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散文:探尋悠江夜月

散文:探尋悠江夜月

圖文/阿來

【作者簡介】阿來,網名荷塘聽雨,出生於中國書畫藝術之鄉通渭,大學本科,為人憨厚樸實,幽默風趣,樂觀向上,愛好文學、旅遊,煮茶賞石,現工作於有「塞上江南」美稱的金張掖。

散文:探尋悠江夜月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半輪玄月半輪秋,影入悠江波不流。

幾欲乘槎一間渡,銀河疑在崑崙頭。

清代詩人顧竟成的這首關於悠江夜月的美麗詩作和白鬍子爺爺旱煙袋裡飄出的古今傳說一直激發著遠方遊子對它的探尋和嚮往!

其實,每年回家看望父母,有兩件事是必須提前算好時間的:一是在老家通渭這個聞名全國的中國書畫藝術之鄉,去領略書畫藝術節上全國各地和本地那麼多的中書協和中美協會員、書畫名家揮毫潑墨,感受家鄉濃厚的藝術氛圍,陶冶我的情操;另一件便是帶上孩子們去探尋家鄉上峽的悠江夜月,找回我童年曾經留下的腳印和歡樂!

從悠江橋下的小河出發,踏著清澈見底的河水和遍地水草,看著一族族盛開的野花,花香撲面而來,又見河中魚群嬉戲。往上,河左岸土崖下有暖水常年冒出,形成一泓泉水——涼水泉,小時候那裡是人畜的飲水地,泉的對面,是岳樓灘,每逢端午期間,文化搭台,經濟唱戲,是全社老人看戲,年輕人相會,孩子們吃涼粉和冰棍的樂園,稱得上是悠江村的文化中心了。

每到夏天,孩子們挽起褲管,光著腳丫,踏水而上,峰迴路轉,有石山立於河中,上有山神爺廟,據說是端午節山神給牲畜點名的地方。其實節前孩子們都盼望著點高高山!他們早早砍了山柴,堆起來,有調皮者晚上藏於其間,五月五清早點著,黑夜中火光照亮半邊天,猶如烽火台!然後他們互相搶母親給他們烙的上面點了花的鍋盔饃饃,手提水桶,去苜蓿地里灌個小黃鼠,揣在懷裡,盡情享受他們天真無邪的童年。不遠處便是上峽,中午趁著大人睡著,孩子們便溜出去在水中打江洗,拿魚兒,心情勝過泡溫泉!大約百米外踏散溝出口處,崖上有泉水冒出,彙集在石頭坑裡,捧一掬喝下,在炎熱的夏季,清冽甘甜,神清氣爽,勝似純凈水。河水迂迴,上游兩百米左右的懸崖上,便是明代工部尚書——趙榮墓,崖下水邊有一巨石,靜靜地躺在那兒,上刻「趙尚書」三字,模糊可見,彷彿訴說著祖先曾經留下的輝煌歲月和燦爛文明。周圍蘆葦叢生,野鴨成群,野雞覓食。

再往上,但見山勢突兀,怪石嶙峋,雄鷹結巢於懸崖之巔,遍山的丁香花爭奇鬥豔,沁人心脾,更有板草花、柴胡花、青蕉花、狗蹄子花(淘氣的孩子們有時在裡面可笑地找狗娃子),簡直是一座野花的王國和天然植物園。半山崖上,有巨石半空突兀,下有小石支撐,似墜非墜,重心巧合得那麼好,不由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便是傳說中的悠江夜月——石月亮(傳說中元君爺的梳頭匣)。聽奶奶說,遠古時候,石月亮白天吸收了太陽光和天地精華,到了夜間便會發光。每當夜深人靜之時,夜月光彩熠熠,光芒四射,河灘上更有清脆的馬蹄聲連綿不斷,原來是天馬羨慕人間美景下凡,沿河上下來回撒歡奔跑,月光如注,靜靜地泄在水裡,美不勝收。後來有一個喇嘛,雲遊到此,發現了石月亮的秘密,盜走了其中的寶貝,夜月便不亮了。但思鄉的遊子們每次回家探親,一定要去上峽看景的,因為那兒有祖祖輩輩留下的美麗傳說和回憶。

後來,家鄉欣逢太平盛世退耕還林的好政策,生態恢復了綠水青山!有時遠古文明和現代文明相遇,發生了碰撞!采砂者轟隆隆的炸石聲打破了寧靜的石峽,據說石月亮被炸碎,河床有的地方也被挖的坑坑窪窪,讓人看了免不了勾起一股淡淡的憂傷!生態保護又成為人們心中的沉重的話題。

歲月依舊,只有「氿子」的發水依然地向世人訴說著它千年滄桑的歷史!也許若干年以後,我的後代子孫再也見不到上峽的原生態和以前的原貌,連傳說都淹沒在人們腦海中了。

散文:探尋悠江夜月

點贊和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薈 的精彩文章:

散文:一地芳香無處藏
童話:美食國度第一部(一)

TAG:作家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