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愛恨交織地瓜情
文/白楊橋
【作者簡介】白楊橋,山東濟南人,現為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濟南市作家協會會員,舜網駐站作家,閱讀悅讀簽約作家。著有散文集《開在指尖的花兒》《最美的年華遇到你》。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濟南的烤地瓜,那是出了名的好吃。別說吃,就是隔著數米聞到隨風而來的若隱若現的那種甜香,或者一個不小心偶爾看到地瓜爐子上擺著的那些烤好了的汪著油的地瓜,都忍不住眼睛一亮,怦然心動。掏錢,走近,買!
一塊熱乎乎的烤地瓜在手,閉上眼睛聞一下,再急急且小心地剝開那層或深黃或淺黃的外皮,這個時候,給個總統也不換!可是,就這樣急不可耐,緊鑼密鼓,急急切切吃了幾小口後,就幾乎再也吃不下去了。不是不想,是不敢了。
吃多了地瓜,胃裡就會冒酸水。這是整個童年生活賜予的常識。
我的童年,我們整個國家都困難,鄉下尤甚。記憶里是上一頓地瓜,下一頓地瓜。篦子上餾著地瓜窩頭,篦子下熬著地瓜粥,就連吃的鹹菜,都是腌咸蒸熟了的地瓜。有時候為了調劑,奶奶也會讓媽媽擦了地瓜絲餾在篦子上,哄著我和弟弟比賽夾進嘴裡,也是一股熟悉的地瓜味兒!
爸爸出去治河,十天半月回來一次,帶回他捨不得吃的玉米面窩頭和大熊貓一樣罕見的白面饅頭,這在我和弟弟簡直就像過年一樣。那時,我的遠大理想就是:每頓都吃上白面饅頭。
如此豐滿的理想,在數年以後成了現實。而在由理想變成現實的日子裡,我們依然天天地瓜。而地瓜,也被聰明勤勞的農人吃出百種模樣:蒸、煮、燉、燒、烤;切成瓜干,做成面,做成粉絲或粉皮……冬季漫長,點了紅泥小爐,水壺滋滋響著,地瓜就在壺邊慢慢烤,人們不停忙碌,孩子們寫作業背課文。那些地瓜,一個一個,一筐一筐,一窖一窖,慢慢地就把貧瘠的歲月變成了歷史。
而現在,日子早已蜜糖一樣,吃穿不愁外,還為了自己的理想快樂地忙碌。地瓜早已經成了調劑和零食。只是,一不小心看到街邊的烤地瓜,依然是恍若童年的親切,彷彿兒時的夥伴,穿越歲月而來。驚喜異常,百感交集。
感謝地瓜,給了我們延續生命的能量,給了我們追求好日子的動力。一代一代的它們,給賴之為食的人們以希望,以歡喜,以美好明天的憧憬和召喚。只是那個時候的人們,都或多或少留下了關於吃地瓜的可怕回憶:胃酸!
愛恨交織。在紙上寫下這幾個字,忽然就笑了。不僅僅是地瓜哦,對一些人和事,我們也往往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愛恨交織,不復是小時看電影好人壞人黑白分明。其實仔細想來:童言無忌,血氣方剛,四十不惑,每一個年齡段有每一個年齡段的優勢和不足,每一段歲月也有每一段歲月的特點和認知。黑格爾說過,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他的下一句:合理的也必將存在。
如此,不恨地瓜,不負芳華。
(圖片來自於網路)
點贊和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TAG:悅讀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