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讓自己變得內心強大

如何讓自己變得內心強大

上周五(五月四日),北京時間晚上8:30—9:30分,休斯敦時間周五早晨7:30—8:30分,應國內知名的在線知識服務平台「靜好書院」之約,我在映客直播上做了一堂關於《如何讓自己的內心變得強大》的演講。今天靜下心來,將直播內容稍作整理,與大家分享。

允許自己脆弱

昨天,有個讀者妹妹在我的朋友圈留言:你有過那麼多艱辛複雜的經歷,也見過那麼多人心的黑暗,年紀更是早非少女,為何還是少女清澈的神態?真是一個奇蹟。

我回復她:也許是心態吧!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她又說:難道心靈是水,划過無痕?

我說:心有痕,但時間和成長會縫補傷痕。

由此想到不少讀者朋友見我的第一面,會驚訝地說:哦,趙老師,我從你的書中看到你出生於農村,從小經歷了很多磨難,小小年紀還上山砸石頭,以為你會是一個粗糙的人,但是現在的你,完全看不出歲月和苦難在你身上留下的痕迹,而是一副柔弱優雅的樣子,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也經常捫心自問,卻不得而知。有人說我內心很強大,但是我自己知道,所謂的內心強大,是從很多次的內心崩潰和絕望中慢慢累積起來的自信。就好像樹身上最堅硬的地方是樹疤一樣,人亦是如此,經歷得多了,慢慢就變得百毒不侵,百鍊成鋼。

我並非生來強大,也曾有過脆弱到想要放棄生命,並且不止一次。在我十五六歲時,天天披星戴月上山砸石頭,看不到一絲光明的未來。偶爾偷偷買一本喜歡的書,還被母親燒掉,初戀也遙不可及。生活的陰暗,未來的渺茫,父母的不理解,加上青春期的叛逆,真的非常渴望放棄一切。有的人自殺是為了逃避現實,我當時的想法除了逃避現實,還有報復,報復父母對我的不理解,我想讓他們因為我的自殺而後悔一輩子。幸運的是,我沒有實施成功。因為在把繩子套上脖子的那一刻,我發現還是捨不得這個世界。現在想想,如果我真那麼幹了,我沒有報復到任何人,我報復的是我自己。

我想,有過我這樣可笑的自殺之念的人肯定不在少數。其實,內心的脆弱並不可恥,可恥的而是不敢承認,不敢面對。世界上也有很多名人有過自殺之念,但經歷了那段心理的黑暗期之後,反而更懂得珍惜生命。如果一個人連死都不怕,還怕活嗎?活著才是對生命最大的挑戰和尊重啊!

很早前,讀過台灣著名作家王鼎鈞老師寫的一篇散文《石頭記》,依稀記得,他說石頭也是有心的,在合適的時機,你會聽到它的心跳。這不由令我想起,我小時候經常看到石頭會「流淚」。我家的房子是用青石壘起的,每逢陰雨天來臨之前,石壁上便會返潮,濕漉漉的,就像石頭在流淚或流汗。夏天,被暴晒的石頭上,燙得可以煎雞蛋。還有一首歌,叫做《精美的石頭會唱歌》。外表堅硬如石,內心也會柔弱如水。

現在我還偶爾想起,自己站在縫紉機上,臉上流著淚,心裡埋著恨,手裡拿著一根繩索,準備把自己懸掛在屋樑上的鏡頭,有點恍若隔世的感覺,非常感謝命運給了我一次絕望的機會,讓我有機會審視生命,慢慢讓自己變得堅強。允許自己脆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這也是變得強大的必經之路。

用行動打敗恐懼

記得讀小學時,有一節課文至今未忘,叫做《寒號鳥》,那隻鳥每到夜晚,就縮在寒風呼嘯的樹枝上渾身發抖,咬牙打顫:「哆啰啰、哆啰啰,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壘窩」。第二天艷陽高照,其它鳥兒都忙著銜草壘窩,這隻鳥兒逍遙自在覓食曬太陽,並且嘲笑別的鳥兒不會及時享樂。誰知到了夜晚,它又開始「哆啰啰」……如此幾天之後,在一個霜凍之夜,它便活活凍死了。

雖然後來有人考證,說寒號鳥根本不是一種鳥,而是一種叫做復齒鼯鼠的小動物,人家住石洞或石縫,根本不需要壘窩。姑且不去管它到底住哪裡,只是拿來做一個比喻而已,很多人就是那隻「寒號鳥」,喜歡頭腦風暴,卻止步於實際行動,缺乏行動力,惰性太強,最後在懶惰和懈怠中消磨了一輩子的光陰。

很多人之所以不敢行動,是害怕失敗,不敢面對失敗後的恐懼和壓力。上世紀九十年代,多少下崗工人靠著擺地攤、賣夜宵,成了日後的百萬、千萬、甚至億萬富翁。但也有多少人因此一蹶不振,整天怨天尤人,罵政府罵命運,最後抑鬱而終時,也死不瞑目。

很多人一直在灰心和自卑的邊緣徘徊,不是他們的能力有限,而是行動力不夠。有的人頭腦風暴排山倒海,小宇宙爆發,但實際行動畏首畏尾,裹足不前,優柔寡斷。最後看到別人的事業發展得如火如荼,卻說命運沒有給自己機遇,命運對自己不公,這就是典型的幻想型。

經常聽到有人如此豪氣干雲地抱怨:「這個點子我在十年前就想到了,當時由於……唉,就是這孫子運氣比我好,不然這片天下就是老子我的……」拜託啊!我只能說,趙老師我掐指一算,你命中缺金不說,最缺的是魄力!當然,還有腦子。

所謂偏執狂才能成功,人或多或少需要一些偏執心理,但只能偏執,不能狂。我很早前認識一位老鄉,他也曾在上海打工,他的夢想是28歲前能在上海買一套房,一輛車,30歲娶妻生子,40歲成為億萬富翁,然後退休,攜妻帶子,週遊世界。可是,在他40歲的時候,他不僅一無所有,還因詐騙而身陷囹圄。車子、房子杳無蹤影,唯有一個兒子,還被前妻帶走,日子過得四面楚歌。

無獨有偶,和他一起打工的另一位朋友,雖然沒有成為千萬富翁,卻在上海擁有了自己的房子和家庭,還有一個幾十人的小公司,日子過得雲淡風輕。他倆的最大區別,是一個急功近利、好高騖遠,幻想一夜暴富,一飛衝天。一個腳踏實地、勤勤懇懇蝸牛般爬向夢想的彼岸。兩人都是行動型,只是節奏和方向有著天壤之別,結局自然也大相徑庭。

允許自己失敗,才是為了更好的迎接成功。

希臘神話里,有個被懲罰的可憐人,叫西西弗斯,每天推著一塊巨石上山,每到山頂,巨石又滾落到山下,他不得不再次推石上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眾神嘲笑他的失敗,他卻堅信:推石頭上山就是我的工作,只要它落下來,我就不會失業,明天我還有工作可做。哈哈,多麼可貴的堅持!多麼樂觀的心態!最後呢,大神見對他的懲罰居然成就了他的工作和樂趣,頗覺無聊,便放他回了天庭。

接受命運的挑戰,不退縮,不放棄,迎難而上,打敗自己的惰性,顛覆別人的否定,你就會變得自信而強大起來。

用夢想點燃希望

大約十六七歲的時候,讀了一本《海倫·凱勒傳》,後來又出來一個新版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比較喜歡後一個名字,有種祈求的味道,我也曾暗自祈求《假如給我一個大學》。後來明白,所有的假如都是假的,只有行動才是真的。海倫·凱勒又盲又聾,但她卻能夠在黑暗和寂寞的世界裡,獲得內心的強大和豐裕,會五種語言,四肢健全、耳聰目明的我們,還有什麼不能做?

我認識一個小女孩,她叫劉逸,江蘇如皋人,是我的一個小老鄉,她在出生時由於醫療條件不好,導致腦癱,她在奶奶的脊背和小三輪車上讀完了小學和初中,然後回到家裡,所有的世界只剩下一個農家小院和滿院的雞飛狗跳。但她有夢想,就是讀書和寫作。20歲的時候,她用唯一能夠打字的一根手指頭,咬牙敲出了十多萬字的自傳體小說《生命的羽翼》。薄薄的一本小說,卻堪比《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去她家看她時,她坐在輪椅上,雙腿被一根布帶拴住,她時不時要用力撐起不停下滑的身體,讓自己坐得舒服一些。她的雙臂因此很有力,一如她堅毅的信仰。雖然她不能站立,不能行走和奔跑,但她卻沒有倒下,因為她一直有一個文學的夢想支撐著她。我敬佩她,在她面前,我自愧不如。四肢健全的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夢想是行動的基石。夢想是一顆種子,埋在黑暗的地里,一旦時機成熟,便會萌芽開花結果。每個人都該有一粒這樣的種子,夢想是一盞燈,是生命的動力,是人生的希望,是絕境里的一束光。沒有夢想,就如同生命沒有靈魂,一旦肉體死去,生命也會跟著灰飛煙滅。

即使這個世界很薄情,你也要活出一個深情的自己。越是絕望,越要努力!每個人心裡都有陰暗的角落,那裡藏著一個不堪一擊、不堪回首的自己。但每個人心裡還應該有一個光明的地方,那裡必須樹立著一個信仰,一個希望。這個世上,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示弱是一種智慧

我有好幾位女性好友,無論內外,她們都很優秀,唯一的遺憾,便是人到中年,還是單身,有些是離異,有些是一直待字閨中。她們相似的一點是:在各自的工作領域都獨當一面,女強人形象深入人心。可是個人感情,卻是「花明柳暗繞天愁,上盡重城更上樓。欲問孤鴻向何處?不知身世自悠悠。」偶爾談心,她們羨慕我命好。我說,哪裡有什麼命中注定,只是人到中年,懂得了孰輕孰重。

在每個人的一生中,會經歷很多次的愛恨情仇,這是對我們意志力的一個考驗。年輕時不懂得原諒和成全,心高氣傲,年輕氣盛,凡事要爭個對錯,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會發現曾經的驕傲和堅持,其實是愚蠢的。有些痛苦的經歷,反而是成長的養分。情感的磨練,是對人性最好的考驗。張愛玲說過,年輕時,有些彎路是非走不可的。不碰壁,不摔跟頭,怎能練出一副鋼筋鐵骨呢!

曾有兩位女性讀者向我傾訴,一位是因為遭遇家暴,一位是因為丈夫婚內出軌,而她們都沒有工作和自信,還帶著孩子,該如何取捨這段婚姻?我給她們的建議是:跟隨自己的心意走,不委屈,不強求,天無絕人之路。結果,她們都跟隨自己的心意,獨自帶著孩子開始了新生活。從一無所長的家庭婦女,成了辛苦卻很自信的職場女性。《我的前半生》里的馬伊琍,其實就是最好的榜樣。人生就是需要不停地攀登,尋找最美的風景和最堅強的自己。

我經常跟一些女友說,要學會示弱,向愛人示弱,向孩子示弱,向朋友示弱。適當的、適時的示弱並非缺點,而是一種智慧。比如,向愛人撒撒嬌,向孩子請教某個不懂的新科技,向朋友請教對方的特長,這並非弱者行為,相反會贏得更多的關愛。放低姿態,會獲得更多。為什麼最低的地方蓄水最多呢?做人,姿態很重要。

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並不是把自己整天弄得威風凜凜、橫刀立馬的樣子。我在美國認識好幾位姐妹,她們在各自的領域都很優秀,有女企業家、女律師、銀行女總裁、女地產商……事業令人羨慕,家庭也很圓滿。從她們身上,我無一例外發現一個特質:無論她們在外面多麼風光,回到家裡,換上家居服,無不搖身一變,成了一個需要丈夫和孩子疼愛的小女人,會跟孩子搶好吃好玩的,會和老公撒嬌開玩笑。在家裡開Party時,她們會「理雲鬢著素裝,為君洗手作羹湯」,會驕傲地向朋友們展示孩子們的優點,而不是像國內的父母那樣,當著客人的面抱怨和指責孩子或丈夫的某點不足。這就是情商!

一個女人,學會洒脫、豁達、感恩、捨得、放下、淡然、寵辱不驚,距離內心強大也就不遠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趙美萍 的精彩文章:

TAG:趙美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