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出山,為何選擇跟隨劉備而不是曹操、孫權?
轉載自百家號作者:心說歷史
207年,劉備經過徐庶的推薦,前往隆中拜見諸葛亮。無奈的是,去了幾次連諸葛亮的面都沒見到,對此劉備也很氣悶,最起碼自己也是個小老闆,這諸葛亮有什麼通天本事,竟然連見面的機會都沒有?但是劉備依然選擇相信徐庶,相信他的眼光,同時自己心中也有預感,預感到自己這次將會得到一位了不得的人才。黃天不負有心人,再次拜訪時終於見到了諸葛亮。《三國志》載:「凡三往,乃見。(古時候的『三』代表多次的意思。)」
劉備見到諸葛亮後,諸葛亮也沒有讓他失望,當即指出三分天下的趨勢和劉備集團今後的戰略目標(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了)。劉備聽完諸葛亮的『真理』,感覺真是相見恨晚啊!從此,諸葛亮出山,跟隨劉備一起『顛沛流離』。所有人納悶,為什麼諸葛亮出山選擇劉備?為什麼不是風頭正勁的曹操、盤踞江東多年的孫權呢?難道是因為劉備的『真誠』嗎?別扯淡了,單單憑一個真誠可在亂世中行不通。
首先我們看一下,諸葛亮為什麼不會選擇曹操。曹操集團的謀士可以說多如牛毛,說的上來的就有郭嘉、荀彧、荀攸、程昱 。這還不算死去的戲志才。諸葛亮去投靠曹操有啥用,除了添堵外好像沒什麼了。況且,曹操這個人,主見極強,喜怒無常,還總愛殺人,荀彧不就是個例子么?當然這是後話了。總之,諸葛亮沒有選擇曹操總的來說就因為以上兩點:人才濟濟、曹操的主見。諸葛亮需要一個真正需要他的人,並不想做錦上添花的無用功。
諸葛亮沒有選曹操情有可原,那麼孫權呢?為何諸葛亮沒有選擇他呢?首先在於江東的形勢,孫策死後,孫權繼位,留下兩位輔助大臣:周瑜、張昭。軍事周瑜一把抓,內政張昭抓。諸葛亮投靠過去,那就只能在基層做起,這並不是諸葛亮想要的。況且自己的大哥(諸葛瑾)已經在孫權手下打工,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兒,諸葛亮過去,除了讓江東的文武百官『對比』以外好像沒什麼用了。況且,長遠眼光來看,孫權的優勢只在於地理位置,並沒有劉備的『漢室宗親』來的實在,可以說,當下忠於漢室的並不在少數。
諸葛亮之所以選擇劉備,主要還是因為自己的『戰略』,這是根本原因。曹操、孫權都不滿足,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根本不需要自己這所謂的三分天下,匡扶漢室;孫權,是沒有身份,劉備是漢室宗親,孫權是什麼親?雖然只是差了一個名號,但是想要成就一番霸業或者結束亂世紛爭,首先想的就是將自己定義在正義一方,讓所有人認為你是正義之師,這樣才能讓那些漢賊理虧,甚至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董卓不就是現成的例子么?!所以,諸葛亮出山輔佐必定選擇劉備,在劉備這裡發展空間大,又有『正義』之名,恰恰還是雪中送炭。事實證明,諸葛亮選擇並沒有錯,只不過,劉備死後,他將權力控制的太『死』,吃的少,管的多,最後只活了54歲就一命嗚呼了。
※三國孫權真的偏安江東,無心圖謀天下嗎?
※孫權的這種行為,也是造成諸葛亮北伐失敗原因之一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