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和爸媽旅行也沒那麼糟,我也是知道這些才發現的

和爸媽旅行也沒那麼糟,我也是知道這些才發現的

和父母一起旅行,如果只記住了遷就、催促、走丟了、無奈和「下次再也不帶你們玩兒!」的毒誓,小心錯過和爸媽出遊的專屬福利哦!今天,COSMO找來3位資深孝(ling)女(dui)告訴你,她們是怎樣把父母變成旅行中的完美旅伴。

帶爸媽旅行的福利了解一下?

帶著媽媽旅行,最大好處就是到哪兒都會得到特別貼心的照顧,我真的蹭到了老媽好多福利。去吃飯,店家會安排最好的位置,有時甜點都多送一份;出海玩,總是能優先上下船,有人攙扶,避開風浪……媽媽是一面鏡子,照亮人們的善意與愛心,獨行或情侶朋友出行時,很難體會這種樸素的主動關照,因為你總是首先給別人提一大堆要求。

近幾年,我都會在媽媽生日前後(4、5月間)帶她出國玩一趟,有遠赴北歐,也有就近在東南亞各國轉悠,還有乘郵輪打卡日韓的。行程安排上,有10天穿越三個國家、海陸空交通都用上的,也有直接空降到某個海島,八九天趴著曬太陽不挪窩的。

【我的旅行風格】

簡單說就是「做足一切準備,擁抱一切驚喜」。每次出門前我都十分焦慮,會做很詳盡的攻略,但真正踏上旅程後,其實又不太看攻略,而是按實際情況任性玩。做攻略不是為了打卡景點,而是為了提前熟悉目的地方方面面的情況,到了那裡無論怎麼玩,效率都很高。

【媽媽的旅行風格】

標準吃貨,吃得好不好直接決定她對目的地的印象。所以每次制定行程的時候,我都會首先弄清楚每個地方要吃什麼、什麼時間適合吃,以免留下遺憾。比如去瑞典,我提前三個月訂到當年全球排名前十的米其林餐廳,帶老媽體驗了一頓豐盛大餐;在挪威,踩著卑爾根魚市開放的時間點,終於沒有錯過最棒的深海魚燒烤;而在泰國,我還特別給媽媽預定了一個烹飪課程,她學得很開心,現在還常常做那幾道菜給我吃。

【旅行對我們的意義】

從去北歐開始,媽媽坐在湖畔餐廳里,看著對岸的古堡與水中的天鵝,品著手中的咖啡,意識到過去那種走馬觀花的打卡式旅遊有多麼傻。從此以後,每次出行,她都會叮囑我「寧可多花點錢,也要住好吃好、慢慢享受」,我覺得我媽簡直太先鋒了。

【教你幾招】

1.不宜過分長途跋涉,飛5小時以上的經濟艙對大部分上了年紀的人都會有持久的健康影響,雖然他們大多數都不叫苦;

2. 大都市對他們的吸引力一般,全球化的趨勢下,在他們眼中商場與商場也沒什麼不同;

3. 你要打卡的是網紅咖啡館,他們要打卡的是windows開機頁面;

4. 一定要有一個足夠標誌性的經歷讓他們可以與隔壁老王顯擺一年;

5. 很多時候他們不在意去哪裡,重要的是有很多時間和你在一起。所以,不要把他們甩給地陪;

把家搬到目的地

幾年前我決定組織全家旅行的時候,我父母可是萬般不願意。他們怕花錢也嫌麻煩,在我爸爸這位《新聞聯播》愛好者眼裡,世界上似乎有一大半的國家都特別亂,萬一出事可怎麼辦?

我們先從國內開始旅行,2天玩南京,3天玩內蒙,之後又去了台灣,終於在去年走出國門到了斯里蘭卡。我父母也從景點打卡式的旅遊,慢慢開始享受旅行途中發生的各種趣事,深入當地人的生活。

【我的旅行風格】

我喜歡一個人旅行,去野一點的地方玩,也不太做攻略,經常隨心而行。青旅的單人床位是我的首選,只要交通方便,住的差一點沒有關係。吃的不一定非要便宜但肯定乾淨衛生,有當地特色。

【爹媽的旅行風格】

我父母喜歡風光秀麗的地方,對於城市或人文則沒感覺。我媽有個特殊的習慣,早上一定要喝粥。我們全家第一次去南京玩,滿大街都找不到可以喝粥的早點鋪,我媽可以說很崩潰了。後來有經驗了,出門帶上一些大米,租公寓或有灶台的家庭式酒店,方便還能調劑飲食。

【旅行對我們的意義】

前幾年的情形基本是我花錢求著父母去和我旅遊,現在他們也有了很多美好的旅行回憶。在斯里蘭卡我父母第一次嘗試了浮潛。我媽不會游泳,所以她只嘗試了半小時就喊停了。但在這半小時里,她看到了一隻海龜,還在教練的帶領下追著那隻海龜好一陣子。雖然這期間也嗆水了,但這個回憶讓她在回家後數次談起。

【教你幾招】

1. 把你特別嚮往的旅行體驗,與他們分享,他們樂於看到你快樂的樣子,這樣能更了解你靠近你。

2. 照相,照相,照相,別嫌麻煩。不會領隊的不是好攝影師,與其抱怨他們姿勢單一,不如出發前親自為他們挑選造型。

3. 最時髦旅行單品難道不是保溫杯嗎?

4. 如果他們總是捧著iPad看古裝劇,說明你的行程和他們頻道不符,別糾結,雙手奉上耳機即可。

5. 反差感最能讓他們興奮。來自海邊的人總是對沙漠好奇,內陸居民更愛戶外刺激,任何原生態山莊對村裡的爹娘來說都是笑話。去旅行,父母與我們有什麼不同的需要?(而他們常常不忍麻煩你)

6.和父母旅行,選經典路線效果比較好。畢竟父母也有虛榮心,也要在朋友圈刷屏點贊啊!

陪伴比旅行更重要

帶父母旅行有一種重生的感覺,讓我感到生之彌堅,自從大學後,很少和家人相處,每次精心準備的旅行就彷彿回到了童年時代。旅行的喜悅背後也會伴隨傷感,因為有一天,我也將老去,遇到他們在旅行中的困惑和問題。

算起來我和父母已經共同出行5次了。有時是一起去水鄉古鎮過個靜謐的短周末,有時則是出境體驗當地人文景觀的長途旅行。每次出行父母都特別欣喜,我們是在一起創造新的回憶。

【我的旅行風格】

極簡隨緣,關注旅行的人文精神。喜歡體驗城市交通,例如乘坐當地的火車、捷運、巴士,或者租輛腳踏車沿著步道或海岸線漫遊。在城市裡我更偏向去探索人文景點,博物館、美術館、文學館,避開人潮,還能收穫意外驚喜。

【爹媽的旅行風格】

出行必帶溫水枸杞小零食,老幹部的標配。他們喜歡深度游,通常每天安排一兩個景點,每個地方都看得很慢,但很深入。遇到他們感興趣的景色,即便羊腸小徑、山路崎嶇,他們也興緻昂揚,走起路來健步如飛,腳下生風。

【旅行對我們的意義】

上次台灣環島旅程,前幾天父母都挺興奮,到了第六天之後,他們開始數日子,再過n天我們就要回去了……這種無限悵惘的心態,讓我聽了心酸。這是「當下」的愉悅給「過往」的缺失帶來的錯覺。我想,父母一定是抱著這是最後一次闔家出遊的心態在玩吧。

【教你幾招】

需要了解父母對哪些食物忌口,比如海鮮、動物內臟、油炸生冷,有些忌口是因為食材,有些是因為做法。台灣的總體飲食習慣和內地相仿,父母對於新鮮飲食的接受度,也令我感到新奇,他們拒絕「棺材板」,僅僅因為這道小吃的名字。同樣是海鮮,他們接受虱目魚,但不接受蚵仔。父母不是任性的孩子,他們的飲食喜惡來源於年過半百的生活閱歷,作為晚輩,儘可能去尊重。引導和鼓勵他們嘗新,但尊重他們的選擇。

本文內容原刊載於《時尚COSMO》二月刊

編輯:曉元

採訪/文:若菲、Soon

圖片來源

PInterest / 視覺中國

時尚COSMO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絡我們獲取版權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別忘了點個贊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尚COSMO 的精彩文章:

旅遊的時候居然過敏!出行前後皮膚出問題最煩了
林允兒穿得跟橘子味兒一樣甜蜜是為什麼呀

TAG:時尚COSM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