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最潮的生活姿態,竟是邊養生邊作死

最潮的生活姿態,竟是邊養生邊作死

策劃 | 品御生活運營部

編輯 | 咯咯噠

丨養丨生丨朋丨克丨指丨南丨

「養生朋克」是網路常見的流行語。是當代年輕人體現與眾不同和自我優越感、又附帶自黑自嘲性質的一種養生態度,是一種又嗨又喪的生活方式,說的再直白一些,就是「NO ZUO NO DIE I CAN TRY」,是一種非常不養生的養生之道。不過,你以為現在的養生朋克還是百度百科裡寫的「啤酒里加幾顆枸杞,可樂里放人蔘」這麼簡單?NONONO,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養生朋克的花樣當然要多起來,燥起來的人生才快活啊!

1

「養生朋克」這個詞最先出現在2017年4月份,網友@么么晗 在社交平台發布了一條動態——和姐妹抽了一隻煙然後趕緊含了顆含片,我們,一邊自殺一邊瘋狂養生。自此,「養生朋克」一詞瘋傳網路。

川貝枇杷調雞尾酒,無糖雪碧加黃瓜汁,朋克式的養生之路你是不是有點看不懂?多年前的網上流傳著一個段子,抽一支煙少活5秒,笑一笑多活5秒,所以我抽煙的時候都要笑一笑。

當人們還在嘲笑「破洞褲里貼暖寶寶」、「生理期只吃紅棗味兒雪糕」很不要命的時候,卻發現這些例子早已融入在自己的生活里。吃泡麵怕沒營養就加兩顆雞蛋一份豬肝,喝可樂擔心血糖高所以加半個檸檬(某快餐品牌順應市場甚至出了此類飲品),拉肚子的時候帶著瀉立停去吃燒烤,涮火鍋前墊個涼粉,吃完了再來杯涼茶......摸著自己的良心說,真覺得這裡面沒有你自己嗎?前一秒垃圾食品,後一秒維生素,研究養生書到凌晨四點鐘,感覺自己能活到九十九?

酒吧里問一下吧台小哥,一杯威士忌可以加什麼?加我微信嗎?當然不是,是加枸杞啊!作為一個黑咖啡里加紅棗的養生girl,KTV里喝苦蕎,泡club貼膏藥,一邊熬夜一邊澆最好的防脫髮洗髮水,不勵志爭做最美的punk queen怎麼對得起貴到吐血的面膜。寒風刺骨的夜裡出去high,一定要抱緊裝滿白酒的保溫杯,簡直swag!

(友情提示:以上「作死」方式,萬萬不可取!)

2

對於養生朋克而言,每一條魚都是錦鯉,每一隻鳥都是喜鵲。「儀式感」的生活至少讓內心得到了滿足和慰藉,時不時掐一下脈搏看看自己是否還好好活著。這種又嗨又喪的生活方式,卻反映著現代人生活的不安和焦慮。醫學指出,越來越多的病已「年輕化」,困擾中年人的脫髮、失眠、頸椎病、腰背酸痛等問題早已移步至青年人身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調侃自己已步入「中年危機」,在傲嬌的自嘲之下,掩蓋的是這一群體的焦慮、恐慌和無奈。

由此,我們不自覺地聯想到了「喪文化」。

喪文化指的是一群沒有追求、沒有情感、慾望的人群,在他們的世界裡,「廢柴」往往是最真實的寫照。它反映出當代社會青年的精神特質和集體焦慮,最讓人熟悉的莫過於前段時間很火的「葛優癱」。「我差不多是個廢人了」這種自嘲式的說法,恰恰很直接地描述了這一群體的內心想法。

3

朋克式的養生算是喪文化里的一種嗎?

又或許,朋克式的養生,是喪文化的一種進步。至少,付諸行動了。

不久前,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在一次演講中講述了這麼一則故事:上世紀90年代,曾有一位韓國學生跟他談過一個現象:曾經人們都不喜歡日本的音樂和電影,總感覺那裡面傳遞的情感病怏怏的讓人不舒服,可是現在,大家都喜歡了,因為這些年裡,城市的發展、生存的變化,讓人們徹底體會到了孤獨、傷感和漂泊。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跟不上社會的節奏,前一秒還在談工作理想,下一秒就開始了房子車子, 「過渡」早已不適用於現代年輕人的生活步伐。孤獨、焦慮、無力感已經成為年輕人的情感標籤。「NO ZUO NO DIE」這個道理和後果誰都知道,但養生朋克們正因為不想面對這樣的現實,所以有了「朋克式養生」這樣的理由和借口,給自己找心理安慰。

值得慶幸的是,即便很多年輕人都喜歡「喪」式的生活,但「喪」並不等同於負能量,它只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展現,而衍生出來的「朋克式養生」,也是一種自嘲和解壓的生活方式。更值得大家去注意的是,無論你怎麼作死,身體只能是自己的。只有走向健康的生活之路,才能夠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聲明:此文為原創,請勿抄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