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羥氯喹,延長狼瘡患者生存期,保護皮膚、血糖、心血管

羥氯喹,延長狼瘡患者生存期,保護皮膚、血糖、心血管

延長狼瘡患者生存期

近幾十年,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延長,但死亡率仍高於普通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疾病活動、感染、動脈粥樣硬化和惡性腫瘤。研究發現病情較輕、及時應用抗生素、降壓、透析和腎臟移植治療的SLE患者具有更好的生存期。

抗瘧藥物(氯喹和羥氯喹)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用於治療SLE,以控制疾病活動和損害。

來自GLADEL隊列研究的證據顯示,抗瘧葯對SLE患者生存期具保護性作用,且呈時間依賴方式。

GLADEL研究是一項大樣本、多種族的國際隊列研究,共1480例SLE患者,平均年齡29.5歲,1141例(77%)的患者使用抗瘧藥物治療,平均用藥時間48.5個月,未用藥者339例(23%)。

平均隨訪55個月,89例(6.0%)死亡,應用抗瘧藥物的患者死亡率顯著低於未用藥組(4.4% vs 11.5%)。抗瘧藥物使用6月~11月者70例(6.1%),1年~2年者146例(12.8%),>2年者925例(81.1%),死亡風險依次為3.85、2.7和0.54,非用藥組死亡風險為3.07。校正混雜因素後,發現抗瘧葯能使死亡率下降38%。

因此,抗瘧葯延長SLE患者生存期的作用呈時間依賴性,用藥時間越長,患者死亡風險越低,生存期越長,是治療SLE的一種理想的治療藥物。

參考文獻:Arthritis & Rheumatism 2010;62:855-862

羥氯喹能延緩狼瘡患者皮膚損害的發生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皮膚損害。曾有研究報道,93%的狼瘡患者在其病程中會發生不同程度的皮膚損害。雖然皮膚損害不會明顯影響狼瘡患者的總體生存率,但會嚴重破壞患者的整體形象、自身感覺和生活質量,損害患者的社交能力,引起精神抑鬱。

LUMINA研究是一項針對多種族狼瘡患者的自然病程和營養狀況的隊列研究,曾在國際多個風濕病學雜誌上發表了數十篇論文。其中一篇LUMINA研究論文探討了SLE患者皮膚損害相關的風險因素。580例狼瘡患者(≥16歲,病程≤5年)分別為非洲裔、西班牙裔和白種美國人。應用SLE國際合作臨床小組/美國風濕病學會的損傷指數(疤痕性脫髮、廣泛性皮膚疤痕和皮膚潰瘍,持續≥6個月)來定義皮膚損害。結果發現,在平均5.9年的病程中,共有39例(6.7%)患者發生皮膚損害。在將盤狀紅斑、甲襞梗死、光過敏和雷諾氏現象等因素進行校正後,高疾病活動度會使患者發生皮膚損害的時間提前、加速,而應用羥氯喹會延緩狼瘡患者發生皮膚損害的時間。

該研究的結論是,羥氯喹可能會延緩狼瘡患者皮膚損害的發生。

參考文獻:Arthritis Care & Research 2010;62:393-400

羥氯喹能改善女性RA和SLE患者血糖水平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和類風濕關節炎(RA)患者易發生心血管事件,而糖尿病是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因素之一,因此有益血糖的藥物有望降低SLE/RA患者糖尿病的發病風險,進而能夠減輕心血管的負擔,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

而研究顯示,應用羥氯喹(HCQ)治療四年以上的RA患者,其糖尿病發生風險降低75%以上!來自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KAPROVE PENN等也發現:應用HCQ治療的RA或SLE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顯著下降。

研究者對326例無糖尿病的SLE患者(149例)和RA患者(177例)進行了研究。

結果發現:應用羥氯喹的SLE患者多於RA患者(48% vs 18%; 平均劑量~400 mg vs~200 mg)。校正年齡、腰圍、病程、強的松用量、C反應蛋白、絕經狀態、非甾體抗炎葯和疾病的特異性指標後,發現應用羥氯喹的患者血糖水平低於未使用羥氯喹的患者,其中SLE患者為 85.9 vs 89.3 mg/dl(P = 0.04); RA患者為82.5 vs 86.6 mg/dl(P = 0.05)。羥氯喹對SLE或RA患者空腹胰島素水平無影響。

該研究表明,羥氯喹能夠降低SLE或RA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也能緩解SLE患者胰島素抵抗。因此提示羥氯喹具有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的作用,並可以預見羥氯喹可能通過改善血糖起到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的作用。

參考文獻:Journal of Rheumatology 2010;37:1136-1142

好文薦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新知 的精彩文章:

罕見病治療:首例人體內基因編輯
發現肺的未知功能:一半的血小板產自肺

TAG:生命新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