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古代八百里加急是一種什麼樣的速度?馬能跑多快,又能跑多遠?

在古代八百里加急是一種什麼樣的速度?馬能跑多快,又能跑多遠?

俗話說,付出才有回報,任何成就都不是一天就能練就的

在古代,我們知道沒有什麼汽車,飛機的交通工具。他們的代步工具就只有馬匹。特別是是兩軍交戰,經常會有一個人,騎著快馬,口中喊著,八百里加急。

這是軍中戰事的時候,還有的情況就是為了運送楊貴妃最愛吃的荔枝,也用到過八百里加急的說法。那麼,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

這裡就要說到,現在傳輸文件都是有一個一個基站,運送物資也有一個一個站點。而古代的時候也一樣,只不過是一個一個驛站,一般兩個驛站之間相隔有二十里路,如果需要傳輸的信件上面印有"馬上飛遞"的字樣,驛站的工作人員,也就是那些騎手,就要立即快馬加鞭,不得耽擱一絲時間,為的就是不延誤軍情。

當時的規定是,每天至少要跑三十里路,如果遇到要加急的情況,那麼一天就要跑八百里路了。驛站既然是負責運信息的地方,那麼就一定要有負責跑路的快馬。

那個時候,給皇帝騎行的御馬也不過日行三百里路,這樣的速度已經很快了。所以,有的時候為了不耽誤軍情,從邊境到都城,跑死幾匹馬是很常見的事情,有的時候即使路上撞死了人,也是常有的。而且,為了保證速度,負責運送的人是沒有什麼休息時間的,三餐也基本是在馬背上草草了事,就是說為了八百里加急,實際上要費很多精力、馬匹、財力。

在唐朝,有些規定是很有意思的,他們規定驛站的馬,需要一天跑一百八十里路,更快的馬匹就要求一天跑三百里路。

我們這裡不妨舉個例子,安祿山叛變時是在范陽,而唐玄宗是在宮中,兩地相隔兩千多里,而皇帝六天之後就知道這件事情,所以這樣算來,傳遞這個軍事的速度達到了每天至少五百里。

其實,唐代的一里路和現在的里一路是有些區別的。唐朝的一里路相當於現在的四百五十四點二米,八百里路也就是三十六萬米路,現在的三百六十公里,相當於從徐州到南京的距離,放在古時候的行軍速度,跑2天還是要花費很大的精力的。

其實,八百里加急,不僅是要求快,而且要保證信息傳遞的準確性,這裡有個例子,唐代有個負責發公文的人,當時有份從河北到嶺南的文書,本來應該發送兩處地方,可是只發了一處,最後那人當不了官了。

這還是輕的,有的如果泄露了國家機密,輕的一生沒有自由,不至於丟了性命,重的就要接受絞刑,所以說,在古代當個傳遞軍情的官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大臣幾個月沒回家,妻子卻懷孕了,大臣說了10字,讓人嘲笑上千年
一個被後世嚴重低估的帝王,文治武功,能和唐宗宋祖一爭高下

TAG:唐朝 |