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宋的「張覺事件」,其實是金人先違反盟約,但宋在戰略上太蠢了

北宋的「張覺事件」,其實是金人先違反盟約,但宋在戰略上太蠢了

我們先來看何為「張覺事件」。

張覺,原為遼國將領。在金、宋以「海上之盟」聯合攻打遼國時,他以平州投降了金國,被封為臨海軍節度使,平州知州。後來金太祖改平州為南京,任命張覺為南京留守。

可隨後張覺認為,降宋才是上策,於是就和北宋燕山府宣撫使王安中聯絡,叛入了北宋。不久後,金人發兵討伐張覺,張覺大敗,連夜逃跑,奔往北宋,進入燕京城。金人攻克平州後向王安中索要張覺,王安中開始不肯,殺了個相貌類似張覺的人來代替,結果被金人識破,再次發兵去攻。最終,王安中不得已,只好殺了張覺。

再後來,金人以張覺事變為由,於1125年10月,出兵伐送。最終導致「靖康之難」。

北宋的「張覺事件」,其實是金人先違反盟約,但宋在戰略上太蠢了

有人說,「張覺事件」其實是影響北宋滅亡的根本,說什麼是北宋先破壞兩國的「海上之盟」,這根本就是屁話。

在整個事件過程中,當時的平州扼守遼東和燕山府,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在宋、金兩國達成的「海上盟約」中,明確平州是該歸宋的,可由於平州守將張覺投降了金國,使得平州事實上被金兵佔領。當後來太監童貫用他自己的收復燕雲封王的私慾,用金錢來買一座空城燕京府後,北宋曾提出過平州的問題,但金國就是不肯把平州交還給北宋。

這樣一來的話,進入燕山府的大門實際就被金軍所掌控著。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金人在看到宋軍北伐表現差時,已經早就不把北宋放在眼裡了,已經事實上破壞了盟約。

北宋的「張覺事件」,其實是金人先違反盟約,但宋在戰略上太蠢了

當遼國以極為羸弱之軀,臨時組織四萬老弱之軍便擊潰了數十萬的宋軍,這便使得金國看透了北宋的腐朽。這樣腐朽而又富庶的獵物,金國怎可能不嚮往?

但同時他們也知道,北宋不是遼國,對於這樣一個人口數十倍於自己的大國,他們需要時間來準備,需要兩三年時間徹底消化遼國,將遼國的軍隊變成自己的戰鬥力。所以在這個關頭,平州出事兒,無非就是借口罷了。

然而事實上,當時如果北宋不是趙佶這樣腦殘的貨色,而是強硬一點,整軍經武,就是不交出張覺,派兵北上堅守平州要地,金國雖想強勢解決,但也並不想爆發戰爭,因為這樣的話,他們就沒法消化吸收遼國的力量了。

其實金人在燕地漢奸的建議下,派兵施壓,是有目的的。啥目的?那就是讓燕雲之地的人對北宋失去信心!

北宋的「張覺事件」,其實是金人先違反盟約,但宋在戰略上太蠢了

燕山府的漢人已經當了百年的遼國子民了,遼國雖滅,但他們依舊懷念故國,心中痛恨滅了遼國的北宋,「張覺事件」極大地傷害了他們的尊嚴,把他們藏在心中的仇恨給激發出來了。這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平復的,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可北宋卻沒看到這一點,犯下了一個極為愚蠢的錯誤。

後來金國攻下燕山府時,祭祀了遼國的陣亡將士,就得到了燕山府的民心,使得燕山府成為了金國南下滅宋的堅強後盾。

可事實是啥呢?事實是張覺被殺後,燕京投降的將領都流下了眼淚,郭藥師說:「如果前來索要藥師又當怎麼樣呢?」從此以後,降將和軍卒都解體了,郭藥師成了帶路黨。

北宋的「張覺事件」,其實是金人先違反盟約,但宋在戰略上太蠢了

試想下,如果不是對北宋失去了信心,那些燕雲豪強會帶金人南下?而金人一路南下那麼順利,除了北宋末期河北軍戰鬥力差之外,就是熟悉北宋的郭藥師等帶路黨的結果。

再後來,好幾次宋金之間的戰爭,北宋損失固然很大,但金人同樣也是損失慘重,金兀朮後面幾次都是燕雲等地的漢奸為主力。再後來,南宋幾次北伐,抵抗南宋的主力,居然全是北方的地主漢奸。

你想想,北宋當初的這個戰略究竟是有多愚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歷小軍 的精彩文章:

這四點失誤,其實早就註定了諸葛亮的失敗
西晉這個政權為何會曇花一現?這個制度才是罪魁禍首!

TAG:古歷小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