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派了一艘軍艦訪美,美國人說要上船幫忙,日本人怒懟:不用
一般人認為,日本歷史上的德川幕府是閉關鎖國的。其實,德川幕府的鎖國令並非是針對一切國家關閉國門的,荷蘭與日本之間通商經貿關係一直正常發展。從19世紀中葉開始,西方列強競相叩關,德川幕府逐漸改變17世紀初葉以降的「鎖國」政策。
日本的大門漸漸打開,不得不承認,德川幕府對外開放和探索的慾望遠超過同一時期的大清王朝。德川幕府對外開放的對象就是給日本造成空前威脅,並且又是其效法目標的英、美、德、法、俄等歐美國家。1860年,中國的咸豐十年,日本的萬延元年,這一年的陽曆2月13日,中國還處於英法聯軍之役的麻煩之中。這一天,德川幕府派出以「外國奉行」新見正興為正使的使節團,搭乘美國軍艦「波哈丹」號訪問美國。
美國人來了
德川幕府這一次派出的外交代表赴美是執行批准、換約的工作。兩年前,1858年7月,日本與美國人在停泊於江戶灣小柴沖的「波瓦坦」號上籤訂了《日美友好通商條約》。這個條約是德川幕府與美國締結的第一個承認貿易自由和通商開國的條約。這一年是孝明天皇安政五年,日本不僅與美國,而且與荷蘭、俄國、英國、法國簽訂了內容大致相同的條約,總稱《安政五國條約》,通稱《安政臨時條約》。
安政條約
新見正興使團赴美之後不久,1860年2月10日,德川幕府派出「軍艦奉行」木村喜毅、「軍艦操練所教方頭取」勝海舟兩人率領一艘叫「咸臨丸」號的軍艦橫渡太平洋,駛往美國。這艘軍艦在日本歷史上有著非凡的意義,「咸臨丸」號是1855年7月德川幕府委託荷蘭製造的,歷時近兩年,1857年3月才完工。
同年,這艘軍艦被送往日本,成為長崎海軍講習所的練習艦。「咸臨丸」中「咸臨」二字取自《易經》,裡面有「咸臨貞吉,志行正也」的語句,意思是君臣關係和諧。
咸臨丸
從上述這些史實看,日本的 近代化改革並非始於明治維新,德川幕府早已啟動了變革大幕。「咸臨丸」總噸位不足300噸,動力僅僅是一百馬力的蒸汽機。因為動力不足,這艘號稱蒸汽機輪船的「咸臨丸」只能在進出港時候用蒸汽機,航行過程中只能藉助風力。
剛剛開國的日本人,正是憑藉這一樣一艘簡陋單薄的船,完成首次橫渡太平洋的壯舉。原本這艘船上的船員都是清一色的日本人,勝海舟這些日本軍人拒絕美國人搭乘。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使得這些日本人認為有美國人上船會讓人覺得是美國人帶著他們去了美國,他們不會駕馭輪船。
勝海舟
幕府執政者對自己人的駕駛技術可不放心,最終還是邀請了一些美國人上船,後來勝海舟身體不適,咸臨丸還是由美國人布魯克大尉(John M.Brooke)掌舵。咸臨丸經過按個多月的航行,終於抵達了美國西海岸。這種當時真的是一次壯舉,日本人學習蒸汽機輪船駕駛不過五年,就完成了一次橫渡太平洋的壯舉。
這次「咸臨丸」遠航,出使人員除了幕府外交官員之外,還有日本近代歷史上的啟蒙之父福澤諭吉。他對這次遠航有一番驕傲的評價:
這是值得大大誇耀的地方。盱衡目前的朝鮮人、中國人,以及東方各國,沒有一個國家有勇氣只學了五年的航海即決定橫渡太平洋。
福澤諭吉
咸臨丸的美國之行是日本從傳統走向現代的起點,是日本融入文明世界的起點,也是轉弱為強的契機。二戰之後的日本首相吉田茂寫過一部《激蕩的百年史》,這是一部日本近代史,開篇就是「咸臨丸」遠航的事情。吉田茂對這次遠航也有很高的評價:
日本雖然是在外國的壓力下被迫開放門戶,但是日本一旦決定開放,便毫不猶豫地在西方文明和經濟的衝擊下顯示出自己敢於冒險的氣魄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