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地方

一個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地方

浦江東街一角。方曉東 攝

當文史工作者遇見古街,會有怎樣的火花?

吳遠龍是金華市政協文史委主任,熟悉他的人都親切地稱他為「金華大叔」。"大叔"是一個有情懷的文史工作者。喜歡思考研究的他,對從治水一路走來的浦江有著一份特別的關注,關注這裡發生的一切變化及其變化背後給人的啟悟。

每次來浦江,吳遠龍總會有不同的感動。按他自己的話說,感動不只因為這裡發生的各種裂變,還因為浮華年代裡,浦江人不僅有時代的擔當,更有對歷史的尊重。

他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解讀著浦江這方感動的讓他流淚的土地。去年9月5日,他的時評「浦江治水,治的不只是水,而是一場革命」,驚呆了眾網友,紛紛直言,好深刻的一段文字,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作者絕對不是因為職業需要或任務需要,而是百分百出自感動與震撼。

一時間,這位從事文史工作的「金華大叔」感動了浦江這座小城。

浦江東街開街民俗表演。方曉東攝

昨天,他又來了,為我們獻上了他稱之為隨筆的感嘆《來了,就不想離開的浦江東街》。讓我們一起跟著他的文字,感受浦江古街:

東街,算不上很古老,體量也不算太大,但它是獨特的,因為一群有情懷的人,用特有的對歷史的尊重及詩畫者的審美情趣,把它打造成了既飽含歷史文化信息,又不失現代生活氣息的有血有肉的生命共同體。走進東街,過往的歷史及先人生活的氣息無處不在,這是一場無聲勝有聲的與先人的對話,不經意間靈魂得到洗滌,腳步不由慢下中從容。

東街,不只是一座城市的歷史記憶,也是一地人民的精神家園,當然,它更是浦江人生活方式的展陳館,如一條歲月流淌的河,一頭牽著昨天,一頭系著今天,然後引領著美好的明天。一條條小巷,一幢幢老屋,一個個老字號,一間間門面,一塊塊泛紅的金山石,一聲聲吆喝,還有一陣陣飄香的媽媽的老味道,忠實地記錄著一族人的尋常日子,雖平淡,卻暖暖的。

浦江東街開街民俗表演。趙新堯 攝

一座古城,重要的不是建築本身,而是物化在建築上的文化及其人們的精神寄託。一條老街,它首先應當是一地人夢裡常遇見平常最願意去的地方。如果,只是當成旅遊名義下的提款機,那麼,其保護開發顯然是不成功的,也是不可持續的。

東街之夜。吳擁軍 攝

浦江東街,至少從當下看,不失為成功的個案。期待,正在保護利用進程中的后街及凌宅巷早日走進浦江人的生活,讓萬年上山文化浸淫下的浦江更有氣質。

浙江新聞客戶端 浦江報道組 洪建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浦江發布 的精彩文章:

揭秘!2018 HCFR國際越野跑挑戰賽·詩畫浦江站獎牌+參賽服+完賽服曝光
浦江葡萄園內長出了馬鈴薯

TAG:浦江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