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除了劉璇程菲 為啥中國女子體操隊員 一次奧運就退役?
2016里約奧運會,僅僅斬獲團體季軍,捧著一枚銅牌回家的中國女子體操隊,如今已經散得差不多了——商春松和譚佳薪這兩個湘妹子已經退役,王妍本身就有嚴重的腰傷腿傷,去年世錦賽後就在養傷,毛藝今年3月在美國比賽時大腿骨折,范憶琳也許是狀態最好的一個——但是,所有這些面孔,恐怕都不會出現在2020東京奧運會的賽場上了。
全新的國家隊成員名單里,我們看到了一個個全新的名字:劉婷婷、陳一樂、黎琪、管晨辰、杜思雨……她們,才會是兩年後東京賽場上的主力。
當然,這並不意外,一代新人換舊人;中國女子體操隊的更替,不過是稍微快了一些罷了。
曆數這些年的奧運會參賽名單,劉璇是第一個參加兩屆奧運會的中國女子體操選手。但這位平衡木公主,在自傳《璇木》中寫到,第二次參加奧運會的時候,她遭遇了來自全國的指責。
程菲是第二個——甚至她本來是有機會成為第一個參加三屆奧運會的中國女子體操選手的。但很遺憾,這並沒有成為現實。如今的程菲,胖得厲害,完全沒有了當年豐腴又不失靈巧的樣子。
何可欣、鄧琳琳是最後兩個,替補席上的江鈺源可以算半個——滿打滿算,32年來,中國參加兩屆奧運會的女子體操運動員,也就4個半。
20來歲,正式女孩子最好的年紀,她們在退役後保送大學,畢業後安排工作,進入體制內或者走老路當教練,生活無憂,至少物質上,應該過得不錯。
但人們也難免奇怪,國家花費重金培養的運動員,怎麼上一次就退役了呢?
這,和中國女子體操隊一貫的策略有關——重技巧,輕完成。中國女子體操運動員一貫喜歡上高難度動作,但完成度卻沒辦法保證。原因很簡單,個子瘦小單薄的女孩子,自然別指望有多強大的力量。
原本這也沒什麼,畢竟很多國外的選手,也是參加一屆奧運會就退役,譬如履新主教練的喬良,門下大弟子肖恩·約翰遜就是如此。
但近年來,技巧和力量並重,專業性和藝術性兼具,才是女子體操發展的方向。中國的小姑娘在比賽的時候板著一張臉,很難得到好印象——但光是參加比賽都已經緊張得要命的小女孩,再強求她們露出笑容,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究其原因,競爭太激烈。女子體操運動員往往出生在較為艱苦的家庭,出成績、拿獎金,拿到更多的收益,是不少人需要考慮的關鍵——商春松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個土家族的妹子,恐怕是她們家「出人頭地」的唯一希望了。
但激烈的競爭和快速淘汰機制,讓中國女子體操選手,很難擁有成熟的大賽心態。況且評委們也更願意看到一張熟悉的「明星臉」,「印象分」,其實並不應該被忽視。
在國外,參加過幾屆奧運會的大齡女子體操選手正成為常態,從里約奧運會看,撇開特殊情況的邱索維金娜不談,參賽選手中就包括87年出生的雅典三金王,羅馬尼亞選手卡塔琳娜·波諾爾,時年30歲;91年出生的薩尼·維沃斯,荷蘭名將,平衡木冠軍得主;自由操第四名,90年的費拉里;朝鮮隊的洪恩貞,2008年奧運會跳馬金牌得主,時年27歲……
一味追求高難度動作,卻帶來了完成度的風險;一味追求技巧讓「發育不良」的年輕女孩上陣,卻缺乏力量上的保障;但須知,體操從不僅僅只是技巧,作為一項表演性質、以技巧性和觀賞性作為核心的運動,動作、表情,每一個細節,都關乎最終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