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漫威這十年,是怎麼跟中國觀眾越混越熟的?

漫威這十年,是怎麼跟中國觀眾越混越熟的?

漫威電影宇宙帶給那些不看美漫的中國觀眾一個全新全異的文化符號,從陌生到熟悉的十年間,觀眾們不知不覺間把這些角色和故事越來越當回事兒了。

作者 | 鐵士代諾201,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漫威這十年,是怎麼跟中國觀眾越混越熟的?

一場無限戰爭的背後,是整個漫威電影宇宙的新陳代謝與規模擴張

如何評價漫威電影宇宙(下文簡稱MCU)十年來在中國取得的成績?

我想最重要的一點,大概就是讓很多中國觀眾接受並喜歡上了這些美漫角色吧,尤其是相比於中國觀眾曾經對進口大片的「阿凡達式」獵奇,MCU成功將傳統的美式超英漫畫用電影改編手段轉化成一種新的文化製成品,用更低的文化認知門檻,更易於傳播的普世價值觀,更真實的角色再創作,更深度的集間聯動,更隱之於無形的二次元宗主烙印,引導那些從來沒有接觸過漫畫原作的觀眾們進入並認可了這個由毒舌闊少,轉業大兵,人型核武,下界天神,悶騷少年,宇宙牛仔,落魄中產,土著國王,外科醫生,再加上身材火辣的特工姐姐,在大銀幕上與人battle從來沒輸過的黑人老哥以及一個百步穿楊的美版小李廣所組成的龐大電影宇宙。

漫威十年,從無到有,關聯起漫畫的二次元與演員們的藝術人生,和中國觀眾之間越混越熟。

漫威這十年,是怎麼跟中國觀眾越混越熟的?

漫威這十年,是怎麼跟中國觀眾越混越熟的?

在漫畫人物和演員之間建立新的人設屬性,是MCU籠絡人心的關鍵


十年折騰,三度集結——第三次超級英雄大戰

距離Tony老師穿著自己DIY的那一身破銅爛鐵從恐怖分子當中無雙而出已經過去整整十年了,當年的落魄演員和黑馬影片如今已經發展壯大成為了好萊塢的片酬一哥和票房印鈔機。

一群在半個多世紀的漫畫里翻來覆去相殺相愛,拯救地球和他們自己N多次的角色們跳出印刷越發精美的連環畫書頁,在現實世界變得足夠發達或者足夠瘋狂以孕育並應對他們之前,藉助電影這個中間人,完成了其群體的跨媒體集結。

如果說第一部《復聯》是在弘揚團結就是力量的國際主義精神,《復聯2》致力於對「奧創紀元」這一經典漫畫大事件在角色限定條件下如何進行合理的劇本改編,那麼到了如今的《復聯3》里,已經分別貢獻過獨立三部曲的「鐵、盾、錘」御三家基本養成完畢,人設上也不用再鋪陳性格或者動機的重大變動,於是提取出此前貫穿MCU的「滅霸與無限寶石」作為終極考驗,分為上下兩部,先連續拍攝完成,再一年一部分開放映,把註定波瀾壯闊,甚至可能造成極端角色粉怒而棄坑的《復聯3》和《復聯4》輪番砸向大銀幕,力求實現在毀滅中完成重建,在重建中繼續挖坑的可持續發展。

包括《復聯3》的副標題「無限戰爭」即有對應「無限寶石」和「絕體絕命之慘烈戰爭」的本意,也不乏「生生不休,你迪士尼爸爸的角色資源多到這輩子都打不完可怎麼辦是好」的商業傲嬌。

漫威這十年,是怎麼跟中國觀眾越混越熟的?

《復聯》接棒《星戰》成為新任商業電影霸權番,觀眾喜出望外,影評人抱頭痛哭

OK,本文直接關於《復聯3》的段落到此為止,畢竟落筆在這個一觸即發的敏感時間點上,再往下多說一句有關《復聯3》這部片子的內容,恐怕就要和遛狗不栓繩,開掛玩遊戲,公廁拉屎不沖水同罪了吧。

漫威這十年,是怎麼跟中國觀眾越混越熟的?

當年因為覺得好看而多看了兩遍,為此我還懷疑過自己是不是智商有問題


半文半白、各自為戰——前MCU時代

在MCU成軍之前,因漫畫出版業不景氣而飽受顛沛流離,在資本市場被幾度轉手的漫威曾通過出售或者授權的方式,讓旗下部分角色領略到「觸電」的爽與痛。

2002年至2007年的五年間,山姆·雷米導演,托比·馬奎爾主演的老版《蜘蛛俠》三部曲無疑是MCU之前青少年漫改電影的巔峰之作。

在其之下,則是立項時便被當成B級片處理,初代一鳴驚人,後兩部扶搖直下的《刀鋒戰士》系列;李安導演文藝范坐鎮,雖然模擬漫畫分鏡的拍攝手法尚且值得一看,但CG技術還停留在特攝水準的《綠巨人》;幫助本·阿弗萊克成為當年金酸梅獎有力候選的《超膽俠》(現在統一翻譯作「夜魔俠」,在這裡沿用元年叫法以示區分);前言不搭後語,如今基本被遺忘在記憶中的兩部《懲罰者》;以及非常優秀,率先在超英改編電影中摸著門道兒的老版《X戰警》三部曲。

漫威這十年,是怎麼跟中國觀眾越混越熟的?

當年從岌岌可危的漫威手裡買來《蜘蛛俠》授權,是大法干過的最賺的事情之一

上述影片儘管沒有盡數在國內上映,但是托影碟時代的福,票友們還是領教到了忽高忽低的觀影體驗,也從試錯和示範的反正兩方面提前演習了MCU的成功經驗。

例如在忠於漫畫和電影改編的比例方面,尊重原作元素明顯分量更重,反饋到影片中的具體表現就是角色的「畫具化」、「制服化」跡象非常明顯——紅衣街霸超膽俠完全凌駕於馬律師之上,懲罰者則一邊穿插於剪輯混亂的回憶段落一邊操持著各種軍火大殺四方,漫畫迷尚且可以按圖索驥對號入座,但對於非漫迷就只能趁著似是而非的武打槍戰戲結束前趕緊吃光懷裡的爆米花拍屁股走人了。

作為正面模板,《蜘蛛俠》成功塑造出了彼得·帕克在家庭、事業、愛情、友情、正義和蜘蛛俠多重矛盾之間應接不暇的真實困窘,負責打架的雖然是蜘蛛俠,但真正承受痛苦最終迎難而上的卻始終都是彼得·帕克。

而到了奇人異事扎堆兒的《X戰警》裡面,對生存和進化理念的探討深入淺出,休·傑克曼飾演的金剛狼拿掉了漫畫里標誌性的尖耳頭罩和黃黑制服,達到了演員與角色間200%的同步率,並最終在《金剛狼:殊死一戰》中達到了漫畫原作甚至都難以企及的人物悲劇性。

漫威這十年,是怎麼跟中國觀眾越混越熟的?

和其他藝術作品一樣,漫改電影上限也是悲劇的神話以及被神話的悲劇

然而,儘管影片質量存在高低之分,但在前MCU時期,所有作品之間限於版權和出品方的關係,無法進行打通界限的操作,這樣一來既不能讓優秀的角色得到更大延續,也限制了彼此的發揮空間,上限尚可,下限太低,一邊要觀眾拿著漫畫按圖索驥,一邊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地做著改編嘗試,看片兒看出摸彩票的概率學也就成為了前MCU時期觀影的常態。

漫威這十年,是怎麼跟中國觀眾越混越熟的?

《刀鋒戰士》打得好看,但演技實在讓人不敢恭維


I"m Ironman——MCU的去面具化

雖然「面具」作為超英的外觀標籤和人設基點至關重要,但是MCU從一開始最大的看點其實恰恰就是弱化超英的面具屬性,突出「托尼·史塔克」而不是鋼鐵俠,這就讓不熟悉原作的國人觀眾從圍觀「超能力者大作戰」變成了欣賞有血有肉的故事和演員表演。

就像傳統武俠小說大都著力表現俠客們白衣勝雪,來去如飛的世外高人形象,將讀者的愛恨情仇寄託於江湖遊俠的華麗展開,而徐浩峰等新現實主義武俠小說作家則降低了「神功」的比重,著墨在大俠們的求生欲和吃喝拉撒上。

漫威這十年,是怎麼跟中國觀眾越混越熟的?

霸道總裁與私人軍工不得不說的故事

如果說《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的JOKER是面具之下演員即角色的極致,那麼小羅伯特·唐尼代言的鋼鐵俠則是為MCU的角色實驗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儘管被無數男人的浪漫所環繞(辣妹、豪車、強化外骨骼機甲),身高還存在硬傷(影片中一些「內增高」手段的應用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穿幫程度),可依然不能阻擋唐尼對史塔克忠於原作又高於原作的深度演繹,讓《鋼鐵俠》突破了以前超英角色面具化的雙重身份困擾,代之以角色內心矛盾的相互轉化。

漫威這十年,是怎麼跟中國觀眾越混越熟的?

漫威這十年,是怎麼跟中國觀眾越混越熟的?

目前為止兩大陣營的演技巔峰,對於DC來說丑爺不可複製,漫威這邊騷尼不可獲取

比如,史塔克作為家族軍工企業卻被自己生產的武器所傷,智力過人、腰纏萬貫卻無時無刻都需要馬仔哈皮和女友小辣椒給他端屎端尿,再加上唐尼老師自我發揮的那一抹任性與悶騷,最終塑造出了一個富有人情味的資本主義闊佬,同時贏得了男人,女人和小孩子的追捧(這點當然還是要感謝機甲設計師和玩具經銷商們)。

在他的對面,美國隊長則從高大上的美國白左政委轉身成為了地下少數派反政府領袖,政治上與華盛頓決裂的同時,老冰棍所面對的「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困局也經常被拿出來自我調侃,提醒觀眾這個濃眉大眼的體制內人物骨子裡還是個自由主義戰士。

漫威這十年,是怎麼跟中國觀眾越混越熟的?

從美利堅戰狼到反體制領袖,捍衛自由主義的美隊

而回歸MCU的蜘蛛俠在二度重啟中也回歸到了更純粹的學生黨模式,將原先蜘蛛俠的社畜身份拆解成了少年彼得·帕克的煩惱,讓他在青春期困惑和俠義擔當中做出正義的二擇;甚至即便是星爵這樣的二線漫畫人物,也被塑造成了小團體中的獨狼和在缺乏父愛中成長的單親孩子,拷歌、尬舞、把妹溜得也是沒誰了。

至於說雷神,活脫脫就是北歐神話版的分家產故事,尤其是把兒媳婦踢出局之後,兒子,閨女,連同隔壁老王家的腹黑孩子激烈爭奪奧丁老爺子留下這套仙宮Town house到底應該寫誰的名。

漫威這十年,是怎麼跟中國觀眾越混越熟的?

漫畫里二線開外的《銀河護衛隊》被打造成了風格歡脫的類型片

漫威這十年,是怎麼跟中國觀眾越混越熟的?

當然再怎麼歡脫也比不了MCU隔壁這個黃暴加持,德藝雙馨的精裝爛仔

在這種把漫畫的臉譜形象逐漸真實化的過程中,缺乏原作啟蒙的觀眾們也能以自己的生活經驗對角色形成感同身受的理解,當觀眾把他們理解成一個真實的人,而不是上億美元COSPLAY秀的時候,漫改便從宅男藏書慢慢走向了更廣闊的群眾舞台。

漫威這十年,是怎麼跟中國觀眾越混越熟的?


漢克·皮姆是誰?——社交網路與本土百科全書

在漫威十年的大銀幕之外,中國的互聯網產業迅速發展,十年前,對《鋼鐵俠》的精彩感到神清氣爽的筆者會在博客里怒敲幾千字影評,大部分內容都是東拼西湊關於「誰是鋼鐵俠?」的自我學習型科普,然後關上電腦等著第二天朋友們依次過目後給出評價。

十年後的今天,社會神經系統一般的網路傳播與下沉式科普分別在熟人朋友圈和陌生愛好者範圍內形成串聯。如今身邊已經不會有人再帶著黑人問號臉質疑「真人連環畫電影有什麼可看的」,因為在遠比以前要大的大眾流行文化社交圈子裡,「復聯」已經成為了一年要出現兩三次不等的共同話題,辦公室里當同事們列舉「這部片子里我看見了另一部片子的某某」時,就和二十年前大家一邊看電視劇一邊談論「誰把誰睡了?」、「誰和誰離了」、「誰被誰陰了」是一種態度——相比看完就忘的純屬消磨時間,或多或少當回事兒的態度。

漫威這十年,是怎麼跟中國觀眾越混越熟的?

現在的節奏,基本上是預告片放出來的第二天上午就已經有全套解析了

新媒體的出現也為各種文化熱點創造了有利的傳播條件,每部MCU電影上映前後「原作介紹——系列關聯——XXX你必須知道的XX件事——正片分析——彩蛋解析」的一條龍免費服務,將觀眾對原作漫畫的學習成本降到最低。

前MCU時代,甚至更早的互聯網1.0時代里,Google和電影雜誌通常會肩負起「掃盲」的工作(後者雖然會從前者尋找參考資料,但與此同時人家也會隨刊送你海報啊),而漢化組成員為旗手的漫畫資源推手們也隨著MCU的興起不斷發光發熱。

如今,當《黑豹》這樣一部黑人漫威主角的影片來到中國時,只需幾天功夫你就會在並不主動「知乎」的情況下從「黑豹是誰?」(難道不是樂隊嗎)一路快進了解到「瓦坎達震金屬在漫威宇宙硬通貨市場上的價格浮動」。

當然對於出品方的迪士尼來說,將虛擬的人氣變現成真金白銀的中國電影牛市票房依然是一個任重道遠的系統工程,不久前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的「土星砸場《復聯3》中國發布會」事件還一度將相關宣發人員推到了粉絲輿論的風口浪尖。

究其原因,就是相比其幾家在海外市場並不怎麼能打的競爭對手,MCU在中國的票房成績始終缺乏質的突破,這才在看似無奈之下做出如此「接地氣」的舉動,只不過這部分情況已經涉及到了我國城市化進程中不同地區之間貧富和受教育程度差距的問題,以防偏差,本文就先不做展開分析了。

漫威這十年,是怎麼跟中國觀眾越混越熟的?

大到明星見面會,小到街頭布展,文化產業的推廣力度可見一斑

友軍在後,敵軍在友軍之後——MCU的基友與對手

半玩笑半苦笑地講,筆者平日里時常混跡其中,收書盜圖外加蹭表情包的美漫愛好者群里,向來不存在鄙視鏈這種封建迷信的產物,我們有的,只是DC和MARVEL兩大陣營彼此間赤裸裸的仇恨。

漫威這十年,是怎麼跟中國觀眾越混越熟的?

一個MCU演員的自我修養

即便只是看過預告片,MCU的忠實觀眾們也大都感受到一股不破不立的氣息。隨著飾演鋼鐵俠,美國隊長,雷神這三巨頭的工作合同陸續到期,MCU也不得不面臨天價續約還是另立新人的決策,尤其是當最具含金量的角色因為演員的原因漸行漸遠時要如何填補空缺,諸如此類問題都是非常謀殺製片人腦細胞的終極問題。

恰恰是在此時,迪士尼完成了對FOX的驚天收購,雖然還沒有公布任何明確的內容整合計劃,但此前大家想像中的「復聯 VS X戰警」或者「死侍屠殺漫威宇宙」總算具備了客觀實現的物質條件,對於非漫迷觀眾貢獻絕大多數票房的中國市場來說,成功捧紅幾位主演的MCU暫時在口碑和人氣上佔據更大優勢,如果未來依靠版權回歸繼續擴大規模,那麼死侍和X戰警光憑自身的設定特色就具備了在普通觀影群體間足夠的話題性(前者到時估計也會做出相應的收斂)。

漫威這十年,是怎麼跟中國觀眾越混越熟的?

X戰警回歸後,勢必成為MCU下一個十年的運作重點

緊跟友軍來勢洶洶的,則是MCU一生之「敵」——華納的DC宇宙。這個本應十分大佬,但在諾蘭封神之後光芒便被MCU所掩蓋的金礦至今還處於半開發狀態,進展至今卻始終找不到一位如唐尼之於MCU那般理想中的「真命天子」(「真命天女」倒是找到了,還不止一個,分別是把平庸的影片變得不平庸的神奇女俠,以及《自殺小隊》這攤牛糞上的鮮花——小丑女),作品內容質量上的把控也火候欠佳,這讓中國的DC粉絲們想要吹爆但又找不到一個合適機會,因此MCU應該還是會繼續保持自己的領先優勢,而即將上映的《復聯3》,毫無疑問也將會成為一次前期積累的新爆發。

說好了十年,十年又十年,在漫改電影不斷擴大的版圖上,觀眾們勢必將會去到更加寬廣的地方,這群在漫畫書里活躍了幾十年的經典形象,就這樣在新的天地里獲得了新生。

漫威這十年,是怎麼跟中國觀眾越混越熟的?

十年前,我們見證了起點,未來,恐怕不會有終點



愛玩薦讀:把現實道德代入電子遊戲,這是聖母病還是人之常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