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源《花說二郎:從浩瀚歷史圖形中指認二郎神》

劉源《花說二郎:從浩瀚歷史圖形中指認二郎神》

原標題:劉源《花說二郎:從浩瀚歷史圖形中指認二郎神》



花說二郎


劉源


二郎神是中國古代民間信仰中的一個重要神祗,在漫長的歷史源流演變中,產生了不同的二郎神,如李冰次子、趙昱、楊戩等,許多專家對其做過詳細的考證。筆者根據專家的考證對二郎神作一簡要梳理介紹,並將花錢中的二郎神與史料相互印證。

一、二郎神的演變


唐代的《教坊記》(記述唐代教坊制度和軼聞的中國音樂著作)中有「二郎神」的曲名,說明唐代已經出現名為二郎神的神祗。


宋吳自牧《夢梁錄》卷十四「東都隨朝祠」中載:「二郎神,即清源真君」;《咸淳臨安志》卷七十三「祠祀」的「二郎祠」條中載:「在官巷,紹興元年立,舊志雲,東京有祠,即清源真君。」上述記載說明:至少在南宋初年,就有二郎神即清源真君的說法。


但二郎神究竟姓甚名誰呢?目前學術界考證主要有一下幾種說法:


1、毗沙門天王第二子獨健說


張正烺先生在《<封神演義>漫議》一文中指出,二郎神信仰的緣起與唐代的毗沙門天王的第二子獨健有關。唐玄宗以後,毗沙門天王信仰大行於世,其次子獨健也受到人們的尊崇。筆者以為此說還顯證據不足。


2、李冰次子說—盛行於宋代


《水經注》(公元6世紀北魏酈道元所著,以記載河道水係為主的綜合性地理著作)引《風俗通義》(東漢應劭著)中記載了李冰和水神戰鬥的故事,但未出現李冰次子。


關於李冰次子的最早記載出現在宋代《宋會要?郎君祠》(宋代官修本朝《會要》,後人稱之為《宋會要》。「會要」屬政書類的斷代典志體史書,是專門記載一代典章制度的史學著作。《永樂大典》將其完全收錄)中記載:「永康崇德廟廣佑英惠王次子,仁宗嘉佑八年八月昭永康軍廣濟王廟郎君神,特封靈惠侯,差官祭告。神即李冰次子,川人號護國靈應王,開寶七年命去王號。」宋太祖在開寶七年(公元974年)去掉了李冰次子的王號,說明在此之前李二郎已被封王,因此可以推測,四川地區李二郎的信仰在五代時應已成熟。


《宋會要輯稿》(清代徐松根據《永樂大典》中收錄的宋代官修《宋會要》加以輯錄而成,是研究宋朝法律典制的重要資料)中對「二郎神」的封號記載:「宋太祖乾德三年平蜀,詔增飾導江縣應聖靈感王李冰廟。開寶五年廟成,七年改號,歲一祀。廟旁有顯靈王廟,蓋丹景山神。詔去其偽號。真宗大中祥符三年,詔本軍判官專掌施物。廟宇隳壞,即以修飾。冰,秦孝王時為蜀郡守,自汶山壅江堋傳,郫江下流以行舟舡,又灌溉三郡,廣開稻田。作石犀、石人,以饜水怪。歷代以來,蜀人德之,餉祀不絕。偽蜀封大安王,孟昶又號應聖靈感王。仁宗嘉佑八年,封靈應侯。神即李冰次子,川人號護國靈應王。哲宗元佑二年七月封應感公(一在隆興府);徽宗崇寧二年加封昭惠靈顯王;大觀二年封靈應公;政和元年十月賜廟額。崇德三年二月封英惠王,九月封其配為章淑夫人,政和八年八月改封昭惠靈顯真人;宣和三年九月又封其配為章順夫人。廟中郭舍人封威濟侯。紹興二十七年九月英惠王加封廣佑英惠王;一在漢州,孝宗乾道四年五月加封昭應靈公。」

南宋大理學家朱熹《朱子語類》卷三:「蜀中灌口二郎廟,當初是李冰因開離堆有功,立廟。今來現許多靈怪,乃是他第二兒子出來。初間封為王,後來徽宗好道,謂他是甚麼真君,遂改封為真君……。」


北宋的很多史料說明二郎神指的是李冰次子。至南宋初,柳宗元《龍城錄》(宋人王銍假託柳宗元的偽作)出現了斬蛟的趙昱,但未言明趙昱為「二郎神」,僅言趙昱廟食灌江口,為元代趙昱成為「二郎神」提供了依據來源。


3、清源妙道真君趙昱說—盛行於元代


《元史》卷三十四:「至順元年……加封秦蜀郡太守李冰為聖德廣裕英惠王,其子二郎神為英烈昭惠靈顯仁裕王。」


元代秦子晉《新編連相搜神廣記》「清源妙道真君」條中出現了宋真宗封趙昱為「清源妙道真君」的記錄:宋真宗朝,益卒大亂,帝遣張乖崖入蜀治之。公詣祠下,求助於神,果克之,奏請於朝,追尊聖號曰「清源妙道真君」。



山西新絳稷益廟壁畫


在元明雜劇中,二郎神即清源妙道真君趙昱。如《二郎神醉射鎖魔鏡》:我是那五十四州都土地,三千里外總城隍。吾神姓趙名昱,字從道,幼年曾為嘉州太守。嘉州有冷、源二河,河內有一健蛟,興風作浪,損害人民。嘉州父老,報知吾神。我親身仗劍入水,斬其健蛟,左手提健蛟首級,右手仗劍出水,見七人拜降在地,此乃是眉山七聖。吾神自斬了健蛟,收了眉山七聖,騎白馬白日飛升。灌江人民,就與吾神立廟。奉天符牒玉帝敕,加吾神為灌江口二郎之位清源妙道真君。玉帝敕令,著吾神鎮守西川。


綜上資料,元代的二郎神延續了宋代李冰次子及趙昱兩種說法。元代官方認可的二郎神是李冰次子,但由於元代雜劇在民間的廣泛影響,趙昱說較為盛行。關於二郎神由李冰次子轉化為趙昱的原因,胡小偉先生在其大作《宋代的「二郎神」崇拜》中認為:在五代灌口神曾被蜀人當作「護國」神祗,入宋後由於王小波、李順之亂受到牽連,一度被禁,改以川中梓潼神或趙昱替代,終復原祀。


4、楊戩說—盛行於明代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四十回《四天王遇丙靈公》:楊戩曾煉過九轉元功,七十二變化,無窮妙道,肉身成聖,封清源妙道真君。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六回《觀音赴會問原因、小聖施威降大聖》中:菩薩道:「乃陛下令甥顯聖二郎真君,現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他昔日曾力誅六怪,又有梅山兄弟與帳前一千二百草頭神,神通廣大。心高不認天家眷,性傲歸神住灌江。赤城昭惠英靈聖,顯化無邊號二郎。昭惠二郎神,齊天孫大聖,這個心高欺敵美猴王,那個面生壓伏真梁棟。


《西遊記》中的二郎神是融合了李冰次子和趙昱的因素,如「赤城」是《龍城錄》中唐玄宗給趙昱的封號,而「昭惠」是宋徽宗給李二郎的封號。二郎神與大聖鬥法,則是從元明雜劇《二郎神鎖齊天大聖》而來。


二、二郎神的形象


張唐英(1029-1071)在《蜀檮杌》中記載:衍戎裝金甲,珠帽錦繡,執弓挾矢。百姓望之,謂如灌口神。這裡記載的雖是五代前蜀後主王衍的形象,但側面說明灌口二郎神的形象是「戎裝金甲,珠帽錦繡,執弓挾矢」。


宋代關於二郎神的雜劇沒有流傳下來,但雜劇具有很強的傳承性,元明時期雜劇中二郎神的形象應該與宋代相同或類似。元明時期的雜劇《二郎神鎖齊天大聖》、《灌口二郎斬健蛟》中二郎神的主要裝扮為:三山帽、四花圓領、帶、如意。並描寫二郎神的兵器是三尖刀,隨從梅(眉)山七聖,犬。梅山七聖的主要形象為散發陀頭抹額。


《西遊記》第六回描述二郎神:「儀容清秀貌堂堂,兩耳垂肩目有光。頭戴三山飛鳳帽,身穿一領淡鵝黃。縷金靴襯盤龍襪,玉帶團花八寶妝。腰挎彈弓新月樣,手執三尖兩刃槍。斧劈桃山曾救母,彈打棕羅雙鳳凰。力誅八怪聲名遠,義結梅山七聖行。心高不認天家眷,性傲歸神住灌江。赤城昭惠英靈聖,顯化無邊號二郎。」《西遊記》故事並非是吳承恩一個人創作的,而是在唐宋元長期的流傳過程中不斷豐富發展而來的,是一部世代累計型作品,因此西遊記中二郎神的形象很可能是依據宋元時期的形象傳承而來,對我們研究宋元時期二郎神的形象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清代水陸畫中有二郎神的形象,與《西遊記》中二郎神「頭戴三山飛鳳帽,身穿一領淡鵝黃。縷金靴襯盤龍襪,玉帶團花八寶妝。腰挎彈弓新月樣,手執三尖兩刃槍」的形象基本一致。



圖O、清源妙道真君(摘自《明清水陸畫》

三、「二郎神」的神袛級別


《文獻通考》卷九十「雜祠淫祠」中載:(北宋元豐)六年,太常寺言,博士王古請自今諸神祠加封,無爵號者賜廟額,已賜廟者加封爵,初封侯,再封公,次封王,先有爵位者,從其本。婦人之神,封夫人,再封妃。其封號者,初二字,再加四字。神仙封號,初真人,次真君。如此,則錫命馭神,恩禮有序。從之。


真君和真人是道教之神的封號,且真君級別高於真人,道教之神享受的是素食的祭祀;侯、公、王是民間之神的封號,王高於公高於侯,民間之神享受的是血食的祭祀。


二郎神的五代至北宋封號大致整理如下:五代川人所號的「護國靈應王」→宋太祖開寶七年(公元974年)去掉王號→仁宗嘉佑八年封靈應侯→哲宗元佑二年七月封應感公→徽宗崇寧二年加封昭惠靈顯王、大觀二年封靈應公、政和八年改封昭惠靈顯真人。由此可見二郎神在宋徽宗時期由民間之神轉化成道教之神—真人級別。



明《二郎神搜山圖》局部 網路資料


南宋朱熹言:徽宗好道,謂他是甚麼真君,遂改封為真君。說明在宋徽宗時期,二郎神的級別已從真人上升到真君。


南宋吳自牧《夢梁錄》卷十四「東都隨朝祠」載:二郎神,即清源真君,在官巷,紹興建祠。舊志云:「東京有祠,隨朝立之。」《咸淳臨安志》卷七十三「祠祀」的「二郎祠」條中載:在官巷,紹興元年立,舊志雲,東京有祠。即清源真君。由此可見,南宋時期二郎神的官方稱謂是「清源真君」,而「東京有祠,隨朝立之」說明二郎神的信仰在宋代極為興盛。



明《二郎神搜山圖》局部 龍軒美術網資料

在宋代二郎神的生辰成為皇家及民間的重要節日,皇家官方要製造祭祀器物、在二郎廟內建棚演劇,民間把這一天作為重大的廟會。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有詳細記載:(六月)二十四日州西灌口二郎生日,最為繁盛。廟在萬勝門外一里許,敕賜神保觀。二十三日,御前獻送後苑作與書藝局等處,製造戲玩,如球杖、彈弓、弋射之具,鞍轡、銜勒、樊籠之類,悉皆精巧。作樂迎引至廟,於殿前露台上,設樂棚教坊,鈞容直作樂,更互雜劇舞旋。太官局供食連夜,二十四盞,各有節次。至二十四日,夜五更,爭燒頭爐香。有在廟止宿,夜半起以爭先者。天曉,諸司及諸行百姓獻送甚多,其社火呈於露台之上。所獻之物動以萬數。自早呈拽百戲,如上竿、趯弄、跳索、相撲、鼓板、小唱、鬥雞、說諢話、雜扮、商謎、合笙喬、筋骨喬、相撲浪子、雜劇、叫果子、學像生、倬刀裝鬼、砑鼓、牌棒、道術之類,色色有之,至暮呈拽不盡。殿前兩幡竿,高數十丈,左則京城所,右則修內司,搭材分佔,上竿呈藝解。或竿尖立橫木,列於其上,裝神鬼,吐煙火,甚危險駭人,至夕而罷。


綜上可知,二郎神無論作為民間之神還是道教之神,其神祗級別都是很高的。因為官方、民間對二郎神的極力推崇,二郎神的信仰在宋代達到極盛。



宋 佚名 灌口搜山圖(局部) 絹本水墨設色 美國羅原覺氏藏


此圖長卷附跋兩頁,有民國三十八年葉恭綽的題識


四、二郎神的主要功績


1、二郎神的基本功績


二郎神最初也是最大的功績是治水、鎮水,因此二郎神是歷史上有名的水神,「清源」從字意來看是清理源頭的意思,「清源真君」也是對二郎神治水鎮水功績的讚美稱謂。


柳宗元《龍城錄》卷下:趙昱字仲明,與兄冕俱隱青城山,後事道士李珏。隋末煬帝知其賢,徵召不起。督讓益州太守臧剩強起昱至京師。煬帝縻以上爵,不就,獨乞為蜀太守。帝從之,拜嘉州太守。時犍為潭中,有老蛟為害日久,截沒舟船,蜀江人患之。昱蒞政五月,有小吏告昱,會使人往青城山置葯,渡江溺使者,沒舟航七百艘。昱大怒,率甲士千人,及州屬男子萬人夾江岸,鼓雜訊振天地。昱乃持刀沒水,頃江水盡赤,石崖半崩,吼聲如雷。昱左手執蛟首,右手持刀,奮波而出。州人頂戴事為神明。隋末大亂,潛亦隱去,不知所終。時嘉陵漲溢,水勢洶然,蜀人思昱。頃之,見昱青霧中騎白馬,從數獵者,見於波面,揚鞭而過。州人爭呼之,遂吞怒。眉山太守薦章,太宗文皇帝賜封神勇大將軍,廟食灌江口。歲時民疾病,禱之無不應。上皇幸蜀,加封赤城王,又封顯應侯。昱斬蛟時,年二十六,珏傳仙去,亦封佑應保慈先生。


《龍城錄》收於柳宗元文集中,但宋代人認為是宋人王銍假託柳宗元的偽作。王銍生活於北宋南宋之際,曾師從歐陽修,在高宗朝做官。因此這則關於趙昱的記載出現時間下限亦可定在南宋初年。

《太平廣記》卷二百九十一引「李冰」條引《成都記》記述了李冰為蜀郡守時斬蛟的神跡。


南宋朱熹言:「論鬼神之事,謂:蜀中灌口二郎廟,當初是李冰因開離堆有功,立廟。今來現許多靈怪,乃是他第二兒子出來。」說明二郎神的主要功績來源於李冰的灌口離堆治水,進而演化成斬蛟鎮水。


在元雜劇《二郎神醉射鎖魔鏡》中趙昱自稱因斬健蛟而白日飛升被玉帝加封為灌江口二郎之位清源妙道真君。


中國自古就是水災嚴重的國家。據統計,從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間,我國共發生較大水災1092次,死亡萬人以上水災每5—6年即出現一次,水災的危害不亞於戰爭造成的損失,古代老百姓對水患充滿了恐懼。古代人迷信,認為水患是蛟龍等水怪作亂,只有除掉水怪,才能免除水患,因此二郎斬蛟治水故事的形成有其產生的肥沃土壤。


2、二郎神的衍生功績


二郎因斬蛟治水而成名並被道教吸收封為神仙,即然為百姓尊崇的神仙,僅有一項神通是不夠的,不利於二郎神信仰的廣泛傳播,因此二郎神又多了「請水驅病、護佑國家」等功績。


宋朱彧《萍州可談》卷三載:駙馬都尉李端願居戚里,最號恭慎,既失明,猶戒勵子弟,故終身無過。時京師競傳州西二郎廟出聖水,治病輒愈。李素不事鬼神,一日其子舍有病稚,家人竊往請水。李聞大怒,即杖其子。且云:「使爾子果死,二郎豈肯受枉法贓故活之耶?若不能活,又何求?」李端願(988-1038年)生活於太宗至仁宗朝,這雖是一則不信鬼神的故事,但從另一方面說明至遲於1038年前,二郎神信仰已經在北宋汴京流行,並進入上層社會。


《宋大詔令集》卷一百三十七《靈惠侯進封靈惠應感公制》:「近年京中人民,春夏間多疫疾,於靈惠侯請水,往往痊安,奉聖旨云云。爾父守蜀,建二江之利,功施於後世。爾亦以神顯於西土,父子廟食,相傳至今。比歲京師賴以為福。民罹札瘥,請禱輒應。夫有及人之功者,必饗爵秩之報。幽顯雖異,朕何間焉?建爾上公,申錫嘉號。式從民志,以侈神休。宜特封靈惠應感公。」該制文的年代在宋仁宗康定與宋哲宗紹聖之間。此則事例說明二郎請水驅疫、治水的功績在北宋受到官方及民間的廣泛認可。


楊無咎(1097-1171)作《二郎神?清源生辰》詞:炎光欲謝,更幾日、薰風吹雨。共說是天公,亦嘉神貺,特作澄清海宇。灌口擒龍,離堆平水,休問功超前古。當中興、護我邊陲,重使四方安堵。□□新府。祠庭佔得,山川佳處。看曉汲雙泉,晚除百病,奔走千門萬戶。歲歲生朝,勤勤稱頌,可但民無災苦。□願得、地久天長,佐紹興□□□。從這首詞中主要可取得以下信息:「紹興」是南宋高宗年號,說明這首詞應作於南宋紹興年間;詞中說「炎光欲謝」的時間是在夏末(農曆六月底),與《東京夢華錄》中灌口二郎神生日是六月二十四日相吻合;詞中「灌口擒龍,離堆平水」的神跡說的是李二郎,而非嘉州斬蛟的趙昱;詞中頌揚二郎神的功績是灌口擒龍、離堆治水、護南宋邊陲、汲泉除病。


綜上看來,二郎神的主要功績是斬蛟治水,後來引申出請水驅病、甚至護佑國家等功績來。

五、花錢中的二郎


1、花錢中二郎題材的確認


研究二郎的專家們恐怕也不知道:雖然宋代二郎斬蛟治水圖像目前在繪畫、雕塑作品中尚罕有確認,但在宋代花錢中卻完整的保存下來。因此花錢中二郎題材的確定對二郎信仰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從諸多史料中可總結出宋元明時期二郎神的標準像主要要素包括:三山帽、三尖刀、犬、隨從為眉(梅)山七聖,主要神跡為斬蛟治水。



圖一、三山帽(摘自《三才圖會》


圖一是明代百科全書《三才圖會》中收錄的三山帽的樣式,其樣式與花錢相符。書中注釋:三山帽又稱二郎帽,這種稱謂都是出自民間,不知最初是哪個朝代的制式。此帽式在去宋元未遠的明代典籍中稱為二郎帽,充分說明了二郎信仰的廣泛,且這種帽式是二郎神的標誌性帽式。此外《三才圖會》中神仙卷部分收錄真武而未收錄二郎神的圖像,側面說明了二郎信仰在明代已遠不及宋元時期興盛,僅流行於文學、戲曲等作品中。


《三才圖會》中還載有三尖刀的樣式(見圖二),但書中稱為二郎刀,側面說明二郎影響的深遠。



圖二、二郎刀(摘自《三才圖會》


圖三、直徑59MM(陸昕先生藏品)


圖三花錢銘文「二郎」字樣,可確定為二郎題材。此錢一面為二郎降水怪內容:主尊二郎位於右面,身後有隨從,左面隨從持骨朵。下有水波紋,一猿猴與一人下棋;另一面為真武內容。此錢從錢面直觀得到的二郎形象與同時期史料記載二郎形象契合處並不多,最為明顯的是三山帽。其次是不太明顯的降伏水怪內容,下面水波中下棋的應為水怪,畫面整體表現的也是宋元時期花錢中流行的「降伏」題材畫面格局。


宋元時期傳說中的水怪除了蛟龍,還有一種是猿猴狀的巫支祁(又作無支祈),大禹降巫支祁的傳說流傳已久,宋代《太平廣記》中載:禹理水,……。乃獲淮渦水神,名無支祈,……。形若猿猴,縮鼻高額,青軀白首,金目雪牙。關於巫支祁筆者在《馱經圖花錢考》一文中有敘述,這裡不再贅述,該文發表在《中國民俗錢幣學會第三屆研討會論文集》中。


目前見到的二郎花錢中關於降服的對象有兩種:一種是蛟龍或化成人身的蛟龍(雖為人形,通常露龍尾),代表圖案見圖二十、圖六至圖十一等;另一種就是下棋的猿猴或猿狀人,代表圖案見圖三、圖十二至圖十四等。筆者認為蛟龍或猿猴均是被二郎降服的水怪(需說明的是目前從史料中並未發現二郎降猿狀水怪的記載,僅限於筆者的猜測,尚待進一步研究)。此錢從形制及花邊工藝來看筆者認為有金代風格,存世極為稀罕。




圖四、直徑29MM(筆者舊藏)


圖四花錢一面穿上銘文「二郎」兩字,穿右為戴三山帽的二郎,穿下為犬;另一面為吉語長命富貴。此錢因錢體小,不便表現場面宏大的斬蛟治水畫面,但突出表面了三山帽、犬的兩大標準特徵。筆者認為此錢從書法及鑄造工藝看年代應不晚於元,存世極為稀罕。



圖五、直徑58MM(周璽先生藏品)


圖五花錢為二郎斬蛟內容:穿上鑄「二郎」字樣,穿右為戴三山帽的二郎主尊,出現二郎神的標誌兵器--三尖刀,穿下一伏犬雖模糊但仍可辨,穿右表現的應是簡化的降蛟內容。此錢突出了二郎神內容的三山帽、三尖刀、犬的三大主要標誌。筆者認為從此錢細緣、錢體較薄的特點來看,具有宋代風格,存世極為稀罕。


上面三枚宋金元時期的花錢均有明確的「二郎」銘文,其圖案特徵也與宋金元時期文字資料相吻合,因此可作為二郎題材花錢的標準器,並以此研究其他無「二郎」銘文的二郎題材花錢。


2、花錢中二郎的主要版式


(1)一面二郎一面生肖式


生肖花錢是宋金時期道教題材花錢的大系,品類繁雜,說明宋金時期生肖類花錢收到普遍歡迎。此類花錢在二郎題材花錢中版式最多。




圖六、(陸昕先生藏品)


圖六掛牌表現的是二郎降蛟的內容:牌上中主尊二郎戴三山帽端坐交椅,身旁四隨從,其中一隨從戴三山帽持劍,三披髮隨從中一人持傘蓋,一人持三尖刀;腳下一犬,身後一狗僅露頭及前爪;穿下四披髮隨從在水中降服蛟龍。此牌包含二郎標準要素特徵較多:三山帽、三尖刀、犬、披髮的眉山七聖、斬蛟內容。筆者認為此牌具有宋代風格,存世極為稀罕。




圖七、直徑71MM(陸昕先生藏品)


圖七花錢表現的是二郎降蛟的內容:穿右主尊為戴三山帽、持劍的二郎,目視穿下緊縛四爪的蛟龍;身後一隨從持傘蓋;穿左一隨從持骨朵揮向蛟龍。筆者認為此錢闊緣、錢體相對較厚的特點具有金代風格,存世極為稀罕。




圖八、直徑58MM(陸昕先生藏品)


圖八花錢表現的是二郎降蛟的內容:穿左主尊二郎戴三山帽坐交椅上目視下方,身後一狗僅露頭及前爪;穿上兩人在打鬥;穿右兩隨從;穿下隨從在水中降服蛟龍。筆者認為此錢具有金代風格,構圖奇特,人物靈動,存世極為稀罕。




圖九、直徑58MM(陸昕先生藏品)


圖九花錢表現的是二郎降蛟的內容:穿右主尊二郎戴三山帽手指穿下蛟龍,身後隨從持傘蓋;穿上有犬;穿右兩隨從;穿下隨從正在降服蛟龍。筆者認為此錢具有金代風格,存世較少。




圖十、直徑62MM(周璽先生藏品)


圖十花錢表現的是二郎降蛟的內容:穿右主尊二郎戴三山帽手指穿下蛟龍,身旁隨從持骨朵;穿右一披髮隨從抓住龍頭。筆者認為此錢具有宋代風格,早期版模存世稀罕。




圖十一、直徑60MM(陸昕先生藏品)


圖十一花錢表現的是二郎降蛟的內容:穿左主尊二郎戴三山帽端坐;穿右一隨從持骨朵;一披髮隨從按住跪地的蛟龍,蛟龍為人頭人身龍尾狀。筆者認為此錢具有宋代風格,人物線條硬朗剛勁,藝術感極佳,存世極為稀罕。




圖十二、直徑64MM(陸昕先生藏品)


圖十二花錢表現的是二郎降猿狀水怪的內容:穿上主尊二郎立於雲端指揮,旁有一犬;穿右一隨從持骨朵;穿左一隨從持套索準備套向穿下正在下棋的水怪,其中一怪為猿猴狀。筆者認為此錢粗曠的特點具有遼代風格,存世極為稀罕。




圖十三、直徑71MM(陸昕先生藏品)


圖十三花錢表現的是二郎降猿狀水怪的內容:穿右主尊二郎立於雲端;穿左一隨從注視穿下正在下棋的水怪,其中一怪為猿猴狀,一怪為虎狀。此錢與圖十二花錢風格類似,筆者認為具有遼代風格,存世極為稀罕。


(2)二郎、真武合鑄式


真武與二郎是宋金時期同級別的道教大神,真武有福神、水神之稱,二郎是水神,因此真武與二郎經常出現在宋金時期的花錢中。二郎與真武合鑄式花錢通常都是一面真武、一面二郎,也有少數真武、二郎共同出現在一個畫面。此類花錢在二郎題材花錢中版式相對較多。




圖十四、直徑58MM(陸昕先生藏品)


圖十四花錢一面表現的是二郎降猿狀水怪的內容:穿右主尊為二郎,身後帶枷鎖的人物似是被抓來帶路的;穿右兩隨從;穿下兩怪正在下棋。另一面是真武內容。筆者認為此錢有金代風格,存世較少。




圖十五、直徑62MM,厚6MM(孫爽先生藏品)


圖十五花錢直邊內穿精整,人物神態極佳,孫爽先生認為:此錢鑄造工藝、銅質與天策府寶風格一致,因此其年代應定為五代的或遼早期。從其圖案格局來看,筆者認為還是屬於一面是二郎降猿狀水怪、另一面是真武的題材。如確系此題材,因通常認為真武人格化(即由龜蛇形發展成人形)是在宋代,因此筆者以為此錢的年代可能是遼金時期。無論年代如何,此錢都是一枚極為珍罕的大型神怪花錢。



圖十六、直徑53MM(鄭軼偉先生藏品)


圖十六花錢表現的是二郎降蛟的內容:主尊二郎頭戴三山帽穿位於穿右,左一隨從戴三山帽持骨朵目視下方,另一隨從抓住一人頭人身龍尾正在鞠躬的蛟龍。這種圖案格局基本與圖二十花錢類似(詳見圖二十花錢論述),是圖二十的簡化版。筆者認為此錢具有宋代風格,存世極為稀罕。




圖十七、(周璽先生藏品)


圖十七花錢圖案異常簡化,但依稀可看出圖案格局仍未脫離圖十六的範疇,一面圖案簡化為:二郎及持供養花瓶的隨從,穿下水浪中看不清是否有蛟龍;另一面代表真武標誌的龜蛇簡化為蛇。筆者認為此錢具有宋元風格,存世極為稀罕。




圖十八、天下花泉網站存圖


圖十八花錢圖案格局也未脫離圖十六的範疇,表現的也是二郎降蛟的內容:主尊二郎頭戴三山帽穿位於穿右,腳下有犬;左上一隨從戴三山帽持骨朵,下披髮隨從押一人。筆者認為此錢具有宋元風格,存世極為稀罕。




圖十九、直徑61MM(方稱宇先生藏品)


圖十九兩種花錢真武與二郎並列於同一畫面中,說明二者的地位相同。右品穿下的犬是二郎的標誌之一,左品穿下是二郎降服的蛟龍。按劍批發跣足的是真武,戴三山帽的是二郎。筆者認為此類錢具有宋代風格,早期版模存世稀罕。


(3)雙面二郎式


這類花錢集中突出表現了二郎的神跡,此類花錢在二郎題材花錢中版式相對較少,主要有以下兩種:




圖二十、直徑60MM(陸昕先生藏品)


圖二十花錢一面表現的是二郎駕鷹隨犬出行的場景:二郎頭戴三山帽,一隨從駕鷹,一隨從執弓,隨犬;另一面是二郎斬蛟治水的內容:穿左一隨從戴三山帽持骨朵目視下方,另一隨從抗束起的傘蓋;穿下水浪中一隨從按住一人的頭,被按者是化為人形的蛟龍;主尊二郎位於穿右,頭戴三山帽,坐宋式交椅,左手搭在交椅靠背上,左腿搭在交椅上,目視降服蛟龍的過程,一副輕鬆的姿態。


畫面中的隨從或許就是眉山七聖之屬,因畫面限制,七聖人數未必非要湊齊。二郎神這種翹左腿的姿勢或許就是我們常說的「翹著二郎腿」的由來吧?此錢所表現的整體斬蛟畫面堪稱宋金時期二郎斬蛟題材花錢中的標準畫面,很多同題材的花錢均以此為藍圖略有增減變化。這種整體畫面布局也可作為判定二郎題材花錢的一項重要考證依據。筆者認為此錢從形制、圖案風格看具有北宋晚期特點,存世稀少。




圖二十一、直徑41MM(田豐先生圖片)


圖二十一花錢一面是二郎與眉山七聖:穿上端坐的主尊是二郎,旁邊插的是其兵器三尖刀;穿左右為披髮的隨從,其披髮形象與元明二郎雜劇中眉山七聖的形象相符;穿下擺放的是香爐,有供奉二郎之意;另一面是二郎執弓隨犬出行場景:二郎頭戴三山帽執弓、隨犬。筆者認為此錢具有宋代風格,存世較少。


(4)一面二郎一面吉語式


此類花錢在二郎題材花錢中版式相對較少,其中最突出的版式是面吉語香花供養背二郎斬蛟,有大小兩種版式。




圖二十二、直徑76MM(郭宜嶺先生藏品)


圖二十二花錢一面是典型的二郎斬蛟畫面,整體布局與圖二十完全一致;另一面是吉語香花供養,文字有瘦金體特徵。筆者認為此錢具有宋代風格,早期版模存世極為稀罕。




圖二十三、直徑53MM(筆者舊藏)


圖二十三花錢一面是二郎、真武,左面人物腳下有龜蛇,代表的是真武,右面帶三山帽人物背後有犬,代表的是二郎;另一面是吉語香花供養,文字書法與圖二十二一脈相承,另有「供」字作「共」字版別。筆者認為此式錢具有宋代風格,存世較少。


另有一種長命富貴背二郎小錢,見圖四。


(5)一面二郎一面符文式


此版式花錢種類非常少,除下圖外,圖十九可歸此式。




圖二十四、直徑53MM(筆者舊藏)


圖二十四花錢表現的是二郎降蛟內容:穿左一人持骨朵目視下方,應是二郎的隨從;穿下一怪騎蛟龍抓龍角,另一怪扛柱狀物,表現的是眉山七聖降服蛟龍的畫面;主尊二郎位於右面,頭戴三山帽,坐宋式交椅,左手放在翹起的左腿上,目視降服蛟龍的過程,表情輕鬆。這種翹左腿的姿勢,或許也是屬於「二郎腿」的姿勢。筆者認為此錢具有金代風格,早期版模存世稀罕。


(6)錢文星官式


此版式花錢目前僅知一種,甚為奇特。




圖二十五、(周璽先生藏品)


圖二十五花錢一面是簡化的二郎降猿狀水怪內容:主尊二郎頭戴三山帽位於右面,腦海中浮現水怪作惡畫面;穿左一人持骨朵目視下方,穿下兩怪在下棋;錢體中間有永通萬國錢文。另一面是丑生星官。筆者認為此錢具有金代風格,存世極為稀罕。


(7)二郎、真武、十二生肖組合式


此版式花錢目前僅知一種,版式及圖案風格均甚為奇特。




圖二十六、直徑37MM(陸昕先生藏品)


圖二十六花錢一面是二郎降猿狀水怪題材:穿上主尊二郎端坐,穿左隨從持骨朵,穿右隨從持兵器或禮器,穿下猿狀水怪在下棋。另一面是真武降服妖怪的內容:穿上端坐的是批發仗劍的真武,左右為隨從,穿下是手腳反捆在一起的妖怪。此錢畫面具有漢畫像石遺風,整體風格筆者傾向遼代,存世極為稀罕。


六、小結


1、二郎神有李冰次子、趙昱、楊戩等多種說法:李冰次子說流行於宋代及官方;趙昱說流行於元代雜劇;楊戩說流行於明代文學作品。


2、二郎神的主要形象:三山帽、三尖刀,隨從梅(眉)山七聖,犬。


3、宋代二郎神作為民間俗神被官方最高封為王,作為道教神被官方最高封為真君,屬高級別的大神。


4、二郎神的主要功績包括:斬蛟治水、請水驅病、護佑國家等。


5、二郎神題材花錢主要集中於宋、遼、金時期,可分多種類別,絕大多數二郎花錢表現的是降服水怪的內容,其中水怪有蛟龍及猿猴狀水怪兩種。


註:


1、本文中關於全部花錢內容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2、本文引用的圖十八因未能聯繫到物主而深表歉意。


主要參考資料:


1、《清源妙道真君考》、作者裘梧。


2、《宋代的「二郎神」崇拜》、作者胡小偉。


3、脈望館抄校本《古今雜劇》


4、《三才圖會》


本文已經獲得作者授權樂藝會發布


圖文由作者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藝會 的精彩文章:

宋代副司長的夢斷歷程:祥宏講夷堅之劉承議
雅雨書屋閑話水滸之三十七:李逵為什麼叫「黑旋風」?

TAG:樂藝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