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平板PK投影:零售商務會議顯示的新戰爭

平板PK投影:零售商務會議顯示的新戰爭

顯示行業的「技術路線」之爭從來不是新話題。但是,古老的命題亦會不斷尋找新的戰場。2018年以來,在零售商務會議顯示市場,智能會議平板與傳統零售投影機之間的競爭,就是這種「老話題的新戰場」。

智能會議平板的「異軍崛起」

雖然零售商務投影界並不真正認為「智能交互會議平板」成為了威脅;但是,智能會議平板廠商卻傾向於認為自己已經「趁勢崛起」。

2017年上半年,國內市場會議平板銷量達到3萬台,即超過2016年全年銷量。2017年會議平板全年市場銷量更是突破了10萬台大關。即2017年的市場規模超過2016年的3倍。這一爆髮式的成長,讓會議平板成為「顯示行業」的新金礦。

會議平板高速成長的背景主要有三個:第一是2017年國內經濟基本面良好,製造端進入漲價周期、實業企業凈利潤情況幾乎創下五六年來表現最佳。實體經濟的向好也帶動了相關上下游研發、設計、營銷、渠道等產業的繁榮。這為企業市場為主的零售會議顯示產品的「市場增長」提供了基礎。

第二,會議平板的崛起可以看作是「教學交互平板」市場的延伸。在教學市場,交互平板的規模持續增長,2017年銷量近90萬台。但是,在銷量新高的背後,教學交互市場的增幅卻持續下降、業內認為教學交互市場的飽和已經是必然趨勢。同時,按單台均價看,會議平板亦比教學平板高3成左右——會議平板顯然是一個利基性細分領域。這使得很多擁有智能交互平板技術的廠商和渠道,都有意願加強商用會議市場的拓展。

第三,會議平板的崛起,亦是伴隨著大尺寸液晶顯示產品的崛起而形成的。2015-2017年,全球65英寸及其以上尺寸面板供應先後突破了300萬、500萬和1200萬台的大關。預計2018-2022年,每年65英寸及其以上大尺寸面板的供給亦會增長800萬台以上。最終,以電視機和商用為主的大中尺寸平板顯示行業,65英寸及其以上產品佔比會上升到整體市場的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同時,這一階段,大尺寸產品的價格亦會顯著下降。70英寸級別產品2017年已經步入萬元時代。從會議平板看,2017年65英寸及其以上產品佔據總銷量近一半,銷售額則接近7成,成為企業效益成長的主力。

總之,在眾多有力因素的推動下,智能會議平板在2017年出現了高調的「爆發」,市場亦認為2018年的增幅會在50%到100%之間。雖然從零售商務投影機市場看,得益於整個需求行業的景氣,2017年市場規模並未發生大的萎縮,依然保持百萬台的絕對規模優勢,且亮度水平向3500-4000流明上移;但是,從平板會議廠商角度看,其已經有挑戰投影產品「零售會議主流技術」傳統地位的「能量」。

優劣勢難以徹底逆轉,市場可能兩分

傳統零售會議市場是投影機的「獨大」天下。2017年,會議平板10萬台的規模,顯然不能挑戰投影產品百萬台的主流地位,但是在教育顯示「市場兩分」化的經驗面前,業內依然認為「零售商務會議顯示」可能進入「兩分」時代。

傳統投影產品在零售會議市場的優勢,主要表現為「低價格」和「大屏幕」。一台僅滿足顯示需求的會議投影,甚至只有2400元左右的價格。這是大尺寸液晶顯示器無論如何都達不到的「低成本」。同時,投影機的顯示尺寸通常從100英寸起步,而會議平板市場80+的產品佔比只有不到1成。

會議平板的優勢則在於「彩電化的明亮畫質效果」,以及「一體機設計」的優勢。液晶等平板顯示技術,不需要額外的室內光照條件控制,這是顯著的應用便捷性。液晶智能會議平板,又紛紛強調將智能功能、互動功能和平板顯示高度整合,實現「計算、顯示、通信和互動」的ALL IN ONE,帶來如同智能手機一般的「智慧化便捷體驗」。

對比而言,投影產品亦可以設計出ALL IN ONE的系統。但是,一方面,投影機智能化的發展,在商用領域比較緩慢。目前僅僅有堅果、極米這樣的創新品牌,明基等極少數傳統品牌注重智能創新應用。另一方面,投影機的ALL IN ONE依然離不開「主機+屏幕」的體系,其集成度沒有「會議平板看起來那麼好」。

所以,會議平板和傳統會議投影的競爭,是如此的「差異明顯」:平板以明亮畫質和集成一體為主要競爭優勢,投影則可以發揮低價格、大畫面的優勢,捍衛自己的傳統強者地位。且在同等尺寸的大畫面上,平板的技術進步亦難以匹敵投影的成本優勢;投影採用抗光幕依然在顯示明亮性上略遜平板;智能和互動等功能上則二者無法形成本質差異。

以上這些條件,基本決定了商務會議顯示中,會議平板和投影機將各自佔據自己的市場:尤其是在零售為主的流通條件下,更容易形成「蘿蔔白菜各有所愛」的局面。

當然,對於以上分析,很多讀者會有如下的疑問:會議平板和傳統投影之間為何沒有強調汞燈光源的「壽命劣勢」。一方面,投影也在進入LED、HLD和激光代表的長壽命光源時代,即便汞燈產品亦開發出10000小時高壽命技術;另一方面,商務零售會議的顯示產品「應用強度」決定了汞燈的壽命是「非常充足」的。即便按照10年前的3000小時的傳統壽命算,亦足夠應用5-6年。

即,在教學市場,傳統汞燈投影的燈泡壽命問題,在商用會議的零售顯示市場恰恰不存在:因為二者的使用強度完全不同。與其追求參數上的漂亮,不如多談成本上的顯著優勢。——這一點亦決定了零售商務市場,投影比平板的成本競爭優勢,要比教育顯示市場「更確切」。

補足短板,零售會議顯示的競爭核心

在智能會議平板和零售商務投影各自優勢均「非常明顯」的前提下,二者的產業層面的競爭必然更多圍繞補足短板進行。這也將是2018年該細分市場的最主要發展趨勢。

對於智能會議平板而言,其發展史就是一部「補足短板」的歷史:即尺寸不斷大型化,價格不斷下降。以單一尺寸銷量最大的55英寸而言,過去3年產品均價下滑超過50%;市場供給規模更是從全球1000萬台,上漲到了近5000萬台。在平板顯示產品上「規模、價格、大型化」的三維度迭代前進一直是基本規律。

目前,液晶顯示產業界主要投資的大尺寸新產能是8.6代線和10.5/11代線。前者的核心供給尺寸是58/65英寸液晶單元;後者則主要面向65/75英寸供給單元。這些新產能的建設,決定了未來3-5年內,會議平板的供給會從55英寸佔比最大,全面過渡到60+以上尺寸,65-75英寸佔據主導的市場結構。同時,部分高端客戶會傾向於採購80+以上尺寸的會議平板。

在大尺寸化的同時,會議平板價格亦會下降。單純以顯示單元看,65英寸產品有望進入3000+的價格區間;75英寸單元也會進入5000+的價格空間。雖然這與投影機比較,依然是「高價格小畫面」,卻較目前的主流價位「下降頗多」。這必然能進一步推動會議平板的普及。

對於投影產品而言,產品創新亦在快速發展。這包括更高的亮度。比如3500-4000流明產品,正在成為會議零售的主流選擇之一。也包括更好的光源,HLD、LED、激光等,這為挑剔的用戶提供了良好的選擇——雖然對於多數零售型會議室市場,這些固態光源的長壽命並非必要。

但是,真正改變投影在零售會議市場競爭力的變化,將出現在更好的屏幕和智能化上。從屏幕角度看,應用抗光幕成為共識和趨勢。在電子白板和傳統熒幕上應用抗光技術,完全可以實現很好的光照下顯示效果與交互功能的良好統一,顯著改善傳統投影應用「最好關燈」的劣勢;此外,投影廠商也已經意識到教育、商用、家用三條線進入「智能時代」的必然性。一體化、多功能的智能投影產品設計,或者智能電子白板設計,可以讓投影在會議市場亦成為ALL IN ONE的多面手,具有類似智能手機一樣的「良好體驗」。

更為重要的是,投影機產品採用抗光屏幕技術和智能技術,都不需要「全新研發」。這兩個改變更像是已有的貨架技術的重新市場化配置。且,二者的成本提升是可控的,不會因為體驗的改善而出現「成本競爭優勢」的損失。

整體上,業內認為在產品上的不斷創新,智能會議平板的大型化、投影產品的智能化;智能會議平板的價格下降、投影產品的抗光化,會是短期內行業「最在意」的技術變革趨勢。也是決定二者市場分布格局和走向的「主要變數」。

這些技術上的升級,整體表現出「會議平板」與「投影顯示」的體驗「向同一標準努力」的趨勢。即明亮的畫質效果、多功能合一的智能體驗、大尺寸交互技術,以及更低的成本是「零售會議顯示」的主要需求。任何門類的顯示技術要在這個市場立住腳跟,都必須日益更好的滿足這個需求。

進入2018年以來,無論是投影品牌還是會議平板品牌,都在加強產品體驗的升級,以應對這一零售性會議顯示應用市場可能迎來的「技術路線」之爭。市場頗有大戰前夕的緊張氣氛。行業同仁亦對2018年整個零售性會議顯示市場的成長一致看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投影時代 的精彩文章:

微投選購技術派的「四大非主流」注意事項
蘋果的新武器:Mirco-LED還有多遠

TAG:投影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