草湯去麻仁方與之。當時鄭璞容會計之戚陳某適在旁,見曰:此古方也,安能療今病?次公忿與之爭。僅服一劑,即利止脈和。蓋病起已四十餘日,庸工延誤,遂至於此。此次設無次公之明眼,則病者所受苦痛,不知伊於胡底也。」
從文中可見,民國時期,「古方不能治今病」這種觀點已被不少人認可,但醫與民又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看法不同,咱們得繼續追隨歷史腳步,看這句話之所從來。
金代易水學派創始人張元素曾才《醫學啟源》作序言「運潔古治病,不用古方,但云:古方新病,甚不相宜,反以害人。每自從病處方,刻期見效,葯下如攫,當時目之曰神醫。」
張元素何許人也?這可是金元四大家之一劉完素都敬佩的人物——一次當時名醫劉完素患傷寒多日,頭痛脈緊,嘔逆不食,自治不效,張元素前往診候,劉氏對他十分冷淡,元素言之於醫理,用藥一劑而愈,使劉完素大服其能,元素由此顯名。
能在金元中醫百家爭鳴時期獨樹一幟的人物,他的話確實值得考量,但要想讀懂「古方不能治今病」這句話,得站在時空的發展中去體會。
金元時期,中國北方戰火連年,人民飽受饑饉、勞役、驚恐之苦,內傷病發生較多,為臟腑病機研究提供了臨床基礎。魏晉以來至宋代,醫學的發展一直處於經驗積累的階段,醫學風氣偏重於經驗方的收集應用,忽略了醫學理論的研究。
經過一段時期臨床醫學的經驗積累,醫學理論的總結提高已勢在必行;臟腑病機的理論研究已成為當時醫學發展的客觀需要。在這種情況下,張元素整理總結《內經》,《難經》,《中臟經》有關臟腑辨證的醫學理淪,吸取《千金方》,《小兒葯證直決》的臟腑辨證用藥經驗,結合其臨床實踐經驗,建立了以寒熱虛實為綱的臟腑辨證體系。在醫學發展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成為易水學派的開山。
而之後,他的弟子金元醫學四大家之一李東垣,在其基礎之上,完善了易水學派的理論,在其師臟腑辨證說的啟示下,探討脾胃內傷病機,緊密結合臨床實踐,悟出脾胃為元氣之本而主升發,若因飲食勞倦所傷,脾胃不主升發,元氣不足.乃百病發生之由,總結出「脾胃內傷,百病由生」的理論,制定益氣昇陽、甘溫除熱大法,創製補中益氣、昇陽益胃等名方,並詳辨內傷與外感之異同。
易水學派的建立,是有歷史背景的,他們無外乎補前人之不足,研究醫理而廣而治之,這才是活學活用的大師啊!
大家想一下,傷寒雜病論能治一切病么?如果可以的話,那吳有性、吳鞠通、葉天士之背何以由「溫病」而被大家所熟知?可見,每一個派系都有其治療的局限性,這個局限性放在歷史長河中,是推動中醫學發展最了不起的動力。
中醫學,其實是一直在進步的,每個時期總會有那麼幾個人,不泥於傳統的禁錮,跳出來去開創符合甚至於超前的治療體系以及思路,實在是我輩楷模。
你現在再來讀「古方不能治今病」這句話,大概會明白,古方應該指的就是經方,而今病,則是在現今社會這個大環境下的一種多發病,而不是指所有病。
你說一個病人外感於「傷寒」,那還得是「經方」好使;若為「瘟疫」,則逃不脫「溫病」的治療思路;若困於「脾胃」,則首推「易水學派」之臟腑辨證……以其所長治其所短,這才是新世紀中醫師應該有的風範。
古方能治今病,而古方又不能治今病,這句話你讀懂了沒?
GIF
※念橋邊紅葯,年年知為誰生?
※衣服就是你的能量倉庫,你守住了嗎
TAG:中國中藥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