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一)為什麼是靖邊
上古文明
上古文明英雄的舞台--靖邊
趙默冰
隨著「龍城寺」的發現,靖邊境內上古文明的神秘面紗已漸現端倪。這其中有期待,有興奮,更多的也許是疑問。
一種是驚喜: 茲事體大,令人振奮。
一種是鄙夷: 文化炒作,無稽之談。
更多地是質疑: 蠻荒
之地,塞外大漠,胡漢相殘,史籍無存,根本不具備文明興起的條件。
最後歸納成兩個問題:
這裡真的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
憑什麼---為什麼是靖邊?
緣起
從2015年起,因為撰寫中國歷史札記《中央帝國》原因,便須弄清楚華夏兩族文明始祖軒轅黃帝的背景、宗脈、子系和出生地等情況。
以我們現在接受的歷史教育,動筆之初,想當然地便認為黃帝的出生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內。至於說他是新鄭、新密或者是禹州人氏,因為都在河南省,彼此間又為其中蘊藏著巨大的史學價值和經濟利益而爭的很兇,所以學者們在這個問題上,輕易不去下結論。
求證
初到禹州,發現該市的歷史最早定位是「夏邑」---也即大禹定都之域。除了民間傳說,這裡並沒有正史中記載的山脈水系,只有具茨山的軒轅丘似乎有些牽強的關聯。
又去新密,民間傳說更多,且有「黃帝宮」(原名雲岩宮)建成。但根據他們展示的資料來看,似乎都與黃帝麾下的戰將有關,可信的程度並不令人信服。
到了新鄭,最有力的佐證便是漢代修建的「黃帝祠」。
新鄭市政府在民間修建的基礎上,擴大建築面積,於2005年形成祭祖規模。2006年,升格為由河南省政府、河南省政協、國務院台辦、中國僑聯、全國台聯、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共同主辦,鄭州市政府、鄭州市政協、新鄭市政府共同承辦的格局。
這裡,儼然已成為僅次於陝西省黃陵縣的祭祖重地。
但是,這個近年打造的文化祭祖景點,不僅沒有正史的記載,並且也無什麼像樣的文物佐證,真是讓人佩服河南人對文化強大的創造力。
離開河南時,幾個文化界的朋友在餞別時問我此行的考察感受,我對他們說了以下的感受:
一、今天的河南省和史料中記載的「古河南地」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兒;
二、在這裡不但找不到黃帝故里有說服力的遺址和證據,便是連夏朝在這裡有沒有存在過也應該打個問號;
三、新鄭市原本是西周鄭國的國都所在地,如果黃帝故里和黃帝冢真的在這裡,周天子們怎麼樣也不會把祖宗的祭祀聖地拱手相讓。
在河南省既然沒有找到答案,便驅車趕到了河北省的涿鹿縣。到了「黃帝城」,看到一大片的「當代古迹」,頓時覺得腳底發涼。且不說這裡到底是不是黃帝所建的都城,僅這種不倫不類的建築,就是對遺址的最大傷害。
這裡雖然有「橋山」,但這橋山也太過於袖珍;這裡雖然有「黃帝祠」,但這明顯的只是為了紀念黃帝與蚩尤的「涿鹿之戰」。
查閱
看來只能坐在故紙堆中,試圖在浩瀚的史籍中尋找黃帝的出生地與埋葬地的蛛絲馬跡。
經過大量的閱研,根據《史記》及相關史料記載,我們確定了幾個解開黃帝之迷的關鍵詞:遺址是「陽周故城」;山脈是「橋山」;水系是「走馬水、奢延水」;建築是「五龍祠」……
首先,必須得找到陽周故城的準確所在地。
尋找
符合這個條件的有兩處: 一個是今陝西省延安市的子長縣,一個是今甘肅省慶陽市的正寧縣。
在子長縣的石家灣鄉曹家坬村,這裡正在修建黃帝廟。據當地的文化人介紹,他們的依據是在縣誌中記載這裡曾是陽周縣故地,而且還有1979年修訂的新版《辭源》和《中國文物地圖集》陝西分冊中認可此說。
此地的陽周縣始建於西漢,廢置於東漢,時間上十分接近。但是其境內卻無相對應的山脈、水系和遺址,疑點頗多。
又去正寧縣考證,發現這裡雖然設置過陽周縣,也有「黃帝冢」(當地稱仙人墳)。可是這個陽周縣是東漢始設,足以證明它與戰國時代的陽周城是兩碼事。
難道陽周故城是一個從未存在過的傳說嗎?
求助
2016年初,我在西安專程拜訪了考古專家戴應新和張在民兩位先生(前者是「石岇遺址」和「統萬城遺址」的考古專家;後者是「秦直道」的考古專家)。
張先生說:他在編纂《中國文物地圖集》陝西分冊過程中,對子長縣的陽周縣只是採信了當地文化部門提供的資料,並沒有實地考察。現在看來,這個陽周縣恐怕不是戰國時代始建的陽周城。當時修建陽周城的目的是「戍邊」,而這個陽周縣離秦列城約有兩百里之遙,顯然與史實不符。倒是你們靖邊的某處,很可能有陽周城遺址。因為秦、魏兩國的長城不但在靖邊的龍州交錯聚集,更為奇怪地是,秦直道在這裡好像也分為了兩條道路,足以證明該區域的重要性(張先生因身體患疾,將秦直道的掘研工作在安塞停止)。
張先生的說法讓我迷惑:據我所知,靖邊境內根本就沒有什麼陽周城遺址。當我將此事向戴先生講述後,誰知他的話語更讓我吃驚。
戴先生說: 張先生的判斷是有道理的。其實陽周城在靖邊境內的這種說法,早在九十年代就有北大教授王北辰先生最先提出來,後來榆林市的考古學者張泊也有專論。
我問:那麼在靖邊為什麼從未有過這樣的說法?
戴先生說:誰說沒有?你們原來的文物工作者趙世林就認為靖邊境內的白於山原名為橋山,並懷疑楊橋畔附近有陽周城遺址;而靖邊有個叫郭正都的先生,就一直認為軒轅黃帝埋在你們靖邊的五台山,並且還寫了幾篇文章。只是你們縣的一些人認為這荒誕不經,譏為笑談罷了。
難道苦苦尋找的陽周故城和黃帝原冢地,竟然在咱們靖邊嗎?這個研判不但大家難以置信,當時連我也十分的懷疑。
詢疑
當拜讀了王北辰、張泊、郭正都三位先生的文章後,頓時覺得汗顏:自己作為文廣行政人員,居然不知道有人在關注著靖邊過去的歷史文化與遺迹,並且這段輝煌的歷史有可能顛覆中國對原本歷史的地域認知。
既然有研究的論述,便須有人去求證。
首先做的,就是要摸清靖邊歷史的「家底」。
通讀了新編的《靖邊縣誌》,雖沒有發現「陽周故城、橋山、黃帝」等記載,但「朔方、雍州」這些與上古文明密切關聯的詞語卻躍然紙上。
在翻閱清代編纂、民國二十四年刊印的《靖邊縣誌》時,我們驚訝地發現:「奢延水」赫然出現在清代靖邊的地圖之上,並且也輯錄了上古中國第一個都邑「皇華城」的名稱!
難道這裡真的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
靖邊,看來我們要重新認識你。
行動
重新認識靖邊文化與歷史定位的除了趙世林、郭正都等先生,還有李炅旻、霍竹山等許多的同志。
李炅旻在他編著的《文圖靖邊》和《靖邊旅遊資源分布圖》中,標註出了楊橋畔蘆河東為陽周古城;
霍竹山在2008年《中國作家》發表了一篇名為《陽周尋望》的文章,公開認為陽周城就是靖邊縣楊橋畔鎮的瓦渣梁村,而且提供了一個有力地佐證:那就是靖邊文管所內館藏的戰國文物「陽周塞司馬」陶罐(請大家去五台公園內博物館參觀)。
這是迄今為止,在中國境內唯一出土和陽周故城有關的可信文物。
2016年5月21日,瓦渣梁村農民因修建水利設施,無意中挖出成片秦磚及殿柱基石和圖文瓦當。當我將錄像和照片傳給戴應新、張泊先生和其他考古專家後,他們極為興奮,並引起了西北大學中國文化研究中心的高度關注。
各位專家囑咐我以疑似陽周城為中心,圍繞奢延水系,再尋找「橋山、五龍祠」等遺址,看看是否能找到黃帝原冢地。
根據史料按圖索驥,我們在高家溝鄉王沙灣(原名王墳灣) 、陽畔兩村發現了如北斗狀的七個大土堆,分別名為「齊家圪瘩、上台、黃界、軒轅峁、石墳坑、元墳峁、廟圪瘩」,並且找到了「橋山」和「五龍祠」遺址及「奢延水」的源頭。
以上的重大發現,不但引起學術界的高度關注,也意味著此事不能僅在學術的層面上繼續運行。我將此事彙報縣委主要領導後,獲得高度重視,並明確指示繼續調研,爭取得到專家學者們的認可。
2016年11月5日,靖邊縣與西北大學中國文化研究中心聯合召開「靖邊歷史文化資源勘踏暨專題研討會」,邀請了50多位考古專家和文藝界學者及媒體人士參加研討和調查。
經過三天的實地調研和討論(再加之會議期間,收藏家張小軍先生提供了兩方瓦渣梁村出土的刻有「陽周候印」和「奢延左尉」字樣的印章),與會考古專家給出結論: 「靖邊縣楊橋畔鎮瓦渣梁村古城遺址,與史料中的先秦時代陽周城基本吻合」。
釋疑
既然將陽周城確定在了靖邊,而且又發現了史料中所有與黃帝原冢地有關的山脈、水系與遺迹,但我們許多人依舊會產生一連串的疑問。
一、為什麼軒轅黃帝族系會選擇在這裡生息?
大家如果看一下中國的山形地貌圖就會發現:在青銅器未使用之前,靖邊完全符合人類生存的 「水源、安全、獵牧、淺耕」的前提條件。
靖邊至今都是水源、水系和庫壩群密集的縣域,三千年前更是湖泊與水澤遍布全境。
這裡背倚白於山脈,面向平坦的「古河南地」(今稱河套地區),呈易守難攻之勢,抵禦外族的攻擊和野獸的侵襲十分有利(從軒轅設立了原都、京室後,顓頊的皇華城,禹夏的雍州,戰國的上郡陽周城,漢代的朔方郡和龍城,隋唐的夏州,北宋的龍城關等都可看出此處重要的戰略位置)。
黃河在這裡的「幾字型」形成了上古中國最為富庶的草地,眾多溫順的食草動物完全能滿足人類對蛋白質的需要。
三千年前的白於山脈樹木旺盛,四季分明,黃土厚沃,不但能輕易地挖掘出藏身的窯洞,還能種植大量的農作物,並且有眾多的果實和草藥可以採集,完全具備人類生息繁衍的條件。
在文明和技術未成熟之前的上古時代,,一個種族若想發展壯大,這四個前提條件缺一不可。更何況還有一個千年未變的佐證: 靖邊原名朔方(和叔創建農曆的地域便是朔方),而靖邊與農曆中各個節氣高度吻合的事實,是任何人都無法否定的。
二、為什麼漢代以後對這裡的歷史全無記載?
中國的歷史前期受到儒家的影響,後期受到西方或接受西方教育學者們的操縱,武斷地認為中國的歷史應該從公元前841年後採信,此前的歷史統統划上了「神話傳說」的鄙視標籤。
漢代之前,統治階級對軒轅黃帝在這裡生長、建都和埋葬的事實是清楚的,這從周穆王到這裡朝拜,秦昭襄王在這裡圍陵,扶蘇扎這裡拒敵,李廣駐這裡守墓,漢武帝赴這裡祭祀等事迹中就可看出。便是到了北宋,朝廷也視這裡為祖根聖地來嚴加看護(高家溝出土北宋「官字瓦當」建築遺迹便可證明) 。即使到了清朝,還是有人知道這裡的重要性,否則信仰一神論的馬化龍也不會興師動眾,不惜代價將高家溝的黃帝原冢地和龍州諸多古迹與宗祠寺廟夷為平地。
但是,為什麼漢代以後對這裡的歷史全無官方記載?
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和「面子」有關。
中國的百姓歷來講面子,歷朝的統治者更是看重顏面。作為華夏兩族文明的龍興之地,子孫們本應該嚴加看護,視為聖脈之所。但是,這個「祖墳」卻屢遭劫難,實在讓子孫們羞於啟齒,更別說留著史籍。
顓頊與共工相爭,水淹了這裡和大半個中國(靖邊龍州、高家溝一帶深厚的水積層或可證明此段歷史),導致華夏政權放棄此地,逐漸南移。這個「棄祖」的惡名,帝嚳、帝堯、帝舜和大禹既然不能扣在顓頊的頭上,自己更不想承擔。於是,大家集體編造了一個黃帝「御龍升天」的神話,一來掩蓋拋棄祖墳的丟臉之事,二來也給祖宗罩上一圈神聖的光環。
夏、商兩朝的近千年里,黃帝的子孫們忙著以中原為核心在征服異宗和夷族,黃帝的原冢地根本無暇顧及,商朝的諸帝乾脆在中原河南另立黃帝祭祀場所。這個行為不但造成中國古河南和今中原河南混淆的局面,也招致當時的華族強烈不滿,釀下「周革商命」的因果。
西周之初,周穆王尋根問祖,好不容易找到了這裡的「祖地」,後來卻被三家分晉的苗裔魏國佔領,並且大肆破壞(靖邊居民間多有「南蠻破風水」之說) 。面對這「挖祖墳」的行為,周朝的天子們竟然束手無策,最後只能由秦昭襄王出了口惡氣,將魏國上郡陽周等十五城奪回,命名「新秦」獲得「祭祖權」,從而號令華夏兩族的士人階級。
戰國之後,夏裔匈奴及其屬族不斷以「祭天」的名義佔據朔方,這導致了秦始皇派扶蘇、漢文帝遣李廣、北宋使狄青、韓琦、范仲淹等歷代名將駐防此地。
然而,這塊像征華夏文明龍興之地的黃帝原冢及皇華城,最終被回民馬化龍毀於一旦。這事關華夏兩族的顏面,歷代帝王和史官們當然要為尊者諱,隱去這一樁樁糗事。
第二個與靖邊境內人口、宗族不斷「遷徙」和文化階層結構有關。
顓頊與共工相爭後,只留下「高陽氏、姬氏」等部分宗親守陵。這些古人忠厚有餘而文化不足,只能口口相傳,把上古時期的老地名留給了後代。
秦漢之際,華夏兩族(漢朝和匈奴)之爭愈烈,這裡除了軍人和兵營,基本上沒什麼文化人。
漢武帝在這裡祭祀黃帝後,擔心匈奴侵擾,便將原冢地的遺物遷移到了今天延安市的黃陵縣,又把陽周城居民退遷至今天延安市的子長縣,導致文化記憶斷層。
強大的隋唐建置夏州(今統萬城),舊民漸集。是時,雖有柳公權等文豪墨客在此地任職,但因烽火不斷,無暇興建文明之事。可是從清代丁錫奎《靖邊志》序言中可以看出,唐代或許為此地修編過志書,可惜至今尋覓未果。
軟弱的北宋,無奈將祖地拋棄,盡毀塞外之城 (如統萬城、陽周城等) ,把這裡的居民回遷到現在的綏德、米脂一帶,歷史文化從此斷絕,只在民間留下零碎記憶。
這兩個原因,導致靖邊的歷史在正史和民籍中罕有記錄。
證據
從我們近兩年的調查中,取得了如下的成果。
一、確定了陽周城的位置。
戰國時代興建的陽周城,位於靖邊縣楊橋畔鎮瓦渣梁村(此前誤以為是宥州城址) 。文獻的佐證是《史記》、《水經注》等;文物的佐證是「陽周候印」和「陽周塞司馬」及規模宏大的墓葬群等;民間的傳說是楊橋畔原為「陽周橋山之畔」 之意---這相當於是尋找黃帝原冢地的核心地標。
二、確定了奢延河及走馬水兩條水系。
奢延河的源頭在今高家溝鄉的王沙灣村,經牌樓界、趙莊、賈家灣匯入無定河。走馬水的源頭在今龍州鄉的龍湫水庫,經走馬溝、惠橋水庫、賈家灣匯入無定河。文獻的佐證是《水經注》、《靖邊志》等。
三、找到了疑似黃帝原冢地的遺址。
依據史料按圖索驥,在今高家溝鄉的王沙灣、陽畔兩村發現了史料中的「五龍祠」和「橋山」,其盆地中隆起的呈北斗狀的七個大墳冢布局很是令人驚異,並且探掘出了北宋朝廷的守陵遺址。文獻的佐證是《水經注》、《魏土地記》等;文物的佐證是全國僅見的「官字瓦」和軒轅岇上的「祭祀坑」和「八通神道」等;民間的傳說是高家溝陽畔村原為「高陽氏」之意,其「王墳灣」之稱顯然是紀念著一段歷史的回憶。
四、發現了「龍州」地名的含義。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封建社會中,若是將某地以「龍」去命名,這個地方基本上就是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龍興之地」,否則便是大逆不道之舉。
龍州在黃帝時代名為「皇華城」;顓頊時代名為「原都、京室」;大禹時代名為「雍州」;先秦時代複名「京室」;西漢時代名為「龍城」;東漢時代合稱為「龍州」…… 文獻的佐證是《禹貢》、《周官》、《史記》、《漢書.地理志》,王昌齡的《出塞》、杜甫的《蘆子關》、陳陶的《隴西行》等;文物的佐證是「龍城寺碑」、「龍城關」、「漢龍州」、「皇華城」和「祠灣」的宗祠遺址;民間的傳說多為是「南蠻破風水」、「龍虎鬥」 等與軒轅黃帝相關的事迹。
五、靖邊境內古地名隱藏著上古歷史密鑰。
如果我們細閱一下靖邊的全境地圖,就會發現大量的與歷史相關的古地名。如周河鄉的「生龍台、太子巷、駙馬洞、老墳崾嶮、官家溝、周河」等;
五里灣鄉的「秦陽塔、陽台、王塔溝、湫溝、初塔、豹圪台」等;
新城鄉的「盤古梁、凹凸山」等;
大路溝鄉的「李雄塔、宗關塔、五商崾嶮、瑤溝、思山、長勝台」等;
楊米澗鄉的「觀天台、周陽坬、醉虎灣」等;
天賜灣鄉的「姫山、南陽灣、元岇、官道渠、周家山」等;
小河鄉的「高南山、天賜界、陽邦、掛木樑」等;
喬溝灣鄉的「王樓界、佳州台、中華灣」等;
龍州鄉的「元岇、瑤台、湖坪、龍湫水、陽山、思墳台、原都、京室、皇華城」等;
高家溝鄉的「軒轅峁、陽畔、王墳灣、上台、王梁嘴、元墳峁」等……
這些古地名因其特有的穩定性和傳承性,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幅有橋氏和有熊氏聯姻、遷徙並且興盛的上古路線圖。
約在4734年前(前2717年),有橋氏之女附寶與有熊氏首領少典結合併「感光而孕」 ,在今靖邊縣周河鄉生下了軒轅黃帝,該地後來被稱為「生龍台」。
此後,軒轅黃帝(當時叫公孫雲)隨父親少典經今五里灣鄉、新城鄉、大路溝鄉、楊米澗鄉、天賜灣鄉、小河鄉、喬溝灣鄉一帶逐水遷徙到了現在的龍州鄉。
約4719年前(前2702年),15歲的軒轅黃帝接替父親少典成為有熊氏首領,並在五年內征服大哥炎帝和九夷族首領蚩尤,稱帝天下,於4714年前(前2697年) 建都龍州,號為「皇華城」。
約4634年前(前2617年),黃帝駕崩,其孫顓頊繼位,將黃帝葬於自己的領地(今高家溝的陽畔、王沙灣兩村) 。
約4624年前(前2607年),顓頊與共工氏相鬥,共工氏放水淹沒此地(今高家溝、龍州皆有厚達10米至3米的水積層) ,迫使華夏政權向東南遷移(今神木石峁遺址似可佐證此說) 。
約4272年前(前2255年),大禹將天下分為九州,此地名為「雍州」,用以紀念黃帝龍興之所,盡顯崇敬之意(雍字的金文由一龍、一水、一丘組成,龍為黃帝,水為龍湫,丘黃帝冢)……
結語
作為一個靖邊人,我們決不會因為自己的熱愛故鄉,給這裡牽強附會地炫上一層虛假的歷史輝煌;更不會因眾人的懷疑,而放棄尋找自己家鄉的歷史真相。
希望這篇文章能引起更多靖邊人對本土歷史的關注和興趣,也冀盼著更多的靖邊人蔘予對上古文明的探究與思考。
畢竟油氣資源終有竭盡,文明教化萬古長青。
本文章作者趙默冰。本文不代表本平台觀點。
圖文編輯:易木川
TAG:上古夏華文明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