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把手機變成放映機 5年欲造10億塊銀幕

把手機變成放映機 5年欲造10億塊銀幕

「本質上,它把電影屏幕變成銀幕,把手機變成放映機,把1萬個電影院變成近10億的銀幕。」

4月中旬,離開萬達6個月後,高群耀為移動電影院重出江湖,出任移動電影院CEO。看似是有些倉促的決定,實則是他在電影圈打拚多年後,對行業深度認識、思考得出的結果。

「一方面是好作品無緣擠到院線與觀眾見面、拿不到高排片;另一方面對觀眾來說,高質量電影內容是戰略性短缺。這對電影人來說,是種不安和挑戰。」高群耀表示。

移動電影院的出現,成為他解決焦慮的出口。

5月9日,國內首個移動電影院產品「移動電影院」於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定軍山分會場正式發布。意在實現電影播放無盲區,移動電影院打破了電影在上映窗口期內只能在院線上映的壁壘,首批上映影片包括《脫單告急》《第三度嫌疑人》等,首次實現了公映期電影在移動端的播放。

首批上映影片包括《脫單告急》

從某種意義來講,這一天成了中國電影行業一個重要節點。一種被行業期待已久的新商業模式、一個在電影圈戰功赫赫的大佬。移動電影院以一種安靜卻不能忽視的方式來了。

衝出盲區

觀影需求的急劇飆升、傳統院線快速擴張、影片數量增加、購票方式改變……多重因素疊加下,中國電影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期,並在2017年實現總票房559.11億元,銀幕總數50776塊,超越北美。

高群耀

這是電影黃金期嗎?中國電影還有機會實現增量嗎?高群耀心裡一直有問號。

從微軟、新聞集團、20世紀福克斯,到萬達。高群耀見證且推動了太多個從無到有的故事。出任移動電影院CEO前,高群耀在電影圈做過幾件大事。

2015年,時任萬達文化產業集團高級副總裁兼國際事業部CEO的高群耀,配合萬達董事會促成了其對傳奇影業的併購。此後,他空降好萊塢、任傳奇影業代理CEO。

高群耀曾任傳奇影業代理CEO

其間,他與萬達旗下AMC院線一起,以每筆約10億美元的資金連續收購了美國第四大院線Carmike、歐洲排名第一大院線Odeon-UCI及北歐排名第一的院線Nordic。一年多時間,AMC院線就快速成長為在歐美十五個國家裡擁有12000塊銀幕、46000名員工、年度觀影人數超過4億的全球最大的影院運營商。

高群耀這個名字,也一度成為「好萊塢最有權力的人」。在2016年、2017年成為《好萊塢報道》該榜單中唯一的中國人。

光鮮的履歷背後,是對行業的深刻認識與思考。「百年的商業模式是否可以維繫?這套老的商業模式有太多痛點。」高群耀表示。

行業快速發展背後,是觀影需求與電影觸達領域、能力的不匹配。

2017年,國內有350個縣級行政區沒有實體電影院,覆蓋常住人口超過7000萬;912個縣級行政區只有1家實體電影院,覆蓋常住人口超2.7億。無實體電影院及僅有1家實體電影院的縣級行政區佔全國縣級行政區的44%左右。

此外,受制於實體院線固有的放映時間、空間局限,排片資源只能向頭部商業大片傾斜,這也抑制了觀眾的多樣化觀影需求,更限制了觀影人次及票房的持續增長。

「移動互聯網正在催生更深刻的變革,用戶的移動觀影需求也已全面迸發,幾欲席捲全球。2017年,中國有至少10億人因各種原因沒有步入實體影院觀影。」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縱觀電影產業鏈,高群耀認為,製片是風險投資、發行是貿易、院線是零售。院線作為用戶與電影介面的界面,從未獲取用戶的反饋和信息。作為直接面向用戶收費的商業模式,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作為前輩,高群耀為微影時代的創始人林寧出謀劃策,在他的幫助和建議下,林寧創立的微影時代,成為了改變國內電影票務市場的絕對力量;並與貓眼、淘票票一起,把購買電影票變成了一個簡單的事情,也因此拉近了觀眾與電影的距離。

同樣依託於移動互聯網紅利,移動電影院從放映端提供了解決方案。

2015年,電影播映新模式作為國家課題立項;於2016年建立體系和試點;2017家,深度推廣播映新模式;2018年3月,《點播院線、點播影院管理規定》頒發,並研究起草了「移動電影」技術白皮書。

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是電影行業唯一的公益性國家級科研院所,也是電影行業標準管理和ISO TC36(國際標準化組織電影技術專業委員會)歸口單位。得到了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的授權和支持,移動電影院的相關工作迅速展開。包括防盜鏈;防盜錄、防盜播、防破解等技術都得到了官方支持。

「本質上,它把電影屏幕變成銀幕,把手機變成放映機,把1萬個電影院變成近10億的銀幕。」高群耀表示。

新業態會帶給中國電影變革嗎?

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的移動用戶已達到14.7億;2017年,中國手機視頻用戶為5.25億,且平均每天有2.9億人次消費長視頻。移動觀看的大氣候已成,現在「零窗口期」又來了,看電影將變得更自由隨性。那麼,新業態真的會帶給中國電影顛覆性的變革嗎?

線上線下影片同步公映,這是「移動電影院」的核心賣點。如果說線下看實體電影,有著定時、定點的儀式感,那麼線上看院線片,享受的則是觀影時間可控、地點可控、私密性可控。用移動電影院CEO高群耀的話來說,「在家泡澡時觀看一部院線片」,這就是「移動電影院」的獨特優勢。

事實上,僅用改變觀影方式來概括新業態的意義,未免狹隘。在專家看來,線上同步觀影,最大的受益者不在大都市。

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張偉說:「隨著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升,影院觀影的消費需求也在急劇飆升。但在一些人口低密度區域,實體影院並不能適配區域的觀影需求。」

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有350個縣級行政區沒有實體電影院,覆蓋常住人口總數超過7000萬;912個縣級行政區只有一家實體電影院,覆蓋常住人口總數超過2.7億。這意味著,中國大地上發行放映的盲區不在少數。

高群耀舉了個例子:「春節期間,《紅海行動》掀起觀影熱潮。但在城市院線覆蓋不到的地方,比如祖國邊防、南海之上,我們的子弟兵卻無法同步觀影。」消弭發行放映盲區,這是「移動電影院」的一大貢獻。只要有網路的地方,手機里的電影院就能開到哪裡。

張偉透露了一對數據:「2017年,我國拿到公映許可證的影片總共970部,實際在院線公映的為420部。」而在年度總票房559億元里,排名前20位的電影拿走了約六成票房。盈利的是小部分,這已成為電影圈共識。尤其在春節、國慶、暑期等黃金檔期,實體院線更是非大片不可見,非大公司出品無力參與競爭。

「移動電影院」到來後,類似《百鳥朝鳳》的文藝片或有緣登上春節、國慶等超級檔期,影迷也可在春節看完商業大片後多些「清粥小菜」換換口味。

院線片延伸到了隨時隨地,實體影院怎麼辦?業內專家表示,差異化發行、多渠道發行,是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發展的必由之路。隨著藝術電影聯盟、線上院線逐步形成氣候,傳統的實體影院是時候把提升觀影體驗、觀影服務放到日程上來了。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文匯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銀幕穿越者 的精彩文章:

貓眼稱已交數據給電影局:《後來的我們》並非史上退票率最高的電影
《米花之味》回應抄襲質疑:沒簽協議和確定性文件

TAG:銀幕穿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