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三星和高通都走了,ARM還有沒有機會?
2017年第四季度營收56億美元,同比增長20%。2018年第一季度營收52億美元,同比增長24%,幾乎佔了總收入的一半......這就是英特爾數據中心部門(DCG)近期的表現情況。可以這樣說,數據中心業務決定了半導體巨頭英特爾未來的命運,而這背後是其在伺服器晶元市場絕對的「話語權」。
據IDC數據顯示,在2016年銷售的981萬台伺服器中,960萬台配置x86晶元——佔比為98%。從佔比中也不難看出,英特爾已經牢牢佔據了全球伺服器晶元市場,其他廠家想要撼動絕非易事。其中最為強勁的競爭對手,AMD在2017年第二季也僅佔了0.3%,離英特爾相去勝遠。
毫不誇張的說,英特爾在伺服器晶元市場幾乎是躺著賺錢。這一點也讓另一位半導體巨頭ARM羨慕不已。
垂涎已久 ARM苦苦求索
回顧伺服器晶元發展歷程,長期以來在服務處理器領域,不管是普通PC機還是伺服器,英特爾和AMD一直是最直接的競爭對手,ARM作為後起之秀,是一個典型的新來者。由於在功耗表現方面,ARM架構相對於英特爾的X86更有優勢,在需要海量運算的數據中心應用中具有挑戰英特爾的機會。
為此,在與英特爾多年競爭之後,開始出現乏力的AMD轉向ARM架構陣營,並於2016年1月推出基於ARM架構的Seattle伺服器晶元,希望以此打破英特爾的統治地位。以目前的效果來看,這次嘗試似乎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除了與AMD聯手之外,在2012年殺入亂局之後,ARM也將64位Cortex-A57和Cortex-A53處理器設計授權給三星,幫助三星開發64位低能耗伺服器晶元。為此,三星還挖來了AMD伺服器晶元業務部門前副總裁、總經理帕特·帕特拉(Pat Patla),並招聘了大量晶元設計師,希望在伺服器晶元領域大展身手。然而好景不長,2014年三星停止了伺服器晶元方面的計劃。理由也很簡單,英特爾還是過於強大。
期間英偉達也嘗試通過64位Tegra處理器打入伺服器市場,但是最終也調整了策略,僅提供與其他公司ARM伺服器晶元配套的圖形晶元。
雖然ARM架構獲得了Facebook、戴爾、惠普和Red Hat在內的眾多重量級IT廠商支持,但現實是非常殘酷的。英特爾在伺服器晶元領域的地位,並不是輕易能夠撼動的。
在遭遇多次失敗之後,ARM又將目光投向了高通。
高通接棒 難逃失敗命運
2014年在三星淡出伺服器晶元的時候,高通CEO 史蒂夫·莫倫科夫(Steve Mollenkopf)宣布準備進軍ARM伺服器晶元領域。自此,高通正式接棒,成為ARM打破英特爾在伺服器晶元領域霸主地位的急先鋒。當時雖然Applied Micro及Cavium這樣的晶元製造商都在依據ARM的64位ARMv8-A架構開發systems-on-a-chip (SoCs),但是高通的支持,無疑使得ARM能夠撥開之前的陰霾,重整信心。
基於在移動晶元領域成功經驗,ARM與高通的聯手也被寄予厚望。2016年高通與貴州人民政府成立合資公司——「華芯通」,並獲得ARM v8-A 64位處理器架構授權,以開發適合中國市場的伺服器晶元產品。2017年11月9日,高通在加州聖何塞宣布,全球首款10納米ARM架構伺服器處理器Centriq 2400系列正式商用出貨,再一次向英特爾發起挑戰。
現場參加此次發布會的廠商有阿里巴巴、安邁信息科技、Arm、鏗騰電子科技、Canonical、Chelsio Communications、Cloudflare、Excelero、慧與科技、Illumina、領英、MariaDB、Mellanox、Microsoft Azure、MongoDB、Netronome、Packet、紅帽、ScyllaDB、6WIND、三星、Solarflare、中科睿芯、SUSE、優步和賽靈思。
以上陣容足夠強大,涵括了雲計算廠商、伺服器廠商、操作系統廠商和資料庫廠商。可以說高通已經集結了下游應用的主流廠商,對於伺服器晶元市場志在必得。
最後的結果怎樣,相比大家已經有所聽聞。ARM的親密「戰友」高通近幾日傳出了退出伺服器晶元領域的「噩耗」。雖然高通並沒有對此消息做出正面解釋,但從英特爾2018年第一季度數據中心部門營收來看,ARM和高通的聯手似乎並沒有掀起太大波瀾。
英特爾在伺服器晶元領域霸主地位,並沒有出現動搖。多年來苦心經營的ARM,此刻想必也是充滿了絕望。
巨頭都走了 ARM怎麼辦?
從高通發布的Centriq 2400系列伺服器處理器性能來看,在功耗和成本方面均優於英特爾鉑金版至強8180處理器,這也是ARM架構一直以來的優勢。按道理來說,Centriq 2400系列並不會無人問津。事實上,在產品發布會中微軟也為期站台,表示了對於該晶元產品的興趣。除此之外,在ARM殺入伺服器晶元市場之後,facebook、亞馬遜、google、惠普、百度等都表示樂於見到ARM架構伺服器晶元應用。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現在的結果?
AWS副總裁詹姆斯?漢密爾頓曾經的表態或許能夠很好地說明問題。很多自己製造伺服器的數據中心運營商需要更高效的部件(注重能效比),而不僅僅是追求價格的低廉。而事實上某些採用了ARM架構的伺服器客戶已經不得不支付更多的費用。
從上面的表述我們也不難看出,相對於移動通訊晶元,伺服器晶元市場對於性能要求更高,而ARM架構晶元在功耗和成本方面更具優勢。也就是說,在伺服器晶元領域,高通所打出的賣點,並不對用戶的胃口,用戶最終也會用腳站隊。
據芯師爺觀察,伺服器市場早已不是單一產品的競爭,而是整個生態的競爭。ARM架構在生態系統上的缺失,成為其屢次失敗的重要原因,這一點在短期內也是很難彌補的。
雖然對於ARM架構也表示了極大興趣,但是英特爾在生態建設上已經構建起了牢固的城牆。縱然應用端企業有興趣,但最終還是會投向英特爾的懷抱,這就是生態的力量。
即使英特爾還在「擠牙膏」,ARM想要挑戰英特爾伺服器晶元霸主地位,依舊非常困難。
正如英特爾想要挑戰ARM在移動晶元領域地位一樣......
※深耕半導體領域20年,湖杉資本蘇仁宏談如何投好中國芯!
※震驚,地產大佬千億資金加持中國半導體!
TAG:芯師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