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老兵的真實故事,一份穿越時空的戰友情!
(一)
「
給自己的師傅當班長,一邊向他學習一邊要領導他,合適嗎?
」
張雙換
18歲那年,張雙換離開甘肅天水,踏上了東去的軍列直抵首都北京郊區,走進了鐵道兵的軍營大門。由於他是高中畢業,被分配到了汽車連成為了一名汽車兵。
那時候,部隊正在修建沙(河)通(遼)鐵路。鐵路鋪到哪裡,汽車兵就把部隊人員和工程物資源送往哪裡。運輸任務十分繁忙,常常需要加班加點。
張雙換當兵的第五年時,有一批浙江餘姚兵補充到汽車連。在這批新兵里有位方正圓臉、大眼睛、長得挺帥的小夥子,名叫茅建銀。
茅建銀當通信員時的留念。
與茅建銀同時入伍一起分到汽車連的老鄉,大都去了師汽訓隊學開汽車,而他被分到連部當通信員,茅建銀很想當汽車兵,他心裡很不平靜,甚至偷偷鬧過小情緒。
從那以後,茅建銀心裡一直想著開車,除了做好本職工作之外,他經常跑到班裡和車場,主動接近當時的「38號車」司機張雙換,他希望有一天能夠拜張雙換為師,跟他學開車。
但是茅建銀也知道張雙換從不愛帶徒弟,不管怎麼樣,他鐵下心,一有空就找張雙換「套近乎」,跟他聊天交流感情。時間一長,張雙換對茅建銀有了好印象,這小夥子聰明、靈活、熱情、勤快,同時也揣摩到了他的動機。
「小茅,你是不是想學開車?」
「是的。」
「連首長同意了嗎?「
茅建銀搖搖頭說:「我想拜你為師,你願不願意?」
連隊戰士都知道張雙換的脾氣,辦事老到,寡言少語,平時很嚴肅。當時張雙換雖然沒有明確答應茅建銀的要求,但是心裡卻有了數。
駕駛證
一年後,茅建銀開車的夢想,終於如願以償。連長問小茅想跟哪台車學習,茅建銀毫不猶豫地回答「38號車」,張雙換也同意了。
於是連長不僅批准茅建銀正式學開車,而且還宣布任命他當班長。
這可真是出乎茅建銀的意料,他想的是當個汽車兵,壓根兒就沒有想過當班長的事情。再說張雙換是位老兵,師團有名的「紅旗車」標兵,這樣一來,自己拜他為師跟他學習開車技術,同時又要領導他,合適嗎?
「就這樣定了。」連長決定說,「你一方面跟張雙換學好開車技術,一方面要把全班管理好,繼續保持『紅旗車』的光榮稱號。」
(二)
「
在班裡,你是班長,我是戰士,你就大膽管理、嚴格要求;一旦車子上路,我就是師傅,你是徒弟,要聽從我的指揮。
」
張雙換(右)與茅建銀(左)合影
張雙換雖然是比茅建銀早入伍四年的老兵,但對於茅建銀下來當班長,老張從沒有給他出過難題,還經常鼓勵他:「小茅,你不必多慮。在班裡,你是班長,我是戰士,你就大膽管理、嚴格要求;一旦車子上路,我就是你的師傅,你是我的徒弟,要聽從我的指揮。」
當時部隊培養汽車司機,必須到汽訓隊進行教練,而後再上路實習。而工作班下來的,一般都是採取速成的辦法。這就是邊學習、邊開車,理論緊密結合實踐,最快三個月工夫,就單獨實習執行任務了。
茅建銀開始學車,是跟著張雙換三天兩頭在外地執勤。張雙換充分利用執勤的時間,根據道路行駛的不同情況、出現不同的故障,給茅建銀傳授有關技術和注意事項;茅建銀邊跟車邊盯著張雙換手中的方向盤變化,觀察琢磨他每個操作示範動作。
茅建銀在連隊停車場擦洗車輛。
當初張雙換接受茅建銀為徒時,不是沒有擔心過,他想直接帶他開車,會不會影響「紅旗車」的榮譽稱號?這是多年開車爭來的榮譽啊!
經過一段時間的檢驗,他沒有想到茅建銀這麼愛車。每次出車前,茅建銀總是事先要把車洗好、擦好、發動好,提前為師傅出車做好準備。
一次出車時,張雙換來到停車場,老遠就看到了自己的車在陽光下閃閃發光,他問茅建銀是怎麼把車子擦得如此光亮,茅建銀久笑不答。
事後,張雙換了解到茅建銀是蘸著機油擦洗的(他不知道還有擦車蠟油),所以車容又光又亮。
接著,張雙換把自己多年積累的保養車容整潔經驗,傳授給了茅建銀,告訴他以後不要用機油擦車,防止沙塵落上擦車,容易把油漆划出痕迹;同時還告訴他,擦車時胸前要圍上一條毛巾,以防衣襟的紐扣貼在車上容易擦毛油漆……
張雙換這些護車方法,茅建銀繼承到如今。
(三)
「
張雙換家庭狀況窘迫,茅建銀每年都會給他寄去一筆錢,直到張雙換的兩個兒子都大學畢業。
」
張雙換(前排右一)退伍時與茅建銀(後排右一)等戰友合影留念。
1980年1月,張雙換脫下了心愛的綠軍裝。就要離開軍營的時候,茅建銀緊緊摟著張雙換哭起來。他捨不得讓自己的師傅走,跟師傅相處了兩年,是他教會了自己開車……
兩人久久不語,難捨難離的淚水,濕透了彼此的肩頭。若不是催促退伍老同志上車的話,他們誰都不肯鬆手。
張雙換走後,茅建銀領導全班年年超額完成運輸任務,始終保持著38號「紅旗車」的光榮稱號。他把每年得到的獎狀,都寄給遠在甘肅的張雙換,讓他也享受這份榮譽。
茅建銀在連隊值班室調度車輛。
1981年,茅建銀也退伍了,回鄉分配在交通公安管理部門。頭幾年他還與張雙換保持著通信聯繫,但後來他發出去的信件屢屢被打了回來。
在那些中斷聯繫的歲月里,茅建銀想念師傅之心更切,一直沒有放棄尋找師傅,直到1996年,通過彼地民政和公安部門查詢,他才得到了張雙換的準確通訊地址(因當地行政區域變更)。
茅建銀高興得當天晚上就動筆給張雙換寫信,隨信還寄去曾在部隊一起當兵,如今都在餘姚工作的戰友集體照。
遠在大西北的張雙換,接到茅建銀的書信和照片讀了又讀看了又看,激動得徹夜沒有合眼。
不久,茅建銀接到了張雙換的回信,從中了解到張雙換家鄉由於自然條件差、經濟發展受到了限制,農村人均年收入只有四五百元,還處在貧困線以下;更得知張雙換月收入不高,雙親年邁,兩個孩子考上高中,加之農業投資等各項開支,不僅沒錢修繕房屋,就連生活也十分困窘。
茅建銀把張雙換家庭情況向家人說了,他妻子說:我們省吃儉用,把節省下來的錢支援張師傅一家渡難關。剛上小學的兒子也說:從今起,我把節約的零花錢,寄給西北兩位大哥哥讀高中……
就這樣,全家決定先給張雙換寄出近千元以解其燃眉之急。
甘肅天水,張雙換第一次接到茅建銀寄來的錢,全家感動萬分。
此後,茅建銀每年都會寄去一筆錢,直到張雙換兩個兒子都大學畢業。還時不時給張雙換寄些南方的茶葉和土特產。
張雙換對此感到非常不好意思。為了回報徒弟多年的關懷,他決定前往餘姚探望茅建銀一家和其他戰友。
就在這時,茅建銀也想到了,如果單純給予師傅一些經濟上的資助,固然能夠幫助他解決暫時的困難,但最終不能使他擺脫貧困。為此,茅建銀與身邊戰友商量,決定邀請張雙換到餘姚務工。
(四)
「
張雙換告別了故鄉,告別了家人,穿上了一套有補丁但還算整潔的衣服,揣著10包速食麵,坐上火車,千里迢迢投奔浙江戰友。
」
張雙換(前排左四)參加78鐵十三師餘姚籍戰友及家屬新春座談會,在餘姚粱弄四明湖度假村合影留念。
張雙換收到了茅建銀的邀請信,他決心要跳出貧瘠的黃土高原,前往浙江餘姚。
2000年3月6日,張雙換正式告別了故鄉,告別了家人,穿上了一套有補丁但還算整潔的衣服,揣著10包速食麵,坐上火車,千里迢迢投奔浙江戰友。
路上張雙換心情既興奮、又擔憂。興奮的是,很快就要與闊別20年的徒弟、戰友相聚了,擔憂的是,戰友的家人會不會熱情歡迎遠道而來的陌生人?
四天四夜的火車,清晨張雙換一走出餘姚火車站口,雙方老遠一眼就認出了,兩人緊緊地擁抱在一起。此時此刻,誰都說不出話來,然而都流出了只有久別重逢時才有的喜悅的眼淚。
茅建銀拍著張雙換瘦削的脊背,哽咽著說:「師傅,我真想你呀……」
張雙換(左二)與茅建銀(左一)等同一連隊餘姚籍戰友,在餘姚粱弄四明度假村湖的合影。
張雙換來到茅建銀家裡,他見到戰友的家人如此熱情,一身旅途疲勞頓時煙消雲散。
到了晚上,茅建銀邀請家鄉的戰友特意在一家酒店為張雙換接風洗塵。第二天,茅建銀又與其他戰友一起,陪同張雙換參觀了餘姚的名勝古迹。
經過一周的參觀和走訪,張雙換大開了眼界,獲得了許多新的信息。而特別使他欣慰的是茅建銀和餘姚的戰友們不僅分別宴請招待他,還為他的工作操心操勞,千方百計與在餘姚的一家中外合資企業聯繫,為他安排了一份較為稱心如意的工作。
(五)
「
我要回去了,說這個話雖然很筒單,但真的要離開你們的時候,我非常留戀不舍……
」
張雙換在餘姚城區龍泉山公園雕塑前留念。
張雙換從西北來到江南,上班才一個月,可能是由於氣候水土不服、生活不習慣等因素,得了一場大病,連日高燒不退。
茅建銀聽說師傅得病的消息後,立即把他接到了自己家裡養病。他和妻子雖然整天忙於上班,但仍然抽出時間花錢為他求醫抓藥,買來營養品調養。
張雙換覺得麻煩戰友家人心裡不安,茅建銀的妻子安慰他說:「師傅,這裡就是你的家。既來之則安之。」
張雙換在茅建銀一家的照顧之下身體很快恢復了,離開小茅家重新返回工作崗位……
張雙換在餘姚馬渚收費站與茅建銀夫人周荷芬的合影。
當年10月6日,張雙換接到了家鄉一份急電:父亡速歸!
茅建銀得知張雙換家裡的噩耗,馬上把他接回自己家裡,為他聯繫買好去天水的車票,連夜找來幾隻編織袋,把戰友們送給他的衣物打包(足有50公斤),幫他到火車站辦理了託運,另外又塞給他一筆錢,讓他回家處理喪事時以備救急之用。
上火車那天早上,茅建銀和餘姚的幾位戰友偕同家屬一起到火車站為他送行,上車時戰友們又塞給他一筆錢。
火車開動了。張雙換望著戰友們送給他的錢和物品,這個經過軍營鍛煉的西北硬漢,也禁不住流下眼淚。
後來,張雙換又到餘姚工作生活了六年多,兩個兒子都已大學畢業長大成人,他打算想回老家把房子重新翻建一下,茅建銀二話沒說,再次給了張雙換幾千塊錢。
臨走之前,張雙換在給茅建銀夫妻的信中寫道:我要回去了,說這個話雖然很筒單,但真的要離開你們的時候,我非常留戀不舍,你們的真情和厚愛,就像滿山的杜鵑花一樣常開不敗……
(放到你圈子裡,戰友們會感激您)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刪除!
TAG:迷彩滴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