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備曾有機會統一天下,而害他失去這個機會的人,竟然是關羽!

劉備曾有機會統一天下,而害他失去這個機會的人,竟然是關羽!

現在的小說里,主角總是會因為奇遇而不同常人。在演義中,劉備算是作者最為中意的角色吧,即使表現沒有關羽、諸葛亮等出彩,但仁義的劉備卻是作者眼中一個合格的君主該有的樣子。或許古代人認為大器晚成方能體現主角的魅力,劉備前半生算是跌宕起伏、風雨漂泊,直到赤壁之戰,從中獲利最大的劉備才算真正地成為一方諸侯。

赤壁之戰,曹操無疑是最大的輸家,這一次的失敗導致曹操無力再次南下。而且那也是曹操離死亡最近的一次吧。

當初諸葛亮預算出曹操的退路,分別讓趙雲、張飛、關羽在三處埋伏,而曹操也正如諸葛亮所料,果真退兵來到埋伏圈。而當時在華容道埋伏曹操的關羽只要一刀斬下或者生擒曹操,三國的歷史必然會有所改變,而蜀國也許就不用面臨多次北伐未果的局面了吧。但是關羽最終卻是放過了曹操。

按照書中的解釋,其實諸葛亮早就知道曹操命不該絕,即使埋伏曹操,也不一定能抓住他。所以他激將關羽讓他在最後關卡埋伏曹操,其實就是為了讓關羽 放過曹操。但關羽並不知情,那麼他為什麼最後放走了曹操呢?

看起來好像是關羽念在曹操過去對他的恩情,不忍見到曹操如此狼狽,所以關羽放了曹操離去。但我們知道關羽在離開曹操之前,替他斬了袁紹兩員大將顏良、文丑,而曹操最終能戰勝袁紹,肯定有袁紹手下無大將的因素在,所以關羽其實已經還了曹操的恩情。但曹操卻問他是否還記得過那過關斬將之事,這一下動搖了關羽。

其實這也是作者故意安排這一情節。關羽在作者眼中是忠義的化身,所以給他安排了降漢不降曹、千里尋兄等情節,表現出關羽高尚的忠義。但是曹操對關羽也是大有恩情的,他欣賞關羽,又理解、不為難關羽,但是關羽卻在離開過程中過了五關、斬了六將。對於曹操而言,關羽表現得有些忘恩負義了。所以作者為了不讓關羽身上有品德上的污點,所以就安排了放走曹操的情節。當時他已經立下軍令狀,但他還是放走曹操,便是以自己的性命換曹操的性命,這樣一來,關羽忠義上的表現就更加豐滿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述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三國最新十大武將排名,第一名你絕對想不到!

TAG:述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