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漢人自炎黃開國以來,只是在本土失過國,但卻從未被滅過國?
從炎黃時期到今天,在我們5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我們有過三次「失國」或接近「失國「的經歷,第一次是兩晉時期的五胡亂華,中原大地被異族踐踏,司馬皇族只得被迫南遷,這一次接近失國;第二次是西夏、金和南宋相繼被蒙古人滅掉,這一次完全失國;最後一次是民國抗日戰爭,日本人攻陷首都南京,佔領大半個中國,國民政府被迫西遷,這一次也是接近失國。
那麼為什麼說我們失過國卻從未被滅過國呢,因為滅國意味著難以再生,而上述三次即便遭遇到了非常嚴重的滅國危機,我們最終還是堅持下來了,並重新奪回了屬於自己的土地。原因只有一個:我們的優秀文化。可以自豪的說,我們的文化5000年來從來沒有中斷過。
在兩晉時期和兩宋時期,中原漢族文化是遠遠先進於周邊少數民族的,我們有著最先進的生產方式、最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最深厚的文化底蘊,因此歷史上一直存在「胡無百年運「的說法,即便中原政權被外族頂替,置身中原的外族也難以抵禦中原文化的「侵蝕」和影響,久而久之,他們也會被漢化,他們會慢慢失去自己民族原有的東西,百年之後,他們就會成為漢族的一部分,漢人當初失去的東西自然就回來了;假如他們拒絕接受漢化,或者有意排斥漢化,那麼他們在中原漢地會遭到持續不斷的反抗,不到百年就會被趕回草原,比如元朝統治者,建國97年後被趕回草原。
至於抗日戰爭,雖然不能說當時的生產方式比日本先進,但我們最終能夠取得抗戰勝利,和全體將士們的民族自豪感、捨生取義的精神是分不開的,這都源自於我們的民族文化沒有斷,在山河破碎的狀況下,我們能夠在祖宗精神的感召下團結在一起,從不放棄抵抗,直到勝利,這是我們民族骨子裡的東西,從未失去過。
就像張自忠將軍所說的:「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國家及我五千年歷史之民族,決不至亡於區區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這樣的民族自豪感是源遠流長的,這樣的大國自覺也是源遠流長的,類似張將軍這樣的故事在此前的歷史長河中已經上演過很多次,比如文天祥誓死不降蒙古人,比如田橫五百將士等等。
說了不少,應該能明白為什麼我們失過國卻從未被滅過國了吧,因為我們的文化太優秀,而且從未間斷過。最後有一個小提示,標題里的漢人稱謂需要注意一下,「漢人」或者「漢族」這個稱呼是在漢朝之後才有的,在漢朝之前,可以稱為華夏族。
※歷史上有哪幾個姓氏不需要謙稱「免貴」?為什麼呢?
※古代五大神秘「相關部門」,不良人排不上號,知道兩個的歷史了不得
TAG:趣談古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